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瀕危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瀕危種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瀕危種的概念與其劃分的標準有關係,是物種受威脅程度的相對描述,在不同的空間和時間尺度上,同一個物種可屬於不同的瀕危類型。但從根本上說,瀕危物種是指在短時間內滅絕率較高的物種,種群數量已達到存活極限,其種群大小進一步減小將導致物種滅絕。這裡有兩層含義,第一,種群小,或者數量有限;第二是野外數量不增。對野外數量不增的種群,可能意味着數量平衡,也可能意味着種群下降,如果這樣的種又是指小種群,則可稱之為瀕危物種。

從廣義上講,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泛指珍貴、瀕危或稀有的野生動植物;從野生動植物管理學角度講,瀕危物種是指《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1973年3月3日簽訂於華盛頓)附錄所列物種及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可以分為絕對性和相對性兩種。絕對性是指瀕危物種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野生種群數量較少,存在滅絕危險。相對性是指某些瀕危物種的野生種群絕對數量並不太少,但相對於同一類別的其他物種來說卻很少;或者是指某些瀕危物種,在另外一些國家或地區可能並不被認為是瀕危物種。

從狹義上講,瀕危物種(Endangered species)是指由於濫捕、盜獵、環境破壞、數量稀少、棲地狹窄等種種原因導致有滅絕危機的物種。一個關鍵物種的滅絕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造成生態系的不穩定,並可能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