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安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安市江蘇省直轄市,南通市代管。海安歷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頭。東晉建寧海縣,南北朝置海安縣。2018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海安縣,設立縣級海安市。

海安位於南通、鹽城、泰州三市交界處,東臨黃海,南望長江,靠江靠海靠上海,是蘇中水陸交通要衝,氣候宜人,雨水充沛,河道成網,物產豐富,全縣總面積1180平方公里。海安縣地處中緯度黃海之濱,北亞熱帶的北側,受季風氣候影響,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海安是全國著名的教育之鄉、裝備製造之鄉、建築之鄉、繭絲綢之鄉、河豚之鄉、紡織之鄉、花鼓之鄉、紫菜之鄉和長壽之鄉,先後獲得國家生態縣、全國科技進步示範縣、全國文明縣城、全國綠化模範縣、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金融生態示範縣等數十項國家級、省級榮譽稱號。從2012年起,連續四年獲南通市政府重點經濟工作綜合考核第一名。[1]

建制沿革

海安歷史悠久,是南通(江海)文化的源頭。南莫境內青墩遺址的發掘和研究表明,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海安西部地區就有人類居住。西周至東周屬吳國,後屬越國,楚滅越後屬楚。今海安及周邊數縣、市當時稱海陽。鄖(今立發)是海陽的中心,吳侯與衛侯曾在此會晤。秦屬東海郡,漢屬吳國,漢初一度為吳王劉濞封地。

漢武帝時海安地區屬臨淮郡海陵縣。至東漢仍屬海陵縣,上屬徐州廣陵郡。三國時先屬魏,後屬吳國,一度海陵縣廢,西晉復置海陵縣。

東晉安帝義熙七年(公元411年)始設寧海縣,上屬海陵郡。寧海縣即今海安縣,為海安建縣之始。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分寧海縣西境置海安縣(因海水常浸淹農田,遂取名海安,為「永不揚波」之意),後併入寧海縣。

唐初寧海縣省入海陵縣,屬揚州淮南道,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分海陵縣東境復置海安縣。縣治在今海安鎮,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封建社會鼎盛時期),海安縣又併入海陵縣。

五代十國時南唐升海陵為泰州,宋海陵縣建置未變,海安、西溪(東台)為海陵縣二大鎮之一。北宋設泰州軍,元代設泰州路總管府,下轄海陵縣。

明朝初年海陵縣省入泰州,上屬揚州府,清代相沿不變。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析泰州之東北境置東台縣,至此今海安境域之東南部在如皋縣境,上屬通州;北部在東台縣境,中部、西部仍在泰州境,上屬揚州。

民國六年(1917年),改泰州為泰縣。

1940年,新四軍東進,在海安鎮建立泰縣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2月,海安鎮以東建立泰東縣,海安、曲塘、白米以北建泰北辦事處。1943年1月建紫石縣,縣政府設在沙崗莫家莊。至1946年6月,縣境與海安市大略相同。此後市域與東台、泰縣等互有變動。

1949年1月20日,海安全境解放,政府遷回海安鎮。1949年2月後,姜北、白米、城東三區劃歸泰縣,台南劃歸東台,河東地區的李堡、角斜、西場、噇口區以及河南地區的雅周、曲南、海南等地復劃歸海安。1950年1月,海安劃歸蘇北南通行政區。

1953年1月,撤銷蘇南、蘇北兩個行署區和南京特別市,建立江蘇省,海安屬江蘇省南通專區。1971年,南通專區改為南通地區。

1983年,江蘇省各地區行政公署撤銷,實行市管縣體制,海安縣隸屬南通市。

201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海安縣,設立縣級海安市,以原海安縣行政區域為海安市行政區域,海安市由省直轄,南通市代管。

行政區劃

1978年發掘的青墩村青墩遺址證明,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海安沙崗青墩一帶已有人類居住,是南通成陸最早的地方之一。古代海安及周圍數縣均稱「海陽」,西周到戰國,先後為吳、越、楚屬地,秦時隸屬九江郡,漢初,海安一帶為吳王劉濞的屬地。東晉義熙七年(411年),分廣陵郡,立海陵郡置寧海縣,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析寧海縣西境置海安縣(即今縣),治所在今海安鎮,屬僑新平郡。海安縣歷史上曾數建數廢。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海安縣屬海陵郡,不久海安縣廢,地域仍屬寧海縣。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寧海縣併入海陵縣,屬揚州。中宗景龍二年(708年)析海陵縣東境復建海安縣,屬淮南道揚州。開元十年(722年),海安縣又併入海陵縣,仍隸屬揚州,這以後,海安地域又先後多次分屬泰州、泰縣、如皋等地。五代十國時南唐昇元元年(937年)升海陵為縣置泰州。宋海陵縣建置未變,海安、西溪(東台)為海陵縣二大鎮之一。北宋設泰州軍,元代設泰州路總管府,下轄海陵縣。明朝初年海陵縣省入泰州,上屬揚州府,清代相沿不變。清朝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析泰州之東北境置東台縣,至此今海安境域之東南部在如皋縣境,上屬通州,北部在東台縣境,中部、西部仍在泰州境,上屬揚州。

1940年,新四軍東進,在海安鎮建立泰縣抗日民主政府。1941年2月,海安鎮以東建立泰東縣,海安、曲塘、白米以北建泰北辦事處。1943年1月中共析泰縣、東台、如皋三縣交界處建紫石縣,縣政府設在沙崗莫家莊。1948年3月,紫石縣更名為海安縣,屬蘇中第一行政區。1949年1月20日,海安縣全境解放,縣政府遷駐海安鎮,屬蘇北泰州行政區。

1949年2月後,姜北、白米、城東三區劃歸泰縣,台南劃歸東台,河東地區的李堡、角斜、西場、噇口區以及河南地區的雅周、曲南、海南等地復歸海安縣。1949年6月全縣下轄李堡、西場、噇口、海安、雅周、曲南、胡集、沙崗、仇湖11個區,屬蘇北行署泰州行政區。1950年劃歸蘇北行署南通行政區。全縣有172個小鄉。1952年調整為154個。1956年5月如東縣景安區陳莊鄉劃給海安縣。全縣154個鄉調整為73個鄉,設7個區,3個縣屬鎮。

