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門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門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1°46'-32°09',東經121°04'-121°32',東瀕黃海,南倚長江,與上海隔江相望,素有「江海門戶」之稱,被譽為「北上海」。海門文化屬吳越文化,海門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

海門區總面積1148.7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9.59萬人(2018年),下轄23個街道、9個鎮。海門區是中國聞名的「科技之鄉」、「紡織之鄉」、「建築之鄉」、「教育之鄉」、「長壽之鄉」,「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級生態示範區」。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

2019年1月,海門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1]

歷史沿革

公元前,長江大量泥沙沉積於長江口,形成大小不等的沙洲,大約經過800多個春秋,至唐末,出現東洲和布洲兩大沙洲及成群小沙洲,沙洲漸次連片。五代後周顯德五年(958年)建縣,縣治設於東洲鎮,名海門縣。

由於長江主泓道北移,至明朝中,境內大片土地坍沒,坍至呂四、余東、四甲一線,縣治遷於徐澗(今南通市興仁鎮)。並廢縣歸併通州建靜海鄉。清初,江流主泓南傾,長江北岸開始漲積,漲出40多個新沙,綿亘百餘里。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江蘇省海門直隸廳,設治於茅家鎮

民國元年(1912)復稱海門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海門人民護坡治坍,根除了坍害。海門縣隸屬蘇南行署區南通區(1953年為江蘇省南通區,1955年4月改為江蘇省南通專區,1971年4月,改為江蘇省南通地區)。

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南通地區撤銷改設地級南通市,海門縣隸於江蘇省南通市

1994年6月撤縣設市,成立海門區,屬於南通市代管,海門區人民政府駐海門街道。

2016年5月,海門區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第四批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2]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11年6月,海門鎮與三和鎮合併,設立新的海門鎮,鎮政府駐海門鎮秀山西路581號;將三星鎮與天補鎮合併,設立新的三星鎮,鎮政府駐三星鎮寶成路44號。

2012年12月16日——2013年2月底,海門區行政區劃調整,將20個鄉鎮(其中鎮19個、鄉1個)調整為3個街道、9個鄉鎮(其中鎮8個、鄉1個):

區劃詳情

海門區形成「一中心五片區」的區劃布局。「一中心」即中心城區,

包括海門街道、濱江街道、三廠街道。「五片區」即:西北部片區,即三星鎮;東南部片區,即臨江鎮、海永鄉;東北部片區,即包場鎮;中部片區,即常樂鎮、悅來鎮、余東鎮;北部片區,即四甲鎮、正余鎮。

截止2014年,海門區轄3個街道(海門街道、濱江街道、三廠街道),8個鎮(三星鎮常樂鎮悅來鎮四甲鎮余東鎮正余鎮包場鎮臨江鎮),1個鄉(海永鄉),233個村民委員會,64個居民委員會。

截至2015年,海門區設有3個街道,9個鎮,231個村民委員會,67個居民委員會。[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海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東瀕黃海,南倚長江,與上海隔江相望,被譽為「北上海」。市境位於北緯31°46'-32°09',東經121°04'-121°32'。

海門區位於萬里長江入海口,素有「江海門戶」之稱。與上海的直線距離僅60公里,海門區土地面積1148.7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海門境內地勢平坦,溝河縱橫,地表平均海拔4.96米(以廢黃河為基準)。地勢呈西北略高、東南偏低,西部最高處海拔5.2米,東部最低處海拔2.5米,南北橫截面呈孤形,兩頭低、中間高。

氣候

海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較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5.6℃,1月為全年最冷月,極端最冷月為1963年1月,月平均氣溫0.0℃;7月為全年最熱月,極端最熱年為1971年7月,月平均氣溫29.9℃。

降水

海門區年平均降水量1040.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500.7毫米(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654.6毫米(1978年),年降水量小於700毫米和大於1300毫米的頻率分別為2.2%,15.2%,年降水量在850毫米以上的年分占78%。

降水量的季節變化比較明顯,夏季降水量最多,約占全年降水量的44%,冬季降水量較少,僅占全年降水量的11%,春、秋季分別占全年降水量的24%和21%。這種降水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多,隨溫度降低而減少的規律,氣象上稱為水熱同季。海門區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平均184.3毫米,12月最少,僅為31.1毫米,50毫米以上有8個月,100毫米以上有4個月,降水量最多月份為2001年6月(482.8毫米),最少月份是1987年12月(沒有降水),海門區年平均降水日133.8天,最多的年降水日151天(1987年),最少的年降水日90天(1995年),降水日數最多的是6月,平均13.7天,最少的是12月,平均7.2天,各月雨日的年際變化大,最多的25天(1987年7月),最少的沒有雨日(1987年12月),歷史上最長連續降水日16天(1992年3月13日-28日)。

