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湘山野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野錄《湘山野錄》是北宋僧人文瑩撰寫的一部筆記體野史。三卷。因書作於荊州金鑾寺,故以湘山為書名。《湘山野錄》寫成於神宗熙寧年間,主要內容是記載自北宋開國至神宗時期的歷史,內容十分廣泛,涉及朝章國典、宮闈秘事、將相軼聞,下及風俗風情,主要內容仍是朝廷高官顯貴的趣聞軼事。

作品簡介

《湘山野錄》是北宋僧人文瑩撰寫的一部筆記體野史。

作者介紹

《湘山野錄》的作者文瑩,字如晦,一說字道溫,北宋時期錢塘人。生卒年月不詳,大約生活在真宗至神宗這一段時間。據《文獻通考》引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說文瑩是吳地僧人,而《四庫全書總目》的作者認為《通考》有誤,認為文瑩在荊州之金鑾寺隱居並著成《湘山野錄》一書。

內容簡介

《湘山野錄》寫成於神宗熙寧年間,主要內容是記載自北宋開國至神宗時期的歷史,內容十分廣泛,涉及朝章國典、宮闈秘事、將相軼聞,下及風俗風情,主要內容仍是朝廷高官顯貴的趣聞軼事。這個文瑩雖是身居佛寺,卻也是心在朝廷,不甘寂清之人,書中有幾個條目記載他和當朝大臣的一些交往,語氣中也不滿自得之氣。雖是身在佛門,也只不過佛門中的一個凡夫俗子罷了。 因為是當朝人記載本朝的歷史,所以書中就不免以尊者諱,為賢者諱,而且不僅諱,更有為皇帝臉上貼金之事。如卷上《聞前代興亡以自省戒條》記載仁宗繼位後告訴大臣「除君臣不可聞之事外,自余皆宜明講。」一副虛心納諫的面孔。後來當宮內侍講大臣講解《禮記·檀公篇》中「君即位而為捭,歲一漆之。」鄭玄解釋「捭,著身棺也。」但侍講大臣因為是講皇帝即位後就要造棺材,不願明說。待講經完畢,侍講大臣退出後,仁宗獨留尚書宋祁詢問真相,宋祁只好實話實說。仁宗大笑說:「死生,常理也,何是憚」。其實這是一件小事,也說明不了多少問題,但文瑩在這裡卻小題大做,把它當作仁宗的一個美德。 卷下《真宗求占城稻種》條記載宋真宗「深念稼穡聞占城稻耐旱,西天綠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珍貨求其種。占城得種二十石,至今在處播之。西天中印土得綠豆種二石。始植於後苑,秋成日近臣嘗之,仍賜占稻及西天綠豆御詩。」這裡是讚美宋真宗重視農業,關心農業生產。 《湘山野錄》的主要內容當然是對皇帝歌功頌德、塗脂抹粉。但這位僧人也有口沒遮攔的時候,有時把統治階級內部勾心鬥角的黑暗內幕也一不小心給說了出去,這裡最明顯的例子是關於太祖太宗之交「斧聲燭影」一案的記載。《續湘山野錄》「太宗即位」條是這樣記載的:祖宗潛耀日,嘗與一道士游於關河,無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無,每有乏則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劇飲爛醉。生善歌《步虛》為戲,能自引其喉於杳冥間作清徵之聲,時或一、二句,隨天風飄下,惟祖宗聞之,曰「金猴虎頭西,真龍得其位。」至醒詰之,則曰:「醉夢語,豈足憑邪?」至膺圖受禪之曰,及庚申正月初四日也。自御極不再見,下詔草澤遍訪之,或見於軒轅道中,或嵩洛間。 後十六載,乃開寶乙亥歲也,上已祓禊,駕幸西沼,生醉坐於岸木陰下,笑揖太祖曰:「別來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後掖,恐其遁,急回蹕與見之,一如平時,抵掌浩飲。上謂曰:「我久欲見汝決克一事,無他,我壽還得幾多在?」生曰:「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則可延一紀;不爾,則當速措置。」上酷留之,俾泊後苑。苑吏或紀見宿於木末鳥巢中,止數日不見。帝切切記其語。至所期之夕,上御太清閣四望氣。是夕果晴,星斗明燦,上心方喜。俄而陰霾四起,天氣陡變,雪雹驟降,移仗下閣。急傳宮鑰開端門,召開封王(即太祖趙光義)。延入大寢,酌酒對飲。宦官、宮妾悉屏之,但遙見燭影下,太宗時或避席,有不可勝之狀。