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灶馬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灶馬蟋,又名突灶螽、灶蟋、灶蟀、灶姬、灶姬娘娘(舊社會的道家思想,認為萬物皆有靈,而它是灶靈顯化,灶雞是對灶姬的誤讀)、灶鴨、灶馬蟋蟀,屬直翅目蟋蟀科。體長15~28毫米,身寬5~5.5毫米,觸角長4.5厘米。其體形碩長,大於蟋蟀,通體黃褐色,頭額部有淺色直紋,眼稍突出。

灶馬蟀因跳躍動作像芭蕾,被譽為「昆蟲界的舞蹈家」。

簡介

蟋蟀科之一種。又名「短翅灶蟋」、「灶雞」、「灶鴨」等,以生態環境和鳴聲擬似得名。廣布我國南北各地。形似斗蟋,雄蟲體長12-15毫米,雎蟲略大,色黃褐;頭部小於前胸前緣之寬;前翅短,覆蓋至腹部二分之處;雎蟲更短,後翅退化近於無。後足強健,縱跳迅疾。雄蟲須、尾俱長;雌蟲產卵管平直,呈劍狀。性喜陰暗溫暖,見於野外草石、土間,食植物莖葉。入秋移棲於農舍灶台、火炕、火牆縫隙處,揀食遺落飯粒、菜屑。鳴叫具趨光性,燈光月下,鳴聲愈頻,「唧唧唧唧」,似小雞小鴨叫。玩養主為盆飼聽唱,以翅略長的「長灶」為優選;短翅者稱「短灶」,腹多裸露形不美,可棄。飼養同醬色蟋。

形態特徵

灶馬蟋前胸略膨拱,前翅短,長約7毫米,僅能覆蓋體部的1/3,腹部大部裸露。前翅前方有弧狀翅脈。中間有自左至右下的斜長脈,其左側外緣有直條狀脈。右側有少數橫脈。後翅退化。灶馬蟋足部健壯,有深色褐斑。尾須長,有20毫米左右。雌體前翅短而不發達,有約11毫米長的產卵管,呈劍狀。其身體由於長期在灶馬蟋中棲息而變得略扁,不如蟋蟀那樣厚實。灶馬蟋的頭部小而圓,肚子的一面呈黃色或橘黃色,身上常帶有廚房特有那種油垢味.垣蛩又名垣恭、醬色蟋蟀,屬直翅目蟋蟀科。因其常常棲息於斷垣殘壁之間而得名,又因其渾身通體皆呈醬油色,形體又與蟋蟀酷似,故而又稱為「醬油蟋蟀」或「醬色蟋蟀」。[1]

此蟲體長12~19毫米,寬約4.5毫米,觸鬚長30毫米左右。其頭部富有光澤,頭頂深褐色。頭後有6條直紋,黃色,口器為黃褐色,額部黑色,富有光澤。垣蛩前胸背有黑色長毛,散步黃色條紋。前肢有黑紋,後肢外側有黑色斜紋。前肢有黑紋,後肢外側有黑色斜紋。前肢較發達,覆蓋腹部的大半。也有些個體後翅發達,伸出於前肢之外,能飛翔;但多數無後翅,不能飛翔,僅能跳躍。此蟲的雌性較雄性肥大,有產卵管,管長8毫米左右。

分布範圍

灶馬蟋可以說是在昆蟲中分布最廣的一種,中國的南北東西都有它的存在,如北京、江蘇、浙江、河北、河南、福建等地;日本、朝鮮、印度、西孟加拉、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墨西哥、南美洲、澳洲等國家也有分布。

棲息環境

灶馬蟋夏季常見于田野草石、土隙間、洞穴口附近,入秋後進入居民家中。此蟲生活的最適溫度為20~25度。[2]

生活習性

灶馬蟋是雜食性鳴蟲,可以餵飯粒、米粥、梨、蘋果、絲瓜、菱肉和各種菜葉,並用小盂供給飲水。若食物供餵不斷,它可以常年不斷鳴叫。其鳴聲較為單調,但卻細柔而清脆,而且不厭其煩地連續不斷,尤其是在夜間聽它連續的「唧唧」之聲,具有催眠的作用,不少人習慣於聽着它的鳴聲入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