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滄大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滄大橋(HaicangBridge)是中國福建省廈門市境內一座連接湖裡區與海滄區跨海大橋,位於廈門西海域之上,為廈門市「兩環八射」快速道路網中「外環」的組成部分。海滄大橋於1996年12月動工建設,於1999年12月30日竣工通車,並於2002年、2005年、2013年先後進行了三次翻修。海滄大橋西起廈門市海滄區石塘立交,東至廈門市湖裡區仙岳路;線路全長6.319千米,主橋全長1.108千米,主跨長648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幹路,設計速度80千米/小時;項目總投資28.7億元人民幣。 [1]

中文名: 海滄大橋

外文名: Haicang Bridge

投用時間: 1999年12月30日

所屬地區: 中國福建省廈門市

類 型: 懸索橋、公路橋、特大橋

長 度: 1.108千米

寬 度: 32米

車道規模: 雙向六車道

設計速度: 80千米/小時

起止位置: 石塘立交、仙岳路

管理機構: 廈門市路橋管理有限公司

橋樑位置

海滄大橋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石塘與湖裡區東渡港區之間,橫跨廈門西海域,距離杏林大橋約6千米,距離廈門大橋約7.6千米。海滄大橋西起海滄區石塘立交,向東行進至濱湖路設西引道立交與濱湖路互通,隨後上跨海滄大道、廈門西海域、東渡港區,至東渡路設東渡立交與東渡路互通,全橋東至仙岳路與湖濱中路交叉口,接仙岳路高架橋,另設右轉湖濱中路匝道。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海滄大橋由石塘互通立交、西引道、西引道立交、西引橋、西航道橋、東航道橋、東引橋、東渡互通立交、東引道及附屬工程等組成。海滄大橋為雙向六車道加緊急停車帶的高等級公路特大橋樑,兼具城市橋樑功能。

海滄大橋東航道橋為三跨連續全漂浮鋼箱梁懸索橋,採用淺埋式箱型擴大基礎框架式大體積砼錨碇和預應力主纜錨固系統。在東西錨碇區設置無吊索箱梁—無索區鋼箱梁。西航道橋為混凝土連續彎坡剛構橋,上部為分離式單箱室箱型梁,下部為分離式矩形實體墩和鑽孔灌注樁基礎。東引橋為等跨彎坡連續梁橋,上部為分離式單箱室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下部為花瓶式矩形單壁柔性墩。西引橋為等跨彎坡連續梁橋,上部為分離式單箱室雙幅箱型梁,支座為單向滑動與多項滑動盆式橡膠支座,下部為花瓶式薄壁墩和鑽孔(挖孔)灌注樁基礎。 海滄大橋的索塔採用門式框架結構,橋柱各部結構採用曲線造型為基調的設計構思,型體上線條流暢輕柔,銀藍色的橋體與碧藍天空相輝映。

海滄大橋是中國國內第一座系統地進行橋樑景觀研究與設計的特大型橋樑,從總體線形、結構造型、景觀色彩等多方面保證了大橋與自然環境的和諧。海滄大橋凌空飛架,俊美飄逸,銀灰色的橋身,與藍天、碧海、紅花、綠樹融為一體,宛如一道飛虹,又似一條銀龍,架在廈門西海域上。

設計參數

總體工程

海滄大橋全長6.319千米,其中橋樑工程長3.14千米,主橋長1.108千米,主跨長648米,橋面寬32米,高3米。海滄大橋設計通行能力為50000輛/日,設計速度為80千米/小時,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設計荷載為汽車-超20級、掛車-120級、人群3千牛頓/平方米。海滄大橋橫斷面布置為:0.5米(防撞欄杆)+14.75米(機動車道)+1.5米(中央分隔帶)+14.75米(機動車道)+0.5米(防撞欄),總寬32米。

西引橋

西引橋採用(8×42)+(9×42)米等跨彎坡連續梁橋結構體系,全長718.4米。上部梁底寬6米,梁高2.5米。支座為單向滑動與多項滑動盆式橡膠支座。下部鑽孔(挖孔)灌注樁直徑為1.5米。

西航道橋

西航道橋採用(78+140+78+2×42)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彎坡剛構橋結構體系,全長380米,平面曲線半徑為900米,縱坡為2.5%。上部梁底寬7米,梁高2.5米。下部灌注樁直徑為2米。 東航道橋

東航道橋採用(230+648+230)米三跨連續全漂浮全焊接鋼箱梁懸索橋結構體系,全長1108米,使用鋼箱梁段共94節,每段長12米,中心梁高3米,全寬36.4米,鋼箱梁總重15800噸。錨碇底面尺寸為74米×52米,高61.5米,每個錨碇混凝土總量均為62400立方米。東航道橋建有2座門式框架結構索塔,塔柱高128.025米,底面高程5.5米,塔頂高程133.525米,上架2根主纜,主纜中心距34米,平均長1227米,外徑570毫米。每根主纜由110股索股組成,每股索股由91根直徑5.1毫米鍍鋅鋼絲編制而成。由吊杆把主纜和鋼箱梁拉住,鋼箱梁與海面淨高55米,5萬噸輪船可通航。

東引橋

東引橋採用(10×42)米等跨彎坡連續梁橋結構體系,全長420米。上部梁底寬6米,梁高2.5米。下部基礎為直徑1.5米鑽孔(挖孔)灌注樁。

價值意義

海滄大橋的建成,標誌着廈門市由海島型城市拓展成為"一環數片,眾星拱月"的海灣型城市。(廈門路橋建設集團評)海滄大橋的建設,有效地改善了廈門西向進出島交通,對廈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其深刻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極大地推動了城市格局、產業結構、人文內涵、公共服務、生態文明等方面的跨島發展。

運營情況

票制票價

廈門市政府於2019年4月29日發布通告,宣布自2019年5月1日零時起,停止徵收廈門市「四橋一隧」車輛通行費,海滄大橋包括其中。

通行事項

海滄大橋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易受颱風天氣影響。依照廈門市政府於2014年4月14日印發的《廈門市防洪防颱風應急預案》,在颱風天氣下,當實測風力達到9級時,海滄大橋將會被臨時關閉,禁止車輛通行。

交通流量

截至2018年10月,海滄大橋的日均車流量達到16.12萬輛,占廈門市進出島汽車總流量約40%。

視頻

廈門海滄大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