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湖北蘄春縣興華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湖北蘄春縣興華中學關於教學質量管理與監督,校長應當做好的8件事。楊德軍說,一是要完善的師生心理測評,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習慣;二是要做深做實教學主管、各班班主任和學科老師的計劃對接;三是針對性制定學科計劃並召開家長會,落實家長在計劃書上簽字後的執行力;四是過程監控監督落實;五是回訪制度與流程記錄;六是家長會的報告制度;七是心態培訓與出彩談心交流;八是獎懲措施全程跟蹤,目標是落實落地。

校園諮詢

湖北蘄春縣興華中學:均衡發展,讓每個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

為了探訪好學校究竟是什麼樣子?7月5日,記者一行驅車來到蘄春縣興華中學。走進校園,該校強大的培養能力與雄厚的師資力量,獨創的素質教育[1]和精細化的教學管理,從而實現「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呈幾何式增長,今年本科上線人數翻倍攀升......

如何讓每個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堅持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蘄春縣興華中學以「多元路徑、多次選擇、多樣成才、動態稟賦、培養具有立德樹人、國際視野[2]、創新智慧的新時代青年引跑者……」這時記者悄然發現:該縣劉河鎮蓮花村一本學生陳燦和青石鎮桐梓村一本學生萬藝錢送錦旗感謝學校的一幕,頓時讓人感嘆更多。

「感謝您,親愛的老師!」陳燦、萬藝錢情不自禁地對校長楊德軍、校辦主任嚴丹滿含感激地說。

「我要上本科,匠心打造出彩工程」。談起出彩培養,該校專門建立了學生「出彩發布中心」,為學生提供人人出彩的平台。數據顯示:今年高考該校337人參考,本科達線61人,達線率超過18%;其中:純文理考生209人,14人過本科線(歷史方向5人,物理方向9人;過線率6.7%;藝術類考生112人,文化、藝術雙過線45人,過線率40.18%;體育生16人,文化、體育雙過線2人,過線率12.5%。

搭建人人出彩「立交橋」,「一構建、兩滿足」為興華中學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事實證明,真正把「以學定教」落到實處,找准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四個百分百」自然水到渠成。校長楊德軍說,像陳燦、萬藝錢同學入校時的學習成績並不突出,他倆的進步得益於學校融通學生的個性特點、優勢特色和量身制定的培養方案,並給予學生廣闊的平台去發展自己的愛好和出彩的機會。

從高一到高三,該校結合班級學情,把自主預習單分成溫故知新、新課先知、心中有數,預習檢測四環節。楊校長介紹,當老師走出「以教學為中心」的圈子時,真正關注學生的起點,找准學生的最近發展,才能屢屢創造「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神話,低調務‍實的辦學實踐,詮釋着好學校該有的樣子。

該有的樣子,讓「一生一案」寫滿成長自信。運動場上, 讓每一名學生的個性特長都能得到最佳發展。高一年級學生張浩就讀興華時,剛開始那段時間,他一直都鬱鬱寡歡。每天課間,同學們有的打球,有的彈琴、有的拉二胡、有的吹笛子、有的書畫、還有的做英語遊戲…...他什麼也不會,感覺自己成了「局外人」。楊校長說道,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動下,他試着練習了一段時間的笛子,卻始終沒有多大興趣,最後還是不得不放棄了。

張浩到底有什麼愛好呢?他自己也不知道,老師們也不清楚,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楊校長發現,張浩很喜歡球類,一說起打球,他就眉飛色舞,手舞足蹈。他認為,只有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而動,讓學生的成長看得見,讓每一個學生根據個性充分發展!」這是校長楊德軍經常掛在嘴邊上的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