1957年10月撤銷區建制,73個鄉調整為36個鄉。1958年10月,撤鄉建社,實行公社化,446個合作社合併為30個人民公社。1959年2月,曲塘公社劃為胡集、雙樓、青萍、花莊、李莊、曲塘6個公社,南莫劃分為南莫、鄧莊公社。4月,如東舊場公社劃歸海安。同年,曲塘建鎮,劃出章郭公社。1961年,李堡公社劃分為曹園、李堡公社,田莊劃分為田莊、海南公社。1962年,舊場公社劃分為舊場、漁業公社。1975年10月,新海農場改為新海公社。

1983年撤社建鄉,全縣40個鄉,3個鎮。1986年李堡鄉併入李堡鎮,角斜、西場、胡集、南莫、墩頭撤鄉建鎮。1992年5月,大公、隆政、吉慶(烈士)、雙樓、雅周、仁橋撤鄉建鎮。1995年,沿口、仇湖撤鄉並鎮。

1995年11月,海北、海南、田莊三鄉併入海安鎮,舊場併入老壩港鄉,曹園併入李堡鎮,雙溪併入墩頭鎮、花莊併入曲塘鎮,鄧莊鄉併入南莫鎮。2000年,北凌鄉併入大公鎮,青萍鄉併入胡集鎮,沿口併入角斜鎮,丁所併入李堡鎮,壯志併入西場鎮。2001年1月,韓洋、新生合併,建立洋蠻河鎮;撤銷立發鄉、南屏鄉,設立城東鎮,與開發區合署辦公;沙崗鄉併入南莫鎮;撤銷白甸、瓦甸鄉,設立白甸鎮;李莊鄉併入曲塘鎮,王垛、張垛鄉併入雅周鎮。2003年,全縣轄22個鄉鎮,5個場。217個行政村,其中天鵝村由海安農場代管,5120個村民小組,6個街道辦事處,73個居民委員會,5個國營場圃。2004年,全縣轄14個鎮,1個場。分別為:李堡鎮、角斜鎮、老壩港鎮、西場鎮大公鎮、海安鎮、城東鎮、雅周鎮孫莊鎮曲塘鎮、胡集鎮、南莫鎮、白甸鎮、墩頭鎮,海安農場。全縣212個行政村。

2011年12月,又一輪區劃調整結束,全縣轄10個鎮、3個開發區,分別為;海安經濟開發區(城東鎮)、海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海安鎮)、老壩港濱海新區(角斜鎮)、李堡鎮、大公鎮、雅周鎮、曲塘鎮、南莫鎮、白甸鎮、墩頭鎮,共有207個行政村。2012年8月,海安經濟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更名為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4年12月,全縣總面積1184平方千米。轄10個區鎮,25個街道辦事處,207個行政村(含村居合一),5109個村民小組,31個居委會。是中國繭絲綢之鄉、中國紫菜之鄉、中國禽蛋之鄉、中國河豚之鄉、中國湖桑之鄉、中國建築之鄉、中國民間藝術(龍舞)之鄉。[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安地處蘇中平原,東臨黃海,與如東接壤,南和如皋毗鄰,西通泰興,並與姜堰市相交,北與東台市相連。東西直線最長71.1公里,南北最寬39.35公里。縣境西寬東窄,輪廓酷似一把金鑰匙。縣域地理坐標位於北緯32°32′至北緯32°43′,東經120°12′至120°53′之間。通揚運河橫穿東西,串場河縱貫南北,將海安分為河南、河北、河東三個不同自然區域。全縣總面積1180平方公里[2]。

地質環境

海安境內土壤主要分為草甸土、濱海鹽土、水稻土(瀦育型、潛育型、脫潛型)3個類型。河北地區為水稻土地區,主要分布着纏夾沙、纏沙土、纏腳土、灰土、勤泥土等;河南地區為高沙土地區,主要分布着泡沙土、板而沙、夾沙土等,其北緣及村鎮附近夾沙土占較大比重,其餘則以板而沙為主;河東地區為潮鹽土地區,除近海的老壩港外,大部分土壤發展為潮土類灰潮土亞類、脫鹽土,主要分布着夾沙土、板而沙、黏土等。

地形地貌

海安縣是江積、河積、海積平原區,分別為古潟湖相沉積和黃泛沖積、海相沉積、長江沖積而成。地貌特徵:地勢低平,平原約占78.3%;水網密布,域內河道縱橫、溝渠稠密、湖盪眾多。海安地貌按成因、地理位置、成陸先後和地貌顯示等可劃分為里下河低淺窪圩田平原、長江三角洲微凹平原、三角洲平坦平原三個區域。域內各級河道、溝渠、池塘密布成水網,尤以西北部地區最為明顯。內成陸最早的是揚泰古沙嘴(揚泰崗地),在南莫鎮青墩村。海安鎮北部吉家墩、現曲塘鎮所轄原雙樓鎮等多處發現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哺乳動物化石,已有6500年以上的歷史。此後基本上是在長江三角洲的自然發展和演變的過程中不斷沉積淤漲,不斷向東延伸和擴大,東部成陸較晚,李堡鎮、大公鎮、角斜鎮等地區成陸從上千年到數百年不等,濱海新區(角斜鎮)沿海地區2010年年底才完成海堤圍築,新增土地面積3.74萬畝。

