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史稿·馬如龍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史稿·馬如龍傳出自《清史稿》,此書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記載了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1]

原文

馬如龍,字見五,陡西綏德州人。康熙十一年舉人。十四年,陝西提督王輔臣據寧羌叛,其黨朱龍寇綏德,陷之。如龍糾鄉勇倚山立寨,寇至,屢退卻之。王輔臣以偽札,斬其使。會平逆將軍畢力圖兵至,如龍渡河迎,呈偽札,並陳賊虛實,因率所部為前鋒,克綏德。畢力圖以聞,即便宜令攝州事。

十六年,授直隸灤州知州。州民猾而多盜,如龍除暴安良,豪右斂跡。州有民殺人而埋其屍,四十年矣。如龍宿逆旅,得白骨,問之,曰:「此屋十易主矣。」縶最初一人至,鈎其情得實,置諸法。昌平有殺人獄不得其主名,如龍按之。閱狀,則民父子殺於僧寺,並及僧五,而民居旁二姓皆與民有連,問之,謝不知。使跡之,二人相與語曰:「孰謂馬公察,易欺耳。」執訊之,乃服.自是民頌如龍能折獄。入為戶部員外郎,歷刑部郎中。

二十四年,遷杭州知府。杭州民貸於旗營,息重不能償,質及子女。如龍請於將軍,核子母,以公使錢代償。杭州民咸頌如龍。二十八年上南巡聞其治行超擢按察使平反庶獄多所全活二十九年遷布政使屬吏有歲饋悉禁絕之是年,紹興大水,庫儲絀,無可救濟。如龍檄十一郡合輸米二萬餘石,按戶賑給,告屬吏曰:「是逾於歲饋多矣!」

三十一年,授江西巡撫。飭州縣廣積儲,備凶荒。仿白鹿洞遺法,建書院以教士。時淮、揚荐饑,如龍以江西連歲豐稔,率僚屬捐米十萬賑之。三十八年,入覲,賜御書「老成清望」榜。 (選自《清史稿·馬如龍傳》)

譯文

馬如龍,字見五,陝西綏德州人。康熙十一年考中舉人。康熙十四年,陝西提督王輔臣占據寧羌反叛,他的黨羽朱龍入侵綏德,攻陷綏德。馬如龍集合鄉兵依靠山勢建立營寨,入侵的叛賊一到,多次擊退他們。王輔臣用偽札誘惑馬如龍,馬如龍斬了他的使者。適逢平逆將軍畢力圖的大軍到來,馬如龍渡過黃河迎接,呈上偽札,並且陳述了叛軍的虛實,於是率領他的部隊為前鋒,攻克了綏德。畢力圖把這件事上報朝廷,朝廷即刻讓畢力圖依據當地情況讓馬如龍代理綏德知州事務。

康熙十六年,授予直隸灤州知州。灤州的百姓奸猾且多有盜賊,馬如龍鋤暴安良,豪門大族收斂很多。灤州有一百姓殺了人掩埋了屍首,已經四十年了。馬如龍住宿在旅舍,得到白骨,查問這件事,說:「這間屋子已經換了十次主人了。」拘禁最初的那個主人,查出這件事的實情,依法制裁了他。昌平有殺人的案件不能找出案件的主犯,馬如龍審理這個案子。查閱案狀,原來是有百姓父子倆在僧寺殺人,並且此案牽涉五個僧人,而且這父子居住地周圍都與這對父子有姻親關係,跟他們詢問這事,都推辭說不知道。派人跟蹤他們父子,他倆互相說:「誰說馬如龍善於查案,還是容易欺騙啊。」逮捕審訊他們,於是認了罪。從這件事以後百姓稱頌馬如龍善於判案。入朝做了戶部員外郎,歷任刑部郎中。

康熙二十四年,升任杭州知府。杭州百姓從八旗兵營借貸,利息太多無力償還,甚至抵押子女。馬如龍向將軍請求,核實了本金和利息,用公用錢替他們償還。杭州的百姓都稱頌馬如龍。康熙二十八年,皇上南巡,聽說了他的政績,破格提拔他任按察使,他平反了許多刑獄訴訟案子,保全救活的人很多。康熙二十九年,升遷為布政使,下屬官吏有每年送禮的慣例,他全都禁止了。這一年,紹興發大水,府庫的儲備不足,沒有可用於救濟百姓的糧食。馬如龍給十一郡發文告總計交米二萬多石,按戶賑濟百姓,告訴下屬官吏說:「這樣比每年送禮好多了。」

康熙三十一年,授予江西巡撫。下令各州縣擴大儲備,防備收成不好的荒年。仿照白鹿洞書院傳下來的做法,建立書院來教導學子。當時淮州揚州連年鬧饑荒,馬如龍憑着江西連年豐收,率領下屬捐米十萬賑濟他們。康熙三十八年,馬如龍入京朝見皇帝,皇帝賜給御書「老成清望」匾。 [2]

作者簡介

趙爾巽(1844年-1927年),字公鑲,號次珊,又號無補,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鐵嶺。清代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安徽、陝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肅、新疆、山西布政使,後又調任湖南巡撫、戶部尚書、盛京將軍、湖廣總督、四川總督等職,宣統三年(1911年)任東三省總督。武昌起義後在奉天(今遼寧)成立保安會,阻止革命。民國成立,任奉天都督,旋辭職。1914年任清史館總裁,主編《清史館》,為「二十六史」之一。[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