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浙江教育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浙江教育學院
浙江教育學院.jpg

百科網站 的圖片

創辦日期:1955年

辦學性質:公立大學

學校官網:http://www.zisu.edu.cn

位置:浙江省杭州市

現為:浙江外國語學院 

校訓:明德弘毅 博雅通達

浙江教育學院(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舉辦,以外國語言文學為基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浙江省內唯一一所公辦外語類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浙江外國語學院前身為成立於1955年的浙江省(中學)教師進修學校;1956年7月,改建為浙江省教師進修學院;1958年,改名為浙江文教學院;1960年3月,更名為浙江教育學院;2010年4月,升格更名為浙江外國語學院。 截至2020年10月,浙江外國語學院總占地面積555.5畝,建築面積17萬2千平方米;建有13個學院(部),開設35個本科專業,其中外語類專業15個,4個高職專科專業;共有專任教師500人,全日制在校生8500人。 [1]

歷史沿革

浙江教育學院 1955年初,浙江省(中學)教師進修學校籌備成立;同年8月,浙江省教育廳決定在該校基礎上籌建浙江省教師進修學院。 1956年7月,浙江省教師進修學院正式成立,原浙江省教育廳中等教育研究室、浙江省掃盲與小學教師進修學校同時併入。 1958年,學校改名為浙江文教學院。 1960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批覆同意改浙江文教學院為浙江教育學院。 1961年至1978年1月間,由於歷史原因,學校幾經更名,隸屬關係幾經變更。 1978年,恢復重建浙江教育學院。 1982年,學校開始舉辦高師業餘本科班(仍為成人高校,以高職大專為主,本科發的是浙江師範大學的文憑)。 1984年,開辦函授本科教育。 1993年,學校首次招收全日制普通專科生。 1994年,首次掛靠浙江科技學院招收全日制普通師範本科生。 1999年,學校首次招收普通高職生。 2002年9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學校創造條件,由成人高校改為普通本科高校,並同意學校選擇合適地塊建設新校區。 200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決定浙江科技學院原求是應用技術學院終止辦學,由該校全面接管。 2007年始,學校招收非師範類普通本科生。 2009年12月,以浙江教育學院為建校基礎,設立浙江高等師範學院通過了教育部的初審。 2010年2月,教育部發布《關於2010年新設置高等學校和籌建到期正式設立高等學校的公示》,將「浙江教育學院」升格更名為「浙江第二師範學院」。 浙江外國語學院 2010年4月,浙江教育學院正式改制為浙江外國語學院。 2021年5月15日,浙江外國語學院美國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0年5月,浙江外國語學院共建有英語語言文化學院、東方語言文化學院、西方語言文化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院、國際經濟與旅遊管理學院、教育學院、跨境電子商務學院(科學技術學院合署)、藝術學院、應用外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研部等11個學院(部),開設32個本科專業,涉及14個外語類專業,4個高職專科專業。

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5月,浙江外國語學院共有專任教師391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65人(占42.2%),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80人(占46.04%)。擁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浙江省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2人,第二層次9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9人;浙江省高校優秀教師1人,浙江省優秀教師2人,浙江省教學名師2人,浙江省三八紅旗手1人,省級教學團隊1個。學校聘請29名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授,常年有外國文教專家和外籍教師近30人。

學科建設

截至2020年5月,浙江外国语学院共有浙江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学科5个,浙江省B类一流学科5个,校级重点学科2个,校级重点扶植学科3个。 

浙江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學科(5個):課程與教學論、國際貿易與旅遊、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國語言與文化國際傳播、應用化學 浙江省B類一流學科(5個):外國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化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20年5月,浙江外國語學院共有省級優勢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精品課程1門。2016年,該校共獲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 省級優勢專業(2個):英語、旅遊管理 省級特色專業(7個):俄語、阿拉伯語、日語、小學教育、旅遊管理、應用化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外語語言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個):西方音樂的多文化視角 。 省級精品課程(1個):大學英語 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雙語」「雙文」「雙能力」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及實踐》(樊寶英、李倩、毛振華、周明強、趙紅娟)、《教師培訓師「分階·體驗·聯動」研修模式及實踐探索》(吳衛東、洪崗、劉懿、李更生、何偉強)