氣候環境

海安縣地處中緯度黃海之濱,北亞熱帶的北側,受季風氣候影響,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3—5月):天氣多變,時晴時雨,乍暖乍寒,較不穩定。夏季(6—8月):天氣炎熱、降水集中,是颱風、暴雨多發的季節。初夏,冷暖空氣在江淮地區交會,海安出現連續陰雨、溫度低、濕度大的梅雨天氣;盛夏受暖濕氣團控制,氣溫高,降水少,容易出現伏旱天氣。秋季(9—11月):天氣穩定,陽光充足,常出現秋高氣爽的天氣,少數年份會出現秋季連陰雨,對秋收不利。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冷空氣活動頻繁,天氣寒冷,空氣乾燥。常年主導風向東南風、東風,春夏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到風東風,冬季多西北風、北風、東北風。1959—1992年,年平均日照2142小時,日照百分率48%,年平均氣溫14.5℃,年平均降水量1025毫米。1993—2008年,年平均日照2054.4小時,年平均溫度15.8℃,年平均降水量959.1毫米。1993—2008年期間的梅雨與海安歷史規律基本一致,平均入梅期在6月19日,出梅日在7月10日,平均梅長21天,平均梅雨量229.7毫米。[3]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域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黏土礦、石油、地熱資源。境內的黏土主要用於製作磚瓦,資源浪費大,利用價值低。油氣資源豐富,是江蘇油氣建設的重點區域,其中李堡地區地下探明儲量可開採20多年。地熱資源豐富。海安區域地層中地熱水溫達45℃~52℃,單井出水量一般大於每日1000立方米,水質優良,富含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礦物元素。

水資源

全縣水域總面積98.32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入境水)年平均6.0億立方米。地跨江淮兩個水系,以通榆公路為界。通揚公路以北,通榆公路以西屬淮河水系,總面積420.3平方公里,區內正常河網水位1.2米。通揚公路以南,通榆公路以東屬長江水系,總面積723.9平方公里,區內正常水位2.50米。1980—2008年降水資料統計,全縣年平均降水量1001.59毫米,年平均徑流量(即地表水量)2.77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約為1.11億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入滲補給量1.59億立方米,田間入滲補給量0.35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補給量1.94億立方米。

其他自然資源

黃海灘涂特產:黃魚、文蛤、鰻魚和各種海鮮等;

農業資源:三麥、水稻、玉米、棉花、湖桑、油菜、花生、黃豆、中藥材、蠶繭、桑條、蘆葦、雞、禽蛋、雞糞、淡水魚蝦。

區域人口

1943年,紫石縣總人口17萬人。1948年3月,48.5萬人。1949年約61萬人。1956年70多萬人,1959~1961年,出現負增長。1961~1971年,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1967年,自然增長率28.9‰;1972年全縣總人口88萬多人,此後實行計劃生育,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下,1992年為7.9‰。全縣總人口98萬多人。1997年,全縣總人口99萬多人,自然增長率1.7‰,此後人口增長控制在1‰以內,並出現負增長。2010年底全縣總人口93.42萬人,絕大多數為漢族,有極少數為回、蒙、苗、壯等18個少數民族。2011年底總人口93.71萬人,2012年底總人口93.87萬人,2013年底總人口94.18萬人,2014年底總人口94.26萬人。

2015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940104人,比上年減少2526人。2015年出生人口7109人,人口出生率為7.55‰;死亡人口10192人,人口死亡率為10.8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28‰;遷入人口5179人,遷出人口4622人,淨增加557人。全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48人。年末,全縣常住人口86.63萬人,比上年增加0.01萬人。城鎮化率55.32%,比上年提高1.69個百分點。[4]

區域經濟

綜合實力

2015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0.44億元,增長9.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77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323.18億元,增長10.3%;第三產業增加值303.49億元,增長10.6%。戶籍人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2380元,增長10.2%,常住人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8546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8.2:48.7:43.1調整為7.9:47.5:44.6,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較上年提升1.5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20.7%。

縣城區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2%。其中:食品類上漲3.0%,煙酒類上漲2.0%,衣着類上漲5.0%,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1.3%,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10.2%,交通和通訊下降5.9%,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2.3%,居住類下降3.5%。另外,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8%,商品零售價格上漲0.1%,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3.4%。

年末,全縣工商部門登記的私營企業共有24183戶,其中城鎮私營企業6402戶,農村私營企業17781戶。私營企業從業人員30.93萬人,註冊資本970.25億元。全縣登記的個體工商戶63509戶,其中城鎮個體工商戶11209戶,農村個體工商戶52300戶。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92934人,註冊資金38.58億元。

全年新增城鎮就業7520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52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在2.25%以內。城鄉勞動者就業技能培訓3562人,城鄉新成長勞動力技能培訓1351人,創業培訓788人,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15585人,新增高技能人才5698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人數4365人,新增創業人數2216人。新增發放小額貸款1763萬元,新增扶持政策到位率100%。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40.71億元,增長10.0%,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2.06億元,增長14.7%。實現增值稅23.66億元、營業稅14.77億元、個人所得稅5.60億元、企業所得稅11.73億元。財政總支出135.49億元,增長12.4%。公共財政預算支出84.22億元,增長19.3%,主要投向農林水利、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城鄉社區服務等民生工程。

第一產業

2015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現行價)108.12億元,增長4.1%。其中:農業產值43.05億元,增長2.6%;林業產值0.32億元,增長2.9%;牧業產值46.48億元,增長3.6%;漁業產值9.08億元,增長7.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9.19億元,增長10.1%。全縣稻麥單產全省「十連冠」,其中水稻單產661.3公斤/畝,小麥單產444.8公斤/畝。現代農業穩步發展,農業基本現代化進程繼續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年末,全縣農業機械原值6.8億元,農機總動力64.6萬千瓦,擁有農業機械7萬台套,其中聯合收割機1417台、農用拖拉機7819台、插秧機2855台、植保機械12550台。全年享受省級以上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910.2萬元,推廣新增各類先進實用農機具2235台套,其中聯合收割機127台、插秧機188台、大中型拖拉機198台、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秸稈還田機械311台、糧食烘乾機89台、高效植保機械47台、漁業機械679台、特色農業機械和高效設施農業機械596台套。實現農機作業年收入5.76億元,其中農機跨區作業收入1.2億元。全年維修改造農灌車口303座。

