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湖坑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湖坑鎮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永定東南部,金豐溪上游,東與南靖縣書洋鎮相連,東南與平和縣蘆溪接壤,西鄰該縣大溪,北毗古竹、高頭。鎮政府駐地湖坑村,距縣城38公里。面積96.1平方公里。全鎮16個行政村,74個自然村,16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057戶,22908人。該鎮民俗文化豐富,基礎設施完善,自然資源及旅遊資源也較豐富。鎮內的經濟發展較快,2000年實現社會總產值1.97億元。

民俗風情

永定湖坑李姓三年一番「湖坑作大福」,遠近聞名。在重陽節後農曆九月十一至十六舉行的「作大福」是民間的迎神賽會活動,清康熙以前稱為「打醮」。

相傳明朝末年,瘟疫流行,死者枕藉鄉間,村中請道士打醮,無奈瘟魔依舊橫行。一日,湖坑有五個小童下河洗澡,突然都跳起神來,一直跳到馬額宮前,口中念念有詞,說要請保生大帝九月十五出宮降疫,必須先齋戒五日。於是,村民們依此而行,瘟疫得以禳解。為報保生大帝禳災救民的恩德,每年重陽節後,村民們敬神演戲,以謝神靈,甚是隆重,逐漸演變為三年一次的「作大福」[1]

作大福牽涉千家萬戶,人多,場面大,耗費人力物力。要把一場大福組織好,確非易事。然而,歷經幾百年,這民間活動自成了一套行事規則。臨大福之年,「頭家」們分工籌劃,聯繫戲班、收取經費、清理場地、搭神廠戲台、籌劃迎神事宜,有頭有序。大福經費來源有三:一是按人頭分攤,一是自願認捐,而不足部分由「頭家」墊。由於忙乎大福,湖坑李姓把重陽節也「改革」掉了。

九月初十,全村開始齋戒,家家素食,守規守矩。農曆九月十一,各村的「公王」先到馬額宮匯齊。馬額宮為一小廟,端立在湖坑集鎮西南一緩坡,有兩曲清澈山溪交匯於宮側,繞宮西行半圈緩緩向南而去;近為碧水田園環拱,遠處重巒疊嶂屏護,後山如馬額,故得名。宮中主供「康太保劉漢公王」神位。

約莫九點鐘,三聲銃響,各路公王依次起轎上路,前往大福場。剎時,鼓樂喧天,火銃、鞭炮震天動地,隊伍浩浩蕩蕩,旌旗遮天蔽日,圍看熱鬧的熙熙攘攘。抬神轎的年輕人,黃衣藍褲,扎紅腰帶,裹紅頭巾,一搖一晃地走。吹打的、放銃的、扛大旗的、搖小旗的、抬「故事」的、舞獅的、提香籃的……一村一隊,跟着神轎緩緩而行。

旅遊資源

湖坑被譽為「土樓之鄉」。洪坑村是聞名世界土樓民俗文化村[2]。境內有振成樓、振福樓、環極樓、衍香樓、奎聚樓、福裕樓等350座形態各異的單體土樓和古樸雄渾的洪坑土樓群南溪土樓群。該鎮1999年5月被省定為歷史文化名鎮。旅遊業成為湖坑的支柱產業。1988年以來,先後成功舉辦1995年中國福建土樓文化觀光節、第十六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和衍香樓120周年樓慶活動。協助拍攝10多部有關土樓的影視作品,使湖坑走向世界,同時也為湖坑發展創造機遇。積極組建「土樓風味小吃一條街」和「土樓購物一條街」,抓旅遊帶動商貿、服務、信息等行業發展。2000年,全鎮從事旅遊的相關產業發展至200多家,從業人數2500多人,湧現出一批靠土樓致富的個體戶,年遊客量達15萬人次,旅遊收入500餘萬元。

新南的秀峰山、南中的岩下山、平和縣與永定區之界山仙洞、奧杳的金蓮山、湖坑的豐盛庵和南溪實佳雙水廟、宮背的馬額宮等是湖坑鎮佛道兩家的勝地名山。仙人擋石、金龜伏印、坪頂牧笛、石窟雞聲、五峰煙霧、合溪水色、虎豹漏涎、馬額青草等是湖坑的自然景觀。

人文歷史

革命勝地有張鼎丞、劉永生魏金水、朱曼平、伍洪祥等老一輩革命家當年率領游擊隊戰鬥過的李子崬、仙洞、關山和老吳子。素有「小延安」之稱的老吳子旗扇山曾經設過中共閩粵邊區工委機關、閩西特委機關、永和埔靖縣委和金豐區委機關。

視頻

湖坑鎮 相關視頻

我眼中的五四-湖坑鎮
美麗的湖坑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