海門區年平均蒸發量1282.0毫米,年最大蒸發量1521.4毫米(2004年),年最少蒸發量1127.2毫米(1987年),其中以7月、8月最多,1月最少。[4]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海門屬長江流域範圍,緊靠長江入海口,境內河網密布,

水資源豐富。主要河道為人工河道,形成三橫七豎的格局。三橫從北向南依次為通呂運河、通啟運河和海門河,為境內最主要的三條河流,均為東西走向;七豎自西向東依次為新江海河、滸通河、青龍河、圩角河、大洪河、大新河、黃家港——靈甸河,均為南北走向,境內其它小河多數呈南北走向與這七條河流平行等距分布,區域內的河道已全部連通。

濕地資源

海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擁有豐富的江海灘涂濕地資源。截止2013年,黃海灘涂總面積9.7萬畝,長江灘涂總面積11.90萬畝。部分灘涂已被開發利用於水產品養殖。

動物資源

截止2013年,海門區內共有野生植物31科126種,多為草本植物;陸生野生動物42種,分布於3門7綱;淡水野生動物主要是魚類,有20種,分布於11科,主要的品種有日本鰻、中華鱘、河豚、大銀魚等。[5]

人口信息

2019年年末全市戶籍人口99.34萬人,比上年末減少2447人。全年出生人口5424人,人口出生率為5.46‰;死亡人口8527人,人口死亡率為8.5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12‰。年末常住人口90.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7萬人。

經濟發展

概述

2019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52.37億元,比上年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3.85億元,增長2.0%;第二產業增加值695.72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592.80億元,增長5.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49375元。全市三次產業結構為4.7:51.5:43.8。名列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第17位、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20位。

2019年全年新登記私營企業3370戶,年末累計達1.79萬戶;新登記私營企業註冊資本207.08億元,年末累計註冊資本1147.15億元。全年新登記個體戶7961戶,年末累計達7.67萬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資金數額9.73億元,年末累計資金數額57.39億元。年末全市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31家,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281家,重點服務業企業173家,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187家,房地產企業83家。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3.15%,比上年提高0.81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9年全年糧食總產量25.16萬噸,比上年增加0.54萬噸。其中:夏糧7.31萬噸,秋糧17.85萬噸。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2680公頃,比上年增加1740公頃;棉花面積4000公頃,比上年減少400公頃;油料面積16450公頃,比上年增加740公頃;蔬菜面積30261公頃,比上年增加161公頃。

2019年全年新增造林面積411.98公頃,林木覆蓋率達25.6%。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7527噸;禽蛋總產量22000噸,牛奶總產量3950噸,水產品總產量48448噸。

2019年,高標準農田比重達80.1%,家庭農場594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375個。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707公頃,有效灌溉總面積達51040公頃。全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67公頃,節水灌溉面積達19000公頃。全市新增設施農業面積425公頃,設施農業面積達21787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0.05萬千瓦,增長1.5%。海門山羊獲批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成為省級示範園區。

第二產業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6%。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9.2%,分註冊類型看,民營企業產值增長13.3%,股份制企業產值增長11.2%,外商及港澳台工業企業產值增長3.5%。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產值增長9.4%,輕工業產值增長8.8%。

2019年年末全市擁有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187家,其中,特級資質建築企業4家,一級資質建築企業26家,二級資質建築企業55家。全市建築業施工人數達31.64萬人。建築企業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037.11億元,增長9.2%。全年施工面積1.84億平方米,竣工面積0.31億平方米。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人均51.40萬元。6家企業入圍省建築業「雙百強」,新增魯班獎3項、國優工程獎8項,獲評省建築產業現代化示範市。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7.4%。分產業看,工業投資增長4.5%,服務業投資增長11.4%。按投資主體分,國有投資增長48.6%,外商及港澳台投資增長5.5%;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70.7%。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9.5%。

2019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98.12億元,增長46.0%。商品房施工面積679.12萬平方米,增長12.4%,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66.32萬平方米,增長16.6%。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積85.54萬平方米,增長7.6%,其中,住宅竣工面積55.78萬平方米,增長10.2%。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147.27萬平方米,增長54.4%,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41.09萬平方米,增長75.9%。

國內貿易

2019年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3.72億元,增長6.1%。分城鄉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93.14億元,增長6.3%;農村消費品零售額130.58億元,增長5.6%。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消費品零售額389.76億元,增長6.6%;住宿和餐飲業消費品零售額33.96億元,增長1.1%。