全縣水利投入2.48億元,實施了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綜合整治及水系連通試點項目首期工程等14項重點水利工程,共計疏浚河道156條、清雜整坡綠化148萬平方米、河岸護岸80公里,新建防滲渠道136公里,新建渠系配套建築物4664座,拆建灌溉泵站95座,拆建防洪治理閘、圩口閘、閘站、排澇站26座,拆壩建橋(涵)214處。

第二產業

2015年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3168.64億元,增長8.0%,其中規模工業產值1984.94億元,增長11.2%。全縣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45.49億元,增長13.1%,增速高於全縣規模工業產值1.9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47.6%,比上年提升1個百分點。全縣新興產業產值715.44億元,增長10.8%,占規模工業的比重為36.0%,比上年提升0.28個百分點。

全部工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090.78億元,增長8.0%。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51.44億元,增長9.3%;實現利潤141.44億元,增長7.8%;實現利稅224.28億元,增長10.4%,利稅銷售基本同步增長。

全社會用電量43.24億千瓦時,增長0.5%。其中工業用電量33.91億千瓦時,下降0.1%;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4.72億千瓦時,增長4.1%。第一產業用電量0.88億千瓦時,增長15.3%;第二產業用電量34.49億千瓦時,下降0.8%;第三產業用電量3.14億千瓦時,增長6.6%。

全縣完成建築業施工產值1024.85億元,建築施工面積12994.75萬平米,新開工建築面積3324.82萬平米,承建高層建築4370幢,其中29層以上1490幢。全年獲3項魯班獎、1項國優金獎、1項國優銀獎、2項詹天佑獎。全國AA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18項,國家級QC成果獎48項。

第三產業

201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7.39億元,增長11.5%。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72.16億元,增長12.7%,限額以下零售額175.23億元,增長10.9%;城鎮零售額163.69億元,增長11.5%;農村零售額83.7億元,增長11.3%。完成服務業應稅銷售758.3億元,增長47%;完成服務業稅收45.2億元,增長24.8%,其中重點服務業企業稅收25.8億元,增長71.4%。

實現進出口總額16.16億美元,下降34.1%,其中,出口總額13.64億美元,下降36.3%,進口總額2.52億美元,下降18.8%。實際註冊外資到賬額2.82億美元,全年新簽外經合同額14441萬美元,實現對外勞務營業額13565萬美元。[5]

社會事業

科學發展

全社會研究與發展活動(R&D)經費16.88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2.48%,比上年提高0.08個百分點。新建常州大學海安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江蘇省環科院海安產業研究院,建成啟弘紡織、駱氏減震件等8家企業研究院。新增省級優秀重點研發機構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省級企業研究生工作站15家。

全縣新增30萬元以上產學研合作項目129項,新引進成果轉化項目31項,共支付合作經費7911萬元。獲省產學研前瞻性聯合研究項目29項。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4家,總數達119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9.42件,獲評江蘇知識產權強省建設區域示範縣。

教育事業

2015年末,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30所。其中:高級中學3所,完全中學3所,初級中學23所,完全小學45所,獨立成型幼兒園52所,特教1所,職教2所,藝術學校1所。全縣中小學和幼兒園在校學生總數8.53萬人,比上年減少0.2萬人。全縣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生升學率為99%,初中三年鞏固率達99.5%,初中畢業生升學率100.12%,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穩定在96%以上,適齡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過50%。2015年高考,全省前100名我縣11人,400分以上我縣20人,前1000名我縣92人;本二以上達線比例提升5%。2015年中考全市最高分花落海安,700分以上133人,全市第一。

文化事業

全年藝術作品獲國家級獎勵1件,市級獎勵4件,廣播電視作品29件獲省市級獎。全年共完成送戲126場,送電影3272場,送圖書45149冊,送展覽236次,送培訓694場、29592人次。順利通過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資格評審。

文化藝術中心建成並投入使用;全縣擁有區鎮文化站10家,「農家書屋」220家,其中,省五星級農家書屋3家、市四星級農家書屋38家,博物館、紀念館6家,文物保護單位16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家,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家;擁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2項。

海安圖書館藏書量43.87萬冊,全年閱讀量12.72萬人次,被南通市全民閱讀領導小組評為市十佳全民閱讀推廣基地。博物館接待量14.67萬人次。

全年新增數字電視用戶5001戶,實有用戶23.71萬戶。

醫療衛生

2015年末,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03家(含216家村衛生室),其中三級醫院2家,二級醫院4家,一級醫療機構45家,一級以下醫療衛生機構102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37家。醫療機構總床位4574張,衛生技術人員4336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1921人,註冊護士1621人。每鎮建有一所公辦衛生院,省級示範鄉鎮衛生院達標驗收率80%。每村建成一家標準化村衛生室,其中省示範村衛生室14家。創成省級衛生鎮1個、省級衛生村26個。全縣實際在用基本藥物品規數1443個,使用基本藥物17500萬元。

體育事業

完成了江蘇省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工作;成功申報了3個市級體育公園,創建省級優秀健身晨晚練點10個,省市表彰晨晚練健身點20個;完成了主城區10公里健身步道建設,城區10分鐘健身圈的升級改造,全民健身數字地圖建設。

承辦全國自行車公路賽、江蘇省象棋棋王賽、江蘇省青少年象棋錦標賽、江蘇省夕陽紅釣魚比賽、江蘇省健身氣功新功法交流比賽;組隊參加了江蘇省第四屆健身氣功新功法比賽、代表南通市參加江蘇省健身秧歌比賽、全國「馬自騎」大會及環濱海新區全國公路自行車賽,全年共獲得省級以上獎項15項;成功創建了1所國家級體育示範學校、5所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1所省級籃球俱樂部,6個市級體育工作先進集體。

城鄉建設

完成千禧大橋東引橋地面輔道、鎮南路、寧海路、鳳山路、曙光西路、如海運河景觀大道共計6.2KM,橋樑改造2座。推進「現代、精緻、增綠、便民」工程。以城區主要道路為重點,完成長江路、黃海路、328國道、通榆路、中壩路、永安路、迎賓路等道路的綠化提升。