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拄斧截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內,將五鼓,周廬者寂無所聞,帝已崩矣。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逮曉登明堂,宣遺詔罷,聲慟,引近臣環玉衣以瞻聖體,玉色溫瑩如出湯沐。 這一段記載的開始,文瑩是想宣揚太祖帝位得來的神秘性,但一不小心,把太宗繼位的可疑性給暴露出來,頭天晚上很活潑硬朗的皇帝第二天早上突然駕崩,而且身邊只有御弟一人,人們無法不懷疑太宗繼位的合理性,也就給後人留下了「斧聲燭影」的千古之謎,至今仍在困惑着不少的專家、學者。 文瑩在書中還揭露了統治階級內部的勾心鬥角,為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甚至冒着欺君之罪,對有可能威脅到自己前途和命運的人,坑蒙拐騙,威脅利誘,無所不用其極。在卷上《种放三不便之奏》和《种放為權威所陷》條就揭露了一樁權貴的一個大陰謀。种放是北宋時期著名的隱士,據說曾師事陳摶老祖,對北宋的弊端有着自己清醒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宋真宗在西嶽祭祀回京途中,駐在河中府,當有三千名長安人要求皇帝去長安光臨一下,而且要求十分堅決。真宗不知如何是好,就找种放一起決定是否去長安。种放懇切勸阻,認為有三條理由不能去長安,其一「陛下方以孝治天下,翻事秦、漢,侈心封禪郡岳,而更臨游別郡,久拋宗廟,於孝為闕。」其二「精岳重臣扈從車蹕,京國一空,民心無依,況九廟乎?」其三,「其百司供擬頓仗事繁,晚春蠶麥已登,深費農務。」真宗接受了种放的勸阻,並慨嘆滿朝的文武大臣,並沒有一人勸阻自己。种放說:「這些人都願意隨從護駕,舉行百世盛典,趁機中飽私,撈取名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當時真宗便想邀請种放一起回朝,种放沒有答應。真宗臨行又告訴种放,有一天會讓他到朝廷去。這一下把好多大官嚇壞了,他們唯恐种放到朝廷後妨礙他們,便設下一個詭計,讓种放的熟人雷有終告訴种放說:「不久朝廷就會有詔旨下來,但不要輕意答應來朝,應該堅持隱節,過一段時間再另上一奏摺,請求朝覲見,並問候皇帝一路風塵之苦,這才是君臣之間忠厚誠懇心情的表示。」 种放不知是計,便遵囑而行。真宗回到都城後,就與執政大臣商量召見种放的事,大臣詭密地說:「種某人肯定不會來的。請陛下記住我的話,時間長了,他自己又會自動請求朝覲。」真宗下詔之後,結果果然如此,皇帝便十分疑惑。過了半年,河陽知縣孫爽果然受种放要求,上奏要求入覲。皇帝十分震驚,問執政大臣為什麼能料事如神,執政大臣回答說:「我是太了解种放了,他不是真隱居,而是把山林當作枷鎖一樣;隱居不仕的目的是沽名釣譽,哪是真隱士。他為什麼這時要求入覲,還不是因宰相王旦要退休嗎?希望陛下明察。」這位大臣這麼一說,真宗對种放的好感一點兒也沒有了,再也不提讓他入朝覲見,而是讓河陽縣賜給种放一百兩銀子買山隱居。 宋徽宗祟寧二年(公元1103年),朝廷下詔禁毀元祐黨人的書籍,《湘山野錄》由於某些記載暴露了北宋朝廷的陰暗面,因此也上了禁毀書目。

內容預覽

真宗即位之次年,賜李繼遷姓名,而復進封西平王。時宋湜、宋白、蘇易簡、張洎在翰林,俾草詔冊,皆不稱旨。惟宋公湜深賾上意,必欲推先帝欲封之意,因進辭曰:「先皇帝早深西顧,欲議真封,屬軒鼎之俄遷,建漢壇之未逮,故茲遺命,特付眇躬。爾宜望弓劍以拜恩,守疆垣而效節。」上大喜,不數月,參大政。 皇祐中,明堂大享,時世室亞獻無宮僚,惟杜祁公衍以太子太師致仕南京,仁宗詔公歸以侍祠。公已老,手繕一疏以求免。但直致數句,更無表章鋪敘之飾,止以奇箋妙墨臨帖行書親寫陳奏:「臣衍向者甫及年期,還上印紱,天慈極深,曲徇私慾。今犬馬之齒七十有三,外雖支持,中實衰弊。且明堂大享,千載難逢,臣子豈不以捧璋侍祭為榮遇?臣但恐顛倒失容,取戾非淺。伏望陛下察臣非矯,免預大禮,無任屏營。」 聞前代興亡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