2019年,在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零售額增長15.5%,服裝鞋帽針織品類增長3.7%,石油及製品類增長5.4%,糧油食品類增長21.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25.3%,煙酒類增長6.3%,日用品類下降8.3%,飲料類下降1.5%,金銀珠寶類增長18.3%,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8%,化妝品類下降6.9%。

開放型經濟

2019年全年進出口總額194.19億元,下降4.0%。其中,出口總額168.56億元,下降5.2%;進口總額25.63億元,增長4.8%。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分別為67.53億元和9.53億元,占出口總額比重分別為40.1%和5.6%。對亞洲、拉丁美洲、歐洲的出口額分別為83.34億元、27.80億元和22.83億元,列前三位。

2019年全年新批外資項目20個,新批增資項目6個,其中千萬美元以上項目16個。新批協議外資7.22億美元,實際到賬註冊外資3.69億美元,增長13.2%。新簽對外承包勞務合同額4.33億美元,完成對外承包勞務營業額8.26億美元。新派勞務人員1331人,比上年增加258人;年末在外勞務人員3613人,減少6.4%。新批境外投資企業4家,境外投資中方協議投資額1491萬美元,增長206.8%。

旅遊

2019年全市共有4A級景區2家,3A級景區1家,2A級景區1家。旅遊星級飯店6家。省星級鄉村旅遊區13家。有旅行社7家,旅行社營業部39家,旅行分社5家,旅遊公司6家,旅遊出租公司1家。全年接待遊客509.5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6%,其中,國際旅遊者人數13.64萬人次,增長3.3%。旅遊總收入達48.15億元,增長14.0%,其中,旅遊外匯收入達1597.92萬美元,同比增長9.5%。建成旅遊集散中心,發布「海門禮物」系列旅遊商品。張謇文化旅遊景區、余東古鎮分別創成國家4A、3A級景區。

財政金融

2019年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02億元,與上年持平。其中,稅收收入56.90億元,增長0.1%,稅收占比80.1%。分稅種看,增值稅下降10.4%,企業所得稅增長3.6%,個人所得稅下降3.2%,契稅下降17.6%。

2019年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2.89億元,增長9.9%。其中,教育支出23.14億元,增長17.2%;公共安全支出6.93億元,增長12.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4.89億元,增長16.6%;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1.50億元,下降4.7%;衛生健康支出14.12億元,增長25.4%。

2019年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商業銀行22家,各項存款餘額1670.38億元,比年初增加154.75億元,增長10.2%。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003.64億元,比年初增加120.35億元,增長13.6%;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453.39億元,比年初增加42.69億元。年末金融系統各項貸款餘額1166.47億元,比年初增加99.49億元,增長9.3%,其中短期貸款505.18億元,增長18.5%;中長期貸款619.77億元,增長2.9%。住戶消費貸款247.0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16.79億元,中長期貸款230.26億元。[6]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9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91家,新增省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3家、省外國專家工作室1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達2.7%。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3.92件。國家機器人領域創新成果產業化公共服務平台成功落戶,中科院長三角藥物研究院加快建設,新增省級雙創示範基地1家、創業孵化基地1家、星創天地1家、眾創空間3家。新入選省「雙創」團隊3個,新增省「雙創」人才32名、高技能人才2292名,人才綜合競爭力躋身全省八強。

教育事業

2019年全市共有普通中學34所,在校生36361人。其中,高中6所,在校生11891人;初中28所,在校生24470人。職業中學1所,在校生5753人。小學41所,在校生49348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241人。各級各類幼兒園67所,在園生22250人。全市教職工數10237人,其中,專職教師8576人。教學質量不斷攀升,高考成績再創新高,本一、本二上線率分別達到62.2%和97.4%,高於省平均上線率34個和36個百分點,清華北大達線12 人。

文化藝術

2019年全市年末共有文化館(站)14個,公共圖書館13個、24小時自助公共圖書館3個,藏書171.58萬冊。舉辦各類文化展覽會20次,組織文藝活動400次。有專業技術表演團體1個,演出300場次,觀眾10萬人次。全市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4400平方米。建成294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文化休閒廣場。建成基層文化禮堂19個、百姓舞台26個。獲評省書香城市建設示範市。出台推動海門山歌發展扶持政策,山歌小戲全國展演。融媒體中心掛牌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省領先。