實現全縣範圍內區域供水全覆蓋,完成鎮村供水管網建設792公里,戶表改造28620戶、安全供水3925萬噸。完成天然氣管網建設156公里,新增居民用戶20297戶,工商業用戶78戶。完成16個生態停車場建設,增加停車位1675個。完成城北污水處理廠、新華河兩岸、老通揚河、紅光河、洋港河、翻身河、東海大道污水管道及提升泵站、鳳山北路污水管道、高莊路污水管道及永安路污水管道等十個「清水工程」建設。建成污水管網30公里。

環境保護

全年實施減排項目19個,削減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為61噸、1743噸、1423噸。建成農村污水管網40.8公里。審批各類建設項目350個。實施清水工程,全縣96.6%的河道達到整潔河標準,90%的村通過達標村驗收。完成與畜禽養殖規模相配匹的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各區鎮共建成農戶蓄糞池、沼氣池1561個。

社會保障

2015年末,全縣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23.04萬人、24.44萬人、9.76萬人,分別比上年淨增1.57萬人、1.78萬人、0.6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8.87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8.32萬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1.69萬人。[6]

歷史文化

文化現象

青墩文化:1978年4月,位於江淮之間的海安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一把帶柄穿孔陶斧,因其解決了考古界長期爭辯懸疑的新石器時代人類主要勞動工具石斧的穿柄問題,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除陶斧本身所具有的重大考古學意義之外,於破譯盤古神話傳說亦提供了新的維度。青墩文化是江海大地和江淮東部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代表。運河以東、江淮之間的這片廣大地域,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遺址只有三處:一是1951年發現的淮安青蓮崗文化遺址(青蓮崗文化),二是1973年發現的海安青墩遺址(青墩文化),三是1993年發現的高郵龍虬莊遺址(龍虬文化)。新石器時代,石斧是人類最主要的生產工具,大量出土墓葬中隨葬石斧的發現,證明石斧已成為新石器時代人類最珍重的物產之一。但青墩遺址帶柄穿孔陶斧,系根據石斧實物以陶土仿真燒制,而非實用工具。很顯然,這把陶斧已由實用領域升華到人類精神活動領域,成為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人類群落的一種象徵性崇拜圖騰。

民風民俗

海安花鼓:「海安花鼓」是海安的文化品牌,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參加過為中央領導獻藝的專場演出;在天安門廣場參加過國慶50周年聯歡晚會;在全國民族民間廣場歌舞大賽的角逐中,獲得過全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在文化部群眾文化最高政府獎「群星獎」評比中,獲得過「群星獎」金獎;還和來自五大洲及國內13個省市的60多支歌舞表演方隊一起,在北京平安大街上參加過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國際旅遊文化節的盛裝行進表演。人們已經把「海安花鼓」和海安這個濱江臨海的新興城市的文化形象緊緊扣連在一起。

海安龍舞:中國龍舞是中國民間舞蹈藝術寶庫中的一個龐大的家族,南國北疆,五洲四海,凡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有龍舞藝術活動,其品種名目多達一千有餘。由於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傳統、不同民族的審美習慣的影響,中國龍舞大致劃分為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黃河流域及其東北地區的南、北兩大派系,在道具造型、陣圖變化、動作套路等方面各見特色:南方龍舞多荊楚之韻,精巧且纖麗;北方龍舞有燕趙之風,古樸而剛勁。「海安龍舞」類屬中國南方龍舞,但又以其獨特的藝術個性,在南方龍舞中有「同中見異」處,這就是海安龍舞神奇之所在了。

放風箏:清明前後,興放風箏,相沿成習。海安的風箏花樣繁多,兒童最喜愛。曲塘、李堡一帶放響風箏頗為壯觀。這種風箏上系以葫蘆,俗名「九串連」。大的九串連直徑約2米,有的上面能裝上一百多隻哨子,一般在夜裡乘風時放飛,經夜露水潤濕葫蘆口後,便在空中嗡嗡作響,十分引人。各地且有放風箏謝神的習俗,並忌諱風箏墮落人家屋頂上,以為不吉。

種蕎麥:海安河東、河南地區栽種水稻相對少些,常有接不上茬兒的零邊空地。這些空地立秋之前失去種植大熟莊稼的機會。當地農民大多抓緊霜降前的幾十天時間種些蕎麥。蕎麥「十八天開花,十八天結籽,十八天歸家。」意思是說蕎麥種下後十八天就開花,十八天開始結籽,再有十八天就可以收穫。蕎麥喜水怕旱,濕地上也可以播種,叫「跟水跑」;出土幾寸高就開花結實,邊長邊開花,俗稱「頂花長」;長到一尺多高時,上邊繼續開花,下邊開花早的三角形的麥粒已灌漿成熟。這時即便遭了霜,也不會顆粒無收。所以民間有「蕎麥五十五天歸倉」的說法。

廟會:海安人叫廟會為「香期」,城鄉盛行。每年舉辦的廟會眾多,時間不一,但大部分都為農閒時節。主要有海安、李堡的城隍廟會和觀音廟會,青墩的護國寺廟會,仇湖的白龍廟會,胡集一帶的祖師廟會,西鄉的土山、奶奶山廟會等,每年數十次。各地商家將農具、苗木、衣服、日用百貨、文具、窯貨,乃至各種應時食品、兒童玩具等運到集市,設攤供應。廟會上,還常有做把戲的、吹糖人的藝人,前來表演謀生。四周鄉民借敬神之際,趕集購物,探親訪友,娛樂消閒,人山人海,氣氛十分熱鬧。通常在廟會上可以發現和買到平時在超市及商店裡買不到的一些小物件,比如,蒲草做的床墊和農具。還有部分耍雜的手藝人現場賣藝,引得眾多群眾圍觀。每年的廟會,有效地解決了部分群眾的購物需求,是土特產品交易和村民趕集看熱鬧場所。21世紀初,中央電視台到海安為「白龍廟會」拍攝過專題片。