合作交流

浙江外国语学院是中国政府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浙江省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项目单位,截至2020年5月,该校共与美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智利、墨西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通过学分互认、学位联授等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年均派出学生250余人次,同时招收来自北美、拉美、东欧、西欧、中亚、非洲等地区的留学生来校进行长短期学习,与赤道几内亚国立大学合作共建在该国的首个孔子学院。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5月,浙江外國語學院圖書館共有館藏紙質文獻93.35萬冊,其中外文原版圖書11.12萬冊;有中文電子書32萬種,外文電子書22.2萬種;訂閱中文報刊887種,外文期刊157種;有CNKI中國知網、讀秀知識庫、龍源人文電子期刊、中經網視頻等中文數據庫15個,EBSCO檢索平台、Springer電子期刊、上業外語多媒體數據庫等外文數據庫13個。 學術期刊 《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的綜合類學術理論期刊,1983年創刊,2001年獲准公開發行。2011年3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學報更名為《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該刊以外語學科為主、多學科滲透,主要有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跨文化交流與翻譯學、外國文學、國際漢學、拉丁美洲研究、區域經濟研究、外國教育研究等欄目,2010年和2014年榮獲第四屆和第五屆「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 教學月刊

《教学月刊·中学版》为旬刊,全国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分为《教学参考》、《语文教学》、《政治教学》,是浙江省唯一公开出版面向中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综合性教育期刊。

《教學月刊·小學版》為旬刊,分為《語文》、《數學》、《綜合》,涵蓋了小學各科的學科教學,是浙江省唯一一份公開出版、面向小學教師的專業期刊。 《教學月刊》多次入選為「複印報刊資料」基礎教育教學類重要轉載來源期刊。《教學月刊·小學版》在2012年華東地區優秀期刊評選中入選「第五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教學月刊·中學版》2014年在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轉載學術論文指數排名中位居基礎教育教學類第一。 《小學生世界報》創辦於1985年,多次榮獲中國優秀少兒報刊金獎,數次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薦為「全國優秀少兒報刊」。 《作文新天地》 《作文新天地》為旬刊,分為高中版、初中版、小學版,2007年入選「首屆浙江省期刊方陣工程潛力型期刊」;2009年和2012年兩次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學校文化

校訓: 「明德弘毅、博雅通達」 作為浙江外國語學院的校訓是浙外辦學理念、治校精神的高度凝鍊,也是浙外人共同的價值追求。 「明德」出自《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兩個「明」,詞性不同,前面的「明」是動詞,後面的「明」是形容詞。校訓中「明德」的「明」為動詞,意指「彰顯」「發揚光大」。學校致力於培養國際化應用型人才,應彰顯人類美好的德行。「弘毅」出自《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弘」是「大」的意思,「毅」是「堅毅」的意思。「弘毅」是指抱負遠大,意志堅強,作為知識分子應該有遠大的志向,要堅強。「博雅」出自《楚辭·招隱士》王逸《章句》: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博」是「廣」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博雅」是指學識淵博、純正。「通達」出自儒家經典《學記》,原句是「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通」是指融通,「達」是指「達成」,通達意為既要融會貫通,又要解決實際問題,成就一番事業。 「明德」按照時代要求,就是要信念堅定、道德高尚;「弘毅」的文化精神是指志存高遠、堅韌不拔;「博雅」表現學校海納百川、學貫中外的文化精神,「博」蘊含在培養國際化應用型人才中,充分利用外國語學校多元文化優勢,學習人類文化的優秀成果;「通達」本意是融會貫通,勇於實踐,培養學生把知識、理論融會貫通,同時在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增強實踐能力。

視頻

浙江最好的外語類大學

參考資料

  1. 學校簡介,浙江外國語學院,202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