醫療衛生

2019年全市共有衛生機構434個。其中:醫院14個,衛生院1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站、專科疾病防治所、衛生監督所、120急救指揮中心各1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4934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232人,註冊護士1913人,藥師264人、技師207人、檢驗318人和其他人員352人。全市擁有醫療標準床位4445張。全年總診療病人394.33萬人次。全市人均預期壽命達82.99歲。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率為100 %,三級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基層衛生院出院人次數較上年增長了8.6%。醫聯體建設成為國家試點,市域內就診率達85.4%。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兒童預防接種門診工作南通領先。南通大學附屬海門醫院成功掛牌。新增省級以上衛生鎮3個。成功實施造血幹細胞捐獻3例。

體育事業

2019年年末共有體育場地2490個,其中系統內5個。全市共有等級運動員502人,其中,二級61人,三級441人。全市共有等級裁判760人,其中,一級以上67人,二級347人,三級352人。全市共有三級以上社會體育指導員3315名,其中,國家級11名,一級131名,二級801名,三級2372名。全年舉辦大型全民健身演示會36場次,參加各類健身活動達42萬人。成功承辦全國砂板乒乓球世界盃直通賽等重點賽事,海門足球隊摘取全國青運會銀牌。

郵電通信

2019年全年實現郵政業務收入2.89億元,基本與去持平。全年電信業務總收入2.31億元,增長3.6%。本地電信固定電話用戶數13.20萬戶,比上年減少1.60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數105.90萬戶,比上年增加4.27萬戶。年末互聯網用戶136.40萬戶(含手機用戶),比上年增加3.33萬戶。

城市建設

2019年全年城市維護建設資金支出2.06億元,比上年增加0.23億元。城市建成區面積31.24平方公里。人均擁有道路面積達20.27平方米。年內新增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08.96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7%。建成區新增綠地面積107.81公頃,綠地面積達1296.89公頃;新增公園綠地面積52.30公頃,公園綠地面積達441.68公頃。全年新安裝路燈3060盞,路燈盞數達3.22萬盞。全年城區污水日處理能力保持在13萬立方米,年污水處理總量達4344萬立方米。年內新增供水管道75.3公里,新增用戶6539戶,全年供水總量達8073萬立方米,售水量為7090萬立方米。全市液化氣用氣普及率達100%,天然氣供氣管道長度 694公里,用氣人口達30.26萬人。

環境保護

2019年,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二氧化硫為0.01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為0.022毫克/立方米,PM2.5為0.033毫克/立方米,下降5.7%。全年環境空氣質量指數達到良好以上的天數為304天,占全年天數的83.3%。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為54.3分貝,交通幹線噪聲平均值為67.7分貝。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暨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順利完成,危廢庫存量削減73%。垃圾分類治理工作穩步開展,黨政機關、醫院、學校生活垃圾分類設施投放實現全覆蓋。

社會保障

2019年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10300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4102人。年末全市從業人員達63.59萬人,其中,第一產業13.44萬人,第二產業30.91萬人,第三產業19.24萬人。失業人員保持較低水平,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77%,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4107人。

2019年,城鄉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為98.8%,養老保險基金收入36.51億元,增長21.9%。其中,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7.73萬人,增長4.5%;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84萬人,增長3.0%;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0.73萬人,下降10.3%。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89.99萬人,參保覆蓋率動態保持在98%以上,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23.67萬人,增長6.4%;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6.32萬人,減少1.5%。失業保險覆蓋率為99%,城鎮失業保險參保12.5萬人,增長1.6%。全市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3.93萬人,增長4%。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低保標準、醫保補助分別提高至每月148元、670元、770元。

2019年全市享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5333人,其中城鎮168人,農村5165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資金3565.45萬元,其中城鎮122.65萬元,農村3442.80萬元。臨時救濟1916人次,救濟供資金額達113.04 萬元。年末全市擁有各類托老機構43個,共有床位7532張,收養4129人。

人民生活

2019年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49元,增長8.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70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58元,增長8.9%。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545元,增長6.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1040元,增長5.7%;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456元,增長7.8%。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52.5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69平方米。[7]

交通運輸

綜述

2019年全年完成公路貨物運輸量984萬噸,增長6.6%,公路貨物周轉量達155683萬噸公里,增長6.3%;水路貨物運輸量20萬噸,水運貨物周轉量3123萬噸公里。公路客運量382萬人,下降5.17%,旅客周轉量31995萬人公里,下降4.52%。市內等級公路為2516.27公里,其中,一級公路384.65公里,二級公路110.82公里,三級公路237.85公里,四級公路1782.96公里。優化新辟公交班線14條,完成鎮村公交智能化改造。寧啟鐵路二期增開動車,海啟高速海門段建成投用。