茶俗:海安地近黃海,從海安鎮向東,吃天水茶者普遍,並以李堡一帶最為講究。天水系用容器專門等接雨水,貯於陶缸中,用其烹茶。海安部分老人至今仍沿習喝天水茶。茶葉則以綠茶為主,夏天還會用藿香、佩蘭、薄荷、青竹葉、竹心、蘆芽根沖茶,或以涼開水、井水加醋飲服。斟茶習俗以斟七成滿為宜,有「茶七酒八」之說。

穿着習俗:民國時期,富有者男性着長衫,出門外加馬褂,單、夾、棉、皮依季節轉換。一般勞動者多穿對襟布紐短衫,撮腰長褲,出客才穿長衫,質地多為家織土布、夏布。中青年男子冬季一般不穿棉褲,僅在夾褲或單褲外加套褲(沒有腰襠,只有褲管護住兩腿褲)。婦女一般為右衽大襟短衫,下着裙,裙繫於衫內,或穿旗袍。除此,男女皆着一種育裙,為青布製作,前有大口袋,有繫繩繫於腰間,穿時可將下身前後裹住。這種育裙多為冬天穿,既利防寒保暖,又方便於勞作。講究的還在育裙上用白線繡花。女子出門一定要穿黑色育裙,長拖至腳。男裙較短。新中國建立後,人們所穿服裝隨年代而變易,先後時尚穿中山裝、黃軍裝、牛仔褲、茄克衫、西裝等,與他地無異;而長衫、馬褂、套褲等服飾,則幾乎絕跡。

方言俚語

海安方言既然隸屬江淮方言,並且是下江官話,其語言自然大多可用書面文字表述;而其語言特質也就更接近於官方話,有的在古漢語中就可以找到依據。海安方言有些詞語,外鄉人一聽,雲裡霧裡,不知何意。但若仔細推敲一下便會發現,原來它們是不折不扣的古語。時至今日,海安方言中還保留了許多較為古老的上古、中古的語言、詞彙。如:

杲(gǎo)昃(zī)。杲昃可以說是海安方言中最具特色的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指「東西」。

古代稱日出之處為「杲」,日落之處為「昃」。《文心雕龍·物色》曰:「杲杲為日出之容。」而《說文》則曰:「昃,日在西方時側也。」因此太陽東升西落,喻為「杲昃」相連,可借指東西方位,再引申為物事意義的「東西」。所以海安人說「什的杲昃」就是「什麼東西」,並不土。

再如「釜冠」。海安城鄉所有老百姓都稱鍋蓋為「釜冠」。古漢語中「釜」是指鍋子,冠是指「帽子」,由「帽子」引申為「頂」或「蓋」,因此鍋子的「帽子」就是「釜冠」了。海安方言的深厚文化底蘊,由此可見一斑。

此外,海安方言中還有一些特殊稱謂,也可以看出悠久的文化色彩,比如:

媽媽:在海安方言中,「媽媽」讀作「māmā」,指的是母親;如讀作「màmà」,則指的是伯母(伯母與母親平輩);如果讀音兒化,讀作「mǎmer」,則是丈夫對妻子的呢稱;若後面再帶點尾聲,讀作「mǎmergǎ」,那就是對女人的蔑稱了。

爹爹:爹爹在海安方言裡不讀diē而讀diā,輩分則增加一輩,用以稱呼祖父輩的人。

細、大:海安方言中通常將最小的稱為「細」,如「細姐」(最小的姐姐)、「細哥」(最小的哥哥)、「細舅」(最小的舅舅);也稱最大的為「大」(tòu),即不讀「dà」而讀「tòu」,如「大(tòu)爹」,用以指排行第一的中老年男人……

當然,海安境內的方言也略有差異。總體上是操下江官話,但實際上因地理位置的不同,還是可以分為四類,即海安話、東路話、南鄉話和下河話。東路話中又因李堡、角斜歷史上有啟海移民而操吳語,進而形成當地人能說兩種話的現象。

海安縣城居民大多說海安話,並以縣城為中心,向東、向西輻射15公里左右的扇形區域構成方言小區。其他方言有向海安話靠攏、再向普通話貼近的趨勢。下河話受海安話影響較明顯,南鄉話次之;東路話較穩定,向海安話靠攏的速度相對比較慢。

海安方言雖有特殊稱謂的差異,但總體上語言、詞彙仍沿襲江淮方言區的語言特質,因此與揚泰方言非常融洽。這就是今人捧讀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常可以讀到類似海安話句式的緣故,而許多外地人真正接觸聽懂了海安方言也覺得不土的根本原因。[7]

名優特產

桑果黃酒:江蘇世業紅酒業有限公司,原南通市泰寧果露酒業有限公司。是在功能型特種保健黃酒開發中發展起來,集生態種植、開發、科研、生產、營銷為一體的企業。是科技產業異軍突起的新軍,致力於為消費者開拓創新,具有「天然品質、高雅享受、健康生活」的功能型特種黃酒系列低度酒。公司座落「中國湖桑之鄉」「繭絲綢之鄉」江蘇省海安縣,擁有萬畝果桑種植基地,一流的工業標準廠房,發酵專業高級工程師及其它技師,高級營銷管理人員等。主營的果黃酒,堅持配方科學化,工藝標準化,產品風格化,服務規範化。依託里下河無公害糯米、桑果等資源,圍繞質量,繼承傳統當代生物工程技術和先進釀造工藝與中國「藥食同源」理論相結合,精工釀造具備特殊功效和時尚魅力的桑果黃酒。公司將致力於以消費者為源,員工為本,技術質量是生命,服務大眾老百姓,倡導綠色健康。

