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海子沿鄉地處巴里坤縣城以西17公里處的美麗的巴里坤湖畔,南依天山,東接花園鄉、西靠薩爾喬克鄉。平均海拔1680米,年平均氣溫為1℃,年平均降水量為202mm,無霜期平均為112天左右,年日照時數為3160.8小時,大於等於0℃天數約為187天,大於等於10℃的積溫為1958℃,屬於乾旱、冷涼氣候。區域內土壤以栗鈣土為主,地表水具有貧乏、不平衡和年際變化小的特點;地下水具有儲量大、易開採的特點。[1]

中文名稱: 海子沿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地區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

電話區號: 0902

地理位置: 巴里坤縣城以西17公里處

面 積: 2897.35平方公里

人 口: 7020人

氣候條件: 溫帶大陸氣候

車牌代碼: 新L

耕 地: 3.5萬畝

目錄

自然資源

全鄉行政區劃面積為2897.35平方公里,有天然草場321.5萬畝,人工草場8466畝;有耕地3.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83萬畝。

行政人口

有資料顯示,鄉轄三個村,總人口1416戶6366人(卡子湖村414戶2054人,海子沿村418戶1932人,尖山子村584戶2480人)。全鄉有11個黨支部,有黨員298名,其中35歲以下黨員128名,占黨員總數的43%;有 「三類」15人;宗教人士15名(3名伊瑪目和12名毛拉)。

2005年,全鄉人口出生率為18.53‰,人口自然增長率15.3‰,已婚育齡婦女節育率為83.8%,符合政策率為100%,新出生嬰幼兒107名。該鄉已經領取獨生子女證的家庭有4戶(均為農牧民家庭);領取計劃生育父母光榮證的家庭有76戶,其中農牧民家庭有72戶。

基礎設施

有資料顯示,全鄉有19眼機電井,13公里防滲渠道,216座暖棚、暖圈,青貯窖9座,7466畝人工草料基地,綠化總面積達到3586畝(其中防護林建設面積561畝)。自2002年以來,解決了60戶供水到戶的問題,完成品種改良2.6萬頭(只),引進黑白花奶牛39頭,完成黃牛冷配87頭、牽引交配316頭,完成5.5萬隻的小畜品種改良。

經濟發展

有資料顯示,全鄉有96戶個體戶,50家商店,14家飯館,7家電焊鋪和白鐵加工,5家理髮店,6家手工刺繡(已經進入市場銷售),5家摩托車修理鋪,4家裁縫店,4家小規模磨房,1家私人麵粉加工企業。集體經濟僅限於小畜群養殖,集體沒有企業,集體經濟匱乏。

2005年全鄉牲畜最高飼養量達到12.8萬頭只,出欄數達到4.1萬頭只,存欄數達到8.7萬頭只,母畜比例達到67%,國民生產總值為1537.35萬元,較2004年增長5.13%。其中,農業總產值為270.42萬元,較2004年增長6.35%;牧業總產值為1156.39萬元,較2004年增長4.36%。

按照「調糧、擴經、增草」的總體思路,海子沿鄉立足區域比較優勢,着力發展飼草業、奶牛養殖業、牛羊育肥業,狠抓了品種改良、棚圈建設、動物疫病防治、備草備料等工作。2009年,全鄉牲畜存欄數8.4萬頭(只),出欄4.7萬頭(只)。新建棚圈21座、維修棚圈85座。新建青貯窖32座,青貯玉米1380噸。發展年出欄500隻羊單位育肥大戶20戶,扶持年銷售1000隻羊單位經紀人2人。已完成備草13704噸,畜均164公斤;備料1053噸,畜均13.5公斤。

海子沿鄉堅持把扶貧開發與遊牧民搬遷定居、新農村建設、安居工程建設、小城鎮建設、農業產業發展相結合,加大了對村容村貌工作的整治力度,對303省道兩側的400戶居民的院牆、大門進行了統一建築標準、統一設計模式的改造;爭取到鄉村市場改造項目,投資70.32萬元,修建占地面積1128平方米的海子沿村市場,截止2009年有36戶牧民從事個體經營,市場的建成為村民增收致富創造了條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