2019年年末汽車保有量22.28萬輛,增長7.6%,其中,小型汽車21.82萬輛,增長7.7%。年末全市個人汽車保有量為20.82萬輛,增長8.6%。

海港

海門2小時車程內的世界第三大港上海港和30分鐘車程的中國十大港口之一的南通港。

空港

海門南有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機場,西有南通機場。

跨江通道

海門西距海門區16公里的蘇通(蘇州-南通)長江大橋;東距海門市區40公里的崇啟(崇明-啟東)長江大橋;立項的市區南側的崇海(崇明-海門)長江大橋;位于海門區西南側,將要開工建設的滬通鐵路、輕軌、公路「三合一」大橋。

河運

通呂運河位于海門北側,長28.2公里,通航能力為500噸;滸通河位于海門西側,長17公里,通航能力為300噸;靈甸河位于海門東側,長21.5公里,通航能力為300噸。

公路

形成了「兩高速、六互通」及蘇335線、蘇336線、蘇222線等省級公路網絡。「兩高速」即寧啟高速公路和揚啟高速公路。寧啟高速公路橫貫海門全境,從海門至南京不到3個小時;揚啟高速公路斜穿海門北部,正在規劃建設中。「六互通」即海門互通、悅來互通(已建),寧啟高速疊石橋互通(在建),常樂互通、崇海大橋接線海門南互通,揚啟高速包場互通(規劃)。

風俗文化

方言

海門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

民間舞蹈

海門民間舞蹈起源於祭神活動。明代逢年過節就有祭神娛樂的習俗。清代中葉起,隨着宗教儀式和廟會活動的興盛,海門民間舞蹈不斷發展,有跳財神、跑五方、調獅子、舞龍燈、盪湖船、蚌殼精、踏高蹺、挑花擔、打蓮湘、腰鼓舞、馬燈舞、鞦韆台、紅扇舞、等數十種,其中大部分舞蹈是在宗教儀式中出現的,如道教儀式"放施食"中的"跑五方"等;有的是從宗教儀式中分解出來後在民間流行的,如"跳財神";有的是從外地流入的,如打蓮湘、腰鼓舞等。經過整理的民間舞蹈"跳財神",被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江蘇卷》。經過整理的民間舞蹈「跳財神」,被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江蘇卷》。

廟會

清代至民國初年,境內一些集鎮及廟宇,一年中要有數次廟會,俗稱「出會」,也叫迎神賽會。廟會的日期按規定,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出會、五月十三「關帝菩薩」出會、十月初一或十五「城隆菩薩」出會、還有「猛將會」、「娘娘會」等。縣境北部地區一些集鎮一兩年就要有一次廟會,如都天會、元帥會、觀音會等,其中都天會的規模為最大。廟會先將寺廟裡供奉的菩薩用轎子抬出,前後有各式儀仗隊迎送。許多善男信女,穿紅戴綠,非常熱鬧。此種廟會,40年代以後逐漸減少,與50年代基本停止。

通東號子

通東地區人民在勞動中,隨着勞動節奏自編自唱形成口頭音樂。凡集體性的勞作,如車水、打麥、挑泥、拔花秸、打夯、扛棒、木工、拉船、采耥等,都有與之配合的號子。 通東號子一般為一唱一和的對歌號子,還有一些較長敘事號子;每段有十多句乃至數十句,如蒔秧和利市歌。通東號子調式多樣,曲式多樣,有的抒情優美,節奏自由,如車水號子;有的雄渾開闊,高亢有力,如挑泥號子;有的起伏和緩,節奉規整,如拉船號子;有的節奉規整和自由相間,如挑糞號子等。建國後,有專人對通東號子進行挖掘整理。1979年5月,《海門民歌選》中收錄各類通東號子21首,其中拉船號子、拔錨號子和挑糞號子被選編進《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江蘇卷》。1984年,號子獨唱《新嫂嫂領了獨生證》在上海電視台播放。

城市排名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

2018年4月17日,海門區位居2017年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城市排行榜27名。

2018年7月,權威機構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了「2018縣域經濟100強榜單」,海門區名列第18位.

2018年10月,綜合實力百強縣榜單發布,海門區排第20名。

2018年10月,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榜單發布,海門區排第18名。

2018年10月,海門區入選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第18名。

2018年10月,海門區入選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榜單,位居第22名。

2018年11月,海門區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11位。

2018年11月,海門區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強」,排第23名。

2018年12月,海門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榜第17位,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排名榜第84位。

2018年12月6日,海門入選「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30強」,排第25名。

2020年8月10日,海門入選2020中國百強縣名單,排名第十三名。

相關視頻

海門市疊石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