里下河大米:里下河地區土地肥沃,河網交錯,自然條件和生態條件十分優越,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2001年,里下河大米生產基地被南通市列為「南通市優質農副產品生產基地」,2002年經有關部門對基地的大氣﹑土壤﹑水質﹑米質的檢測認定,建成無公害大米生產基地2萬畝.海安縣裡下河大米加工銷售中心創辦於1997年,經國家商標局註冊「里下河」牌註冊商標.由於中心所選稻穀原料優質,加工工藝先進,大米質量穩定,測試手段完備,所產大米全部符合國標GB1354-1986規定的特等品標準要求.「里下河大米」2000年獲「南通市名優農產品」稱號」2001年在「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列為名牌產品,2002年經江蘇省農林廳審查認定為「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2003年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南通市知名商標」.2005年被評為「南通市名牌產品」.目前產品主要銷往上海﹑南京﹑寧波﹑蕪湖﹑南通﹑揚州等大中城市,深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龍順米:海安白甸鎮龍順公司在有機稻生產中,通過「稻鴨共作」模式來提高有機稻的無公害性。稻鴨共作不同於「稻田養鴨」,它是一種以水田為基礎,以種稻為中心,家鴨野養為特點的複合生態型綜合農業技術。龍順大米作為第四屆青墩文化藝術節指定禮品,已獲得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金獎。

蘇琪脆餅:海安蘇琪脆餅採用傳統工藝製作,手工壓制,非常香酥,在上海等城市受到好評,多種口味搭配也適合各種人群,特別是中老年人群對其非常喜愛。

麻蝦醬:麻蝦又名糠蝦,是一種獨產於江蘇海安李堡地區的一種淡水小蝦。味道鮮美獨特,麻蝦熬醬招待客人,其獨特的味道讓客人留下好菜一桌,不抵麻是一唰之感嘆。

李堡麻油:李堡麻油採用海安傳統工藝製作,純手工打造,無任何添加劑,安全健康,其味香飄四海,以有百年製造歷史,可謂老字號產品。

海安絲綢:海安繭絲綢是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的特產,當地因其豐產及高質被命名為繭絲綢之鄉。由於氣候條件、地理環境獨特及無現代化工業污染,海安桑蠶殼大繭厚、得絲率高、纖維韌長、手感柔順,有「繭中精品」之美譽。

河豚魚乾:河豚魚乾味甘、性溫、有毒。能除風濕、補脾利濕。河豚肉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1、B2和煙酸、鈣、磷、鐵及其毒性物質河豚毒素、河豚酸等。

海安中洋河豚禮品:海安中洋河豚是唯一擁有「控毒及健康養殖」技術和國家發明專利的產品,原產地域(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唯一被國家疾控中心檢測為「無毒物」的產品,體現了海安「中國河豚之鄉的」美譽。

海安扎染:扎染是中華名族優秀文化遺產,海安素有「扎染之鄉」的美稱,其中最具特色的以華藝扎染和錦華扎染為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非遺保護項目——南通扎染第一傳承人焦寶林創作設計的數百幅扎染藝術作品,在國內外大獎賽和博覽會上獲大獎多達四十餘項,其作品非常具有收藏價值。

「緣生堂」牌桑茶:海安「緣生堂」牌桑茶是以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與國家桑蠶繭特殊絲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培育的「茶桑一號」特殊桑茶品種,在里下河天然無污染生態農業示範園栽培的桑樹嫩葉和芽為原料,採用現代化制茶設備和工藝精緻而成,茶色嫩綠隱翠,清香優雅,鮮爽生津,湯色碧綠清澈,葉底勻淨,飲後回甘,能在品茶的享受中獲得保健養生的功效。[8]

風景名勝

江淮文化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淮文化園是由海安縣人民政府和海安縣蘇中植物園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打造的以江淮歷史文化為底蘊的人文景觀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花十年時間全部建成,到目前為止已建設九年時間,投入4億元,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並對外開放。

海安是長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相交融的地方,海安青墩遺址的發現,轟動考古界,把海安的歷史向前推移3000年,由此,青墩文化被公認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淮文化的起源。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明,讓江淮大地上的海安更具風采,江淮文化園景區也就在海安應運而生。

江淮文化園景區座落在江蘇省海安縣城,占地260多畝,中國古典園林景觀,三萬平米湖面環繞,以江淮歷史文化為底蘊的人文景觀。整個園區由四大景區組成,即白龍故里景區、先賢景區、鳳山書院景區和中國名人藝術館群景區。白龍故里景區包括數萬平米的白龍湖,數十座亭、台、樓、閣、榭、軒、廊、橋,以及幾百種奇花異草、古樹、奇石,特別是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樹種——紅豆杉,在我們景區已成功移植成林;先賢景區恢復的是海安古建築,為與海安結緣的三位歷史賢人文天祥、范仲淹、胡瑗(安定)而建,是紀念先賢,啟發教育後人,發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地方;鳳山書院景區亦是海安古景觀的恢復,是歷代先賢大儒、學者敦教化倡文明的重要場所;中國名人藝術館群景區則由數座古式建築和十一棟歐式建築結合而成,作為國內外有影響的知名藝術家辦培訓、搞創作、辦展覽的基地,已有十多位藝術大家、名家走進了江淮文化園景區,並陸續布展、開館。目前有六家藝術館開館,分別是侯康乙賞石藝術館、劉萬年藝術館、吳向明國禮藝術館、胡建雄書法藝術館、王建梓藝術館、羅楊書法藝術館。

韓國鈞故居

韓公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國家AAA級景區,是民國時期時任江蘇省長韓國鈞先生的故居(人稱韓公館),是一組保存完好的晚清建築群。海安縣博物館位列其中。

韓公館青磚小瓦,穿堂四進,廳廡廊軒齊全,火巷迴廊俱備,是現今保存完好且是不可多見的晚清建築群之一。雖經歲月磨礪,風雨洗塵,但猶如一位德高望重、學養深厚的極致仙翁,風吹不動,雨打不搖,於靜默中自成一體,極顯其高貴的氣質和深厚的底蘊。在旅遊度假風靡於世的今天,遠道來此觀瞻者絡繹不絕,其魅力四射可見一斑。

