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淡言微詩(於福軍)

淡言微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淡言微詩》中國當代作家於福軍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淡言微詩

家鄉「夢之聲」文學社是伴隨着其同名的藝術團而生、而長的文學群落,也是一群向上向善朝氣蓬勃的大眾文化與文學藝術群體。文學社初始以散文、詩歌、隨筆等創作形式為主選,吸納了眾多文學愛好者參與其中,搭建作品貼發網上雲平台,從大家詩文中遴選發表的優秀作品,以達上千首詩上百篇文累計之多,為推動家鄉群眾文化和文學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隨着時代發展社會進步,文化與文學藝術發展貴在創新,重在實踐,為此,新的創作形式或類別——「微詩」誕生。通過學習和了解,創作微詩要必須掌握和遵循8條基本規則和要求:

1.微詩單首正文不超過三行;全詩不超過30個字:內行不超過13個字。

2.詩中不重字,疊字除外。

3.詩題中的主要字不能入詩,詩中不要出現標點符號。

4.每首微詩「的」字,最多出現兩次。

5.不要太直白,用意象說話。

6.詩中儘量少用「了」字,否則會淡化詩意。

7.多使用修辭手法。

8.以動詞為實,名詞為虛增強詩意。

每每思考同題微詩創作,遵循這8規則,讓我們每位文學愛好者都獲益匪淺。

回顧幾年來,走過「微創」之路,以詩詞創作指導名師孫慶友、編審荊德軍等為骨幹的主創團隊,帶領眾多詩文愛好者,開啟「微詩」創作新模式和新語境。引導指導詩詞愛好者認識微詩、走進微詩、創作微詩、愛戀微詩,成為家鄉文學創作領域一種新文風。

文學社不定期出主題,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文友們充分發揮自己想象力和創作力,圍繞一個主題,創作同題微詩。每期經過編輯精心修改、嚴細審核,幾十名作者的作品才可「通關」出爐。特別突出的微詩作品,由指導老師孫慶友進行作為範文,剖析創作思路、語境和文采,點評賞析值得借鑑和學習內容,以促使大家在今後創作中得以把握和驗用。在這裡道一聲,謝謝我們的指導名師和編審老師,您辛苦了!

我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由喜愛寫散文、隨筆類的文章,通過文學社團老師精心指導和具體培訓,漸進愛上微詩創作,並積極參與各期主題微詩創作中,也貼發於微平台有幾十首。雖談不上優秀之作,但都是通過自己對主題微詩題目的細緻理解和深入揣摩完成原創之作。每每打開家鄉「夢之聲」文學社微詩公眾平台,看看自己的作品,讀讀大家的詩文,有欣賞、有對比、有感悟、有提升,從中學到他人的作品好在哪裡?優在何處?對照後,感受到自己的作品,不足之處,不妥之瑕,以促使自己創作能力和水平不斷新提升和新拓展。

通過微詩學習創作和實踐積累,讓我們文學愛好者創作的路徑更加拓展和寬廣,我和眾文友們一道在指導老師的指導教誨下,積極參與「微創」,積極動腦思考,積極出優品精品,通過這種新形式,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謳歌大美家鄉,抒贊嶄新時代。[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