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深昏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深昏迷由於大腦皮層及皮層下網狀結構發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嚴重的意識障礙或者是意識全部喪失,對外界各種刺激均無反應,各種反射消失,全身肌肉鬆馳。深昏迷的患者,臨床表現為對任何刺激均無反應,無自發活動,身肌肉鬆弛,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種反射消失,生命體徵發生明顯變化,如呼吸不規則、心律紊亂、血壓波動等。[1]

原因

昏迷伴有神經系統定位體徵

腦出血腦梗死腦外傷腦腫瘤腦膿腫腦炎腦寄生蟲病及腦疝等。

昏迷伴有腦膜刺激征

各種細菌病毒真菌引起的腦膜炎,全身感染引起的虛性腦膜炎,腦出血腦外傷等。血液進入蛛網膜下腔,腦腫瘤腦膿腫腦炎等侵及蛛網膜下腔,以及蛛網膜下腔,出血顱內靜脈血栓形成高顱壓等。

全身疾病導致的昏迷

見於嚴重感染,及內分泌及代謝障礙性疾病,電解質紊亂等。

  1. 感染性疾病○1病毒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腦炎森林腦炎腦膜腦炎腸道病毒性腦炎流行性出血熱腦炎型流行性感冒等,立克次感染寄生蟲感染:如腦型瘧疾急性腦型血吸蟲病瀰漫性腦囊蟲病等,感染中毒性腦病:如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敗血症等,螺旋體感染
  2. 內分泌及代謝障礙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自發性低血糖慢性腎衰竭肝性昏迷肺性腦病心腦綜合徵胰腺病腦病甲狀腺危象垂體性昏迷、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性昏迷、乳酸酸中毒妊娠中毒症、嚴重輸血反應及輸液反應等。
  3. 電解質紊亂,如低氯血性鹼中毒高氯血性鹼中毒稀釋性低鈉血症
  4. 其他白血病腦病癲癇持續狀態窒息循環驟停等。

緩解方法

及時搶救

昏迷病人的護理要點:

  1.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包括昏迷過程、昏迷程度、體溫、脈搏、呼吸及神經系統症狀、體徵等。觀察有無偏癱、頸強直及瞳孔變化等。
  2. 體位及肢體護理:病人絕對臥床、平臥位、頭轉向一側以免嘔吐物誤入氣管。翻身採用低幅度、操作輕柔、使肌肉處於鬆弛狀態,以免肢體肌關節攣縮,以利功能恢復。
  3. 呼吸道護理:病人肩下墊高,使頸部伸展,防止舌根後墜,並保持呼吸道通暢。應準備好吸痰器、吸氧用具等。
  4. 注意營養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應鼻飼富有營養的流質,每次250ml為宜,每日6-8次,注意鼻飼護理。
  5. 口腔護理:去除假、每日清潔牙齒兩次;防止因吞談反射差、分泌物聚積引起感染;粘膜破潰處可塗潰瘍膏;口唇乾裂有痂皮者塗石蠟油;張口吸者致呼吸道感染,應將消毒紗布沾濕溫水蓋在口鼻上。
  6. 眼睛護理:眼角有分泌物時應用熱毛巾或1-2%溫硼酸液泡的脫脂棉擦淨。眼閉合不全者應每日用勝利鹽水洗眼一次,並塗抗生素眼膏,再用消毒凡士林紗條覆蓋加以保護。[2]
  7. 皮膚護理:昏迷病人不能自己轉動體位,最易發生褥瘡,應定時翻身、按摩,每兩個小時一次。保持皮膚的清潔乾燥,有大小便失禁、嘔吐及出汗等應及時擦洗乾淨,不可讓病人直接臥於橡膠及塑料床單上,應保持床鋪清潔乾燥、平整、無碎屑,被褥應隨濕隨換。使用的便盆不可脫瓷,盆邊要墊上布墊。已有褥瘡可用0.5%洗必泰擦拭,保持瘡面乾燥,可局部照射紫外線等。

檢查

  1. 重點檢查神經體徵和腦膜刺激征,以便迅速按病因診斷進行分類,縮小檢索範圍。應根據提供的線索確定查體的重點。注意體溫、呼吸、脈搏、血壓、瞳孔、鞏膜、面容、唇色、口腔及耳部情況、呼氣的氣味等。[3]
  2. 必要的實驗室檢查:如血象靜脈血尿液肛指、胃內容、胸透、心電圖超聲波腦脊液、顱部攝片、CT及MRI等檢查。

鑑別診斷

假性昏迷

假性昏迷是意識並非真正喪失,但不能表達和反應的一種精神狀態。它包括癔病性不反應狀態、木僵狀態、閉鎖綜合徵。

醒狀昏迷

醒狀昏迷是覺醒狀態存在、意識內容喪失的一種特殊的意識障礙。臨床上表現為語言和運動反應嚴重喪失,而皮質下的大多數功能和延髓的植物功能保存或業已恢復,自發性開眼反應及覺醒-睡眠周期等都存在。可見於去皮質狀態、無動性緘默及植物狀態。[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