韓公館門前有一條罕見的石板街,最早形成於南宋時期,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在清朝康熙六年,海安有個叫錢文有的人,出資在這條路上鋪上青石板,從那時起開始大家就叫它石板街。韓公館內有鏤空磚雕的門樓,穿堂四進的晚清建築、韓國鈞先生的胸像,以及建於清順治年間的楠木廳等。後花園內奇花異草,古樹名木甚多,有一株180多年的廣玉蘭,為韓國鈞先生當年親手所移植,香港《文匯報》曾載文稱為「廣玉蘭王」;館內還有一盆130多年的珍珠黃楊,為韓國鈞先生生前的珍玩之物。

韓公館可單點觀光,也可連片遊覽。周邊有全國聞名的七戰七捷紀念館、江淮文化園、523文化主題公園、廣福禪寺等遊覽區。在海安縣博物館的不斷投資打造及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韓公館將進行保護性開發,形成一個集博物館及晚清建築群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景區。

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

建於1986年的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是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南京軍區青年官兵傳統教育基地、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南通市文明單位,是30多所大中院校的校外德育基地。紀念館占地20000平方米,建有紀念碑、陳列館(紀念館)、國防園、碑廊等景點。1986年由南京軍區、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在海安興建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紀念碑碑身由古銅色花崗岩砌成,高27米,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刺刀」。碑名由中顧委常委姬鵬飛題寫,碑文由南京軍區、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撰寫。1999年新建紀念館。館名由原國務院副總理張愛萍題寫。紀念館外型為7支步槍。館內共設14個展廳,分別陳列着歷史圖片、革命文物、史料以及歷年來中央首長視察的圖片。國防園展示了我軍近年來使用過的大炮、坦克、飛機、導彈等各種武器。碑廊以「捷」字為主題,刻有各個時期名人名家的「捷」,其中就有毛澤東主席的墨寶。此外紀念館還建有臨時展廳、茶座、多功能報告廳、貴賓休息室、大中小型會議室及廣場等。

523文化產業主題公園

「523文化主題公園」是世界首家的以美術文化產業為核心、以人文旅遊文化產業為載體的最高形態的文化產業群,位于海安縣城迎賓路西側、距火車站500米處,規劃用地800畝,分別從美術教育、生產銷售、景觀旅遊、文化生態、社區服務、人文居住共六大板塊進行打造;並就交易市場、美術培訓中心、美術院校、藝術家村落、主題廣場、當代美術館、展覽館、辦公中心、休閒娛樂中心、中西飲食文化一條街、文化主題酒店、文化生態居住社區共十二個功能區和一個規模1000畝的文化產業工業園區進行建設,由政府、企業、藝術家和世界各地的文化產業機構合文化事業單位共同參與打造開發。目前已被評為「中國青年藝術人才孵化基地」和「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廣福禪寺

廣福禪寺座落在海安縣城東北首,俗稱東寺。該寺古名廣福教寺,始為唐代鄂國公尉遲恭之子尉遲寶林將軍於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所建。宋景定年間(1260-1264年)擴建殿宇,清康熙年間由里人浙江提督學政陸舜重修,時與西街的祗樹禪林(俗稱西寺)同為泰州東鄉兩座著名的古剎叢林。名剎出高僧,當年妙一、廣衍、戒心諸師曾先後在廣福寺住持過。一代高僧,原新加坡菩提閣住持松年法師16歲即依妙一法師在此修行,後旅居新加坡,其書法作品一度成為李光耀總理贈送外國元首的禮品。歷代戰事使寺廟的建築與佛像屢遭毀壞,建國後僅大雄寶殿倖存。

廣福禪寺於1993年重建,現已建成照壁、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廂房、齋堂、上客堂、迴廊、水榭、放生池等,建築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曾為之題寫寺名。目前廣福禪寺容貌煥新,各項設施完備,殿堂內氣勢恢宏,佛像莊嚴;寺院中花木扶疏,曲徑相連。濃厚的佛教氛圍,吸引着四方的香客、遊人來此瞻仰參拜。

七星湖生態園

七星湖生態園位于海安開發區內,占地1900畝,水上面積500畝,園內7個小島、3個半島、1個月亮廣場形成「七星拱月」。整個生態園分為主入口廣場區、景觀大道區、中心廣場區、旅遊度假區、生態濕地區、體育休閒區、傳統人文區和水上活動區八大功能區。象徵二十一世紀的螺旋噴泉有豐富多變的水形態。中心大道全長300米,兩側建有歐陸風情商業街。臨湖的月亮廣場面積達12000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近萬遊人停留觀景;廣場建有堪稱蘇中地區最大的張拉膜觀景台,張帆起航的造型,氣勢非凡;登上觀景台,波紋廣場畔的芙蓉塘水生花卉展示中心以現代手法再現海安歷史的「三塘十景」。

萬緣寶塔

圓通寺座落于海安縣城東北部,南近海安火車站,北臨221省道與曉星路交匯處,距瀋海高速出口5公里,交通便捷,寺院占地200餘畝,建設以來仰仗黨和政府的關心及十方善信的大力支持,寺院先後建成大雄寶殿、天王殿、東西廂房、素食館、佛教老年安養院、四合院、山門、迎請了法身高9.9米的漢白玉露天觀音,綠化景區百餘畝。2011年奠基修建萬緣寶塔,改寫海安有寺無塔的歷史。寶塔的建設得到海內外高僧大德的支持,塔高77.6米,用5公斤黃金打造的塔頂,為國內佛塔之最。寶塔現為蘇中蘇北地區最高佛塔,塔名為現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題寫「萬緣寶塔」。中國佛教界當今最高泰斗、百歲高僧德林長老題寫「萬德同緣」。二位長老的墨寶使得寶塔更生佛輝。建成的寶塔內供奉着四大名山的諸佛菩薩一千餘尊,塔頂之上供奉着多枚佛祖真身舍利,舍利分別由香港佛教聯合會西方寺和河北正定縣臨濟寺贈送,永久供奉塔內,祈佑世界和平、國運昌隆。[9]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