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火氈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百日草原圖鏈接

火氈花',中藥材名。本品為菊科百日草ZinniaelegansJacq.,以全草入藥。

功能主治為:清熱;利濕;解毒。主濕熱痢疾;淋證;乳癰;癤腫。[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百日草

漢語拼音:BaiRiCao

別名:十姊妹、火氈花、對葉菊、步步登高、節節高。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濕熱痢疾;淋證;乳癰;癤腫。[2]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火氈花

拼音:Bǎi Rì Cǎo

別名:十姊妹、火氈花、對葉菊、步步登高、節節高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Zinnia elegans Jacq.

來源藥材基源

為菊科植物百日菊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春、夏季採收,鮮用或切段曬乾。

百日草原圖鏈接

原形態

火氈花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莖直立,被糙毛工長硬毛。

葉對生;無柄;葉片寬卵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5-10cm,寬2.5-5cm,全緣,基部稍心形抱莖,

兩面粗糙,下面必被短糙毛,基出3脈。頭狀花序徑5-6.5cm,單生枝端,

無中空肥厚的花序梗;總苞寬鍾狀,總苞片多層,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

外層長約5mm,內層長約10mm,邊緣黑色;托片上端有延伸的附片,

附片紫紅色,流蘇狀三角形;舌產太花深紅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

舌片倒卵圓形,先端2-3齒裂或全緣,上面被短毛,下在被長柔毛;

和狀花黃色或橙色,長7-8mm,先端裂片卵狀披針形,上面被黃褐色密茸毛。

雌花瘦果倒卵圓形,長6-7mm,寬4-5mm,扁平,腹面正中和兩側邊緣各有1棱,

先端截形,基部狹窄,被密毛;和狀花瘦果倒卵狀楔形,

長7-8mm,寬3.4-4mm,極扁,被疏毛,先端有短齒。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

原產墨西哥。現全國各地多有栽培,有時逸主野生。

性味

味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解毒。主濕熱痢疾;淋證;乳癰;癤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知審理,鮮品搗敷。[3]

摘錄

中華本草

相關介紹

彝藥

羅波施巴:全草治上感發熱,口腔炎,風火牙痛《滇藥錄》。

落波師粑:全株治痢疾,淋症,乳頭癰,感冒發熱,口腔炎,風火牙痛《滇省志》。[4]

火氈花的園林用途

火氈花花大色艷,開花早,花期長,株型美觀,可按高矮分別用於花壇、花境、花帶。也常用於盆栽。

參考資料

  1. 百日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百日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3. 百日草中醫世家
  4. 百日草護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