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南壩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海南壩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原圖鏈接來自 網易 的圖片

海南壩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昌江縣東南部,與白沙、樂東、東方三縣相毗鄰,面積29980公頃(2003年),主峰黑嶺海拔1560米。

1980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建立,1988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長臂猿及其棲息生態環境,是中國唯一以保護黑冠長臂猿及生境的自然保護區[1]

目錄

歷史沿革

海南壩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1980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面積為2139公頃,管理機構為霸王嶺黑長臂猿自然保護區管理站,股級事業單位建制,隸屬廣東省人民政府領導,歸口霸王嶺林業局管理。

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將霸王嶺長臂猿省級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為6626公頃,並將機構名稱定為「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但仍為股級事業單位建制。

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海南壩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擴大至29980公頃。

2009年海南壩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晉升為正處級單位;隸屬海南省林業廳管轄,為獨立的法人單位。海南壩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轄區為國有林區,無地方行政單位。

地理位置

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海南島西南部山區,地理經緯度範圍為:北緯18°57′~19°11′,東經109°03′~109°17′,西北自昌江黎族自治縣大章村及白沙黎族自治縣金波農場,西南到昌江黎族自治縣保芬老村、大炎老村及南方村,東到白沙黎族自治縣子保村、打炳村和昌江、白沙兩縣行政區界。2003年總面積29980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為10540公頃,緩衝區面積為8910公頃,實驗區面積為10530公頃。

保護對象

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對象主要有:

海南長臂猿及其棲息地

海南長臂猿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據資料記載,20世紀初,海南森林覆蓋率達90%,全島各縣均有長臂猿分布。海南長臂猿僅存于海南省霸王嶺自然保護區這片熱帶山地雨林「孤島」里。 熱帶雨林及其生態系統

包括溝谷雨林、山地雨林、山地常綠林和山頂矮林生態系統

其它珍稀動植物資源及其生物多樣性

海南壩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維管束植物220科967屬221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葫蘆蘇鐵、坡壘、海南粗榧3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有蕉木、油丹、海南風吹楠、蝴蝶樹金毛狗等17種;有高等動物28目85科365種,昆蟲14目134科2097種,菌類17目38科335種,蕨類植物36科73屬13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海南黑長臂猿、雲豹、孔雀雉、巨蜥、海南山鷓鴣、蟒蛇6種,國家二級保護的有海南水鹿、綠皇鳩、白鷳、原雞山皇鳩[2]等46種。列入中日候鳥保護協定的有牛背鷺、綠鷺、大白鷺、黃嘴白鷺等42種,列入中澳候鳥保護協定的有彩鷸、金(斑)鴴、金眶鴴、大沙錐等14種。

視頻

海南壩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尋找海南長臂猿 最後的家園:霸王嶺自然保護區
航拍中國第一季:第一集海南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

參考文獻

  1. 雨林精靈:海南長臂猿 ,搜狐,2019-07-18
  2. 山皇鳩 Mountain Imperial Pigeon ,鳥網,201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