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灌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灌鋼
圖片來自people

灌鋼又名灌鋼法,是北宋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提到的一種生鐵方法。具體是指將生鐵熟鐵加熱,然後將生鐵灌入熟鐵中並將兩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由於鋼的含碳比例高於熟鐵而低於生鐵,加熱的生鐵和熟鐵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冷卻後便生成了鋼製品。[1]

簡介

灌鋼又叫團鋼法,或生熟法,是中國早期煉鋼技術一項最突出的成就。17 世紀以前,世界各國一般都是採取熟鐵低溫冶煉的辦法,鋼鐵不能熔化,鐵和渣不易分離,碳不能迅速滲入。中國發明的灌鋼法,成功解決這一難題,為世界冶煉技術的發展做出劃時代貢獻。

灌鋼工藝是我國古代刃鋼生產的主要方法。它以生鐵(一種含碳量較高[2.11%以上]的炒煉產品)和「熟鐵」(一種含碳量較低[0.02%以上]的炒煉產品)為原料,將它們加熱到生鐵熔點以上,合煉而成鋼。

其中生鐵是指由礦石冶煉得到的液態鑄鐵,含碳量和雜質很高,性脆易碎;熟鐵是指將生鐵經過「炒」或「蒸」等工藝而脫碳後的鐵,柔軟可鍛,雖然碳量降下來了,但氧化夾雜等並未減少,故需要經過反覆加熱鍛打,以去除夾雜物,同時滲碳而增強剛硬性,成為鋼。灌鋼工藝是將高碳含量的生鐵液澆灌到紅熱的低碳含量的熟鐵(現代鋼鐵技術中所謂的低碳鋼或純鐵)中,相互熔融混合,直接獲得剛硬的鋼(現代鋼鐵技術中所謂的高碳鋼) 。

歷史沿革

中國古代關於灌鋼的記載始見於東漢晚期。《全後漢文》卷九十一王粲(177—217年)《刀銘》云:「相時陰陽,制茲利兵,和諸色劑,考諸濁清;灌襞已數,質象已呈。附反載穎,舒中錯形。」此文所述為製作寶刀的全過程。其中的「灌」即灌煉,「襞」原指衣服上的褶襉,在此應指鋼鐵材料的多層積疊、反覆摺疊。「灌襞已數」即是多次灌煉。可見東漢末年,人們便用灌鋼製作刀劍,其發明年代至遲在東漢晚期。何堂坤:《關於灌鋼的幾個問題》,《科技史文集》第15輯,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年版。

稍後,晉張協《七命》也談到過與王粲《刀銘》所云相似的工藝:「銷逾羊頭,鏷(鍱)越鍛成,乃煉乃鑠,萬辟千灌;豐隆奮椎,飛廉扇炭。」此「銷」,唐李善引許慎說為「生鐵也」。鍱,《廣雅》釋為鋌。李善注云:「辟謂疊之,灌謂鑄之」。《六臣注文選》卷三五張協《七命》注。所以,此「萬辟千灌」便是指多層積疊,多次灌煉,即是灌鋼工藝。

南北朝時,灌鋼在中國南北各地推廣開來,且用於農具製作中。《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卷四「玉石部」引梁陶弘景云:「鋼鐵是雜煉生鍒作刀鐮者」。北齊綦毋懷文亦製作過灌鋼刀。及宋,各種記載更多。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七十八載:「灌剛之時,必須林栗等炭,余皆不堪用。」又云:「取自然成剛鐵上,次取擣剛五灌已上者佳。」《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卷四又引北宋蘇頌《圖經本草》云:「以生柔相雜和,用以作刀劍鋒刃者為鋼鐵。」灌鋼在中國一直沿用到明清,本世紀三十年代還在四川等地流行。

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八「鋼鐵」條:「鋼鐵有三種,有生鐵夾熟鐵煉成者,有精鐵百鍊出鋼者,有西南海山中生成狀如紫石英者。」前者即是灌鋼,次者百鍊鋼,後者系金剛石之誤。可見在古人心目中,灌鋼是中國古代鋼的主要品種之一。因其含碳量較高,通常主要用來製作刀、劍、鐮等兵器、生產工具的鋒刃部,對中國古代社會生產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