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災害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災害學》人類與威脅人類的災害始終相隨相伴,而且,在人類社會高度文明、物質生活極為豐富、科技成果大力推廣應用的當今時代,各種自然災害和人文災害,其對人類生命財產的危害,也日漸加劇。然而,把災害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體系,並以刊登研究成果、覓求科學有效的防震減災對策等,則是《災害學》的首創。也就是說,《災害學》是我國災害科學領域創刊最早的雜誌。正因為創刊者慧眼獨具及歷屆編輯人員的辛勤耕作,《災害學》已成為該學科發行量最大,且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災害研究領域學術刊物。    《災害學》創刊於1986年,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自然科學[1] 季刊。由於其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所以,刊登各種有關自然災害內容的稿件;又由於其冠名《災害學》,所以,其他非自然因素造成的災害的稿件,亦是本刊登載的主要內容。本刊在創始之時,曾受到著名科學家、社會活動家錢學森、於光運等同志的熱情關注和大力支持。目前共有13位院士作為本刊顧問和編委在為辦好《災害學》雜誌出謀劃策的同時也為期刊的學術價值把關。它反映了院士們對我刊的高度重視,也反映了《災害學》雜誌的知名度和社會價值。

辦刊宗旨

《災害學》雜誌的辦刊宗旨是:對各種災害(自然災害和人文災害)進行綜合系統地探討研究; 通過對各種災害事件的分析討論,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廣泛交流災害科學的學術思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報道國內外關於災害問題的研究動態和防災抗災對策;揭示和探索各種災害發生演化的客觀規律;目的是提高人類抗禦災害的科技水平和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災害學》雜誌曾連續兩屆榮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2001年首批進入中國期刊方陣,為「雙效期刊」;《災害學》雜誌目前是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擴展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辦刊歷史

1986年,《災害學》創刊。

1987年,該刊以季刊穩定發行

2014年12月,該刊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主要欄目:《災害學》設有「理論.思路與爭鳴」、「預測.防治與對策」、「災例.經驗與教訓」、「資料.綜述與信息」、「應急.風險與管理」、「探索.青年與災害」等欄目。

報道內容

《災害學》主要刊登各種有關自然災害內容及其他非自然因素造成的災害的稿件。報道中國國內外關於災害問題的研究動態和防災抗災對策。

人員編制

據2020年3月《災害學》編輯部官網顯示,《災害學》雜誌第六屆編輯委員會有顧問15人,編委72人。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0年3月5日中國知網顯示,《災害學》共出版文獻3944篇。

據2020年3月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災害學》共載文2919篇,基金論文量2195篇。

收錄情況

《災害學》是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擴展庫)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11年版、2017年版),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8)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20年3月5日中國知網顯示,《災害學》總下載966752次、總被引46018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913、(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2]為1.322。

據2020年3月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災害學》被引量為33146次、下載量為129194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1.49,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646名。

榮譽表彰

《災害學》雜誌是Caj-cd規範獲獎期刊,曾連續兩屆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2001年首批進入中國期刊方陣,為「雙效期刊」;獲中國地震局第二屆科技期刊評比優秀獎。

視頻

災害學 相關視頻

初二地理 自然災害
水旱災害防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