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廈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廈村緊鄰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鎮鎮中心區,地理位置優越,下轄鹿湖壩老圩廈屋村三個自然村,面積2.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510人,轄區內有外資、民營企業33家。

社區概況

2008年清廈村、組兩級集體經濟總收入2857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近2萬元。走進清廈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現代、氣派的村委辦公大樓,村內街道整潔美化,綠意濃濃,村民其樂融融,一片和諧幸福生活景象。村幹道兩邊店鋪林立,人頭攢動,各類生活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村民們早已完全擺脫了依靠種莊稼維持生活的傳統生活方式,住上了高級的小洋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盡情享受着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集體經濟實力的躍升,帶動了全村文化、衛生、治安、計生和村民素質等全方位的大發展。多年來,清廈村先後獲得了系列榮譽:2007年被評為「東莞市衛生村」,2008年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2008年全村基本實現「年內社會治安持續好轉」的目標。[1]

社區歷史

解放初期,清廈村人口不到1000人,1200多畝貧脊農田。全村村民都居住在破舊、矮小的磚瓦房裡,人均住房面積不到10平方米,村內道路都是泥巴路和石頭路。村民們以務農為主,農閒時間打柴、經營小買賣等補貼家用,一年辛苦到頭,只能勉強維持家庭生活。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的清廈,與當時全國上下一樣,遭遇了最困難的時期。村民的溫飽問題成了當時最大最緊迫的問題。當時能吃的東西基本上都被拿來吃,如米糠、木薯、甘蔗糠、香蕉頭等作為食物用來填肚子,很多村民得了嚴重的水腫病。清廈村老書記王志明苦笑着說。民以食為天,由於嚴重缺乏食物,很多年輕的村民們開始冒險出逃,紛紛偷渡香港。1960到1962年,清廈村的很多青壯年偷渡香港,當時人口1300多人的清廈村,前後形成三次偷渡潮,共有800多名青壯年偷渡去了香港,就連當時生產隊的隊長也偷渡去了香港。大部分青壯年勞力的流失,導致很多農田沒人耕種,當時1200多畝的耕地,幾乎到了荒廢地步。屋漏偏逢連夜雨。青壯年勞力的流失,耕地的荒廢,更加導致村民的饑荒,當時的村民們沉浸在饑寒交迫的生活之中。

招商引資

時光進入20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大地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久旱逢甘霖,在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敏銳的清廈人開始萌生思變,開始通過招商引資,追求嚮往已久的新生活。上世紀60年代偷渡去了香港的清廈人成為了旅港華人華僑,他們對建設家鄉的熱情依然不減。在港商的帶領和推薦下,1987年清廈村第一家港商 企業——清廈膠花廠投產。這個港商企業當時選擇落戶清廈,據說是看中了當時清廈村沂光小學的舊校舍作為廠房,清溪又鄰近香港,而且勞動力和租金又便宜,於是以每平方米5元/月為租金,租下了這個450多平方米的舊校舍做工廠。這個投產時只有75名工人的來料加工廠,一年下來為村里集體經濟增收達24000多元,而且村民們還可以去工廠上班掙錢補貼家用。這讓當時全村全年收入只有6000——7000元的清廈村嘗到了甜頭。1989年,時任村支部書記的王傑明帶領村幹部四處托人介紹推薦外商到清廈投資設廠,很快一些舊校舍、祠堂、會堂等場所都成了外商初期的廠房,而清廈村也開始積累了原始資本。九十年代初期開始,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時段。清廈村在經過了前期的「會堂」經濟之後,很快便呈現出來發展難題——廠房不足。如何解決這個燃眉之急,還真是急壞了時任村支書的王傑明。由於資金不足,而當時金融體制還不完善的情況下,也不能在銀行貸到多少款。而更讓他痛苦的是,好不容易籌集到資金,平整好了土地而因為清廈村緊鄰鎮中心,清廈村的土地大部分被政府徵收,政府統一規劃土地使用,不能建廠房。而政府劃撥的土地因為手續等原因遲遲未到位,擁有土地資源卻不能放開手腳發展工業的清廈村,只能眼睜睜看着周圍兄弟村的快速發展。

工業立村

1997年,接手掌舵清廈村的王國平書記上任。沉寂多年之後的清廈村在政府劃撥土地確定之後,終於迎來了一輪大發展。政府劃撥的土地已經逐漸確定到位,於是在三中、謝坑、重河、三星、鐵松等村都有政府 劃撥給清廈村的工業用地。開展實施他的「工業立村」計劃,1998至1999年,清廈村對全村的土地進行了統一規劃,並抓住「建設商住小區鎮級示範點」的機會,充分發揮鄰近鎮中心區的地理優勢,將該村的閒置土地轉為商業用地——建設清廈商住小區。清廈商住小區的29套商住房成功實現對外公開發售,籌集資金達500多萬元。此外,又在銀行貸了部分的錢,在青漁路建設了三棟面積達34000平方米的廠房,並順利實現招租。 2000年,清廈村組兩級收入達800多萬元,比1978年全村全年6000——7000元的收入增長了800多倍。這一年,清廈村終於摘去了東莞市貧困村的帽子。2005年清廈村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清廈村投資5000多萬元在三中村金龍工業區和謝坑村建設了11棟廠房,建築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並迅速實現招租。2005年清廈村組兩級總收入突破2000萬元大關,排名從1999年之前的貧困村躍升至全鎮第四名。

相關視頻

清廈村慶五一活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