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烤乳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乳扇乳扇是產於大理洱源奶製品,形制更為獨特,是一種含水較少的薄片,呈乳白、乳黃之色,大致如菱角狀竹扇之形,兩頭有抓腳。乳扇是鮮牛奶煮沸混合三比一的食用酸煉製凝結,制為薄片,纏繞於細竿上晾乾而成。應是一種特形乾酪。乳扇可作各種菜餚,涼拌、油煎、燒烤皆可。其名菜夾沙乳扇膨酥,入口即化。其他套炸、椒鹽都別具一格。乳扇可藏數月,便於遠途運輸,遠銷東南亞各地,很受歡迎,饋贈親友別有新意。天涯問答    桃仁夾沙乳扇是白族風味菜。將乳扇回軟,去掉扇耳,攤開。把桃仁用 沸水燙後去細皮,下油鍋炸成金黃色,撈出瀝乾油,將洗沙、白糖、玫瑰糖 、火腿末入碗拌勻。雞蛋液加水澱粉成蛋糊,製成蛋松。乳扇鋪在墩上,攤 上洗沙餡。鍋上火注入油,燒至三成熟,用筷夾住乳扇,邊炸邊滾至筒形, 呈淡黃色。桃仁夾沙乳扇,酥脆香甜,奶香異常,富於營養。如果你到大理,走到街頭你隨處都可以買得到,新鮮乳扇或烤乳扇。 [1]

美食特色

大理古城走上一圈,時不時就會被街頭炙烤的奶香味吸引,這就是烤乳扇的味道,這個「牛奶做成片片賣」的神奇,被稱為「雲南十八怪」之一,明朝楊升庵《南詔野史》中「酥花乳線浮杯綠」說的也是它!

牛奶加木瓜酸水在鍋內熬煮,遇酸遇熱後牛奶迅速凝固結塊,再把凝塊揉搓成餅,用竹竿將凝塊撐大成扇形。乳扇就這樣化成了片片!

複雜的工藝,可讓它蒙上了不少神秘的色彩!烤乳扇就簡單多了,架一籠火想酥脆,想軟綿全憑那幾分鐘的火候。

小東西撐不起大門面,一籠火就是一門營生,但去街上走一走星星點點的攤位也不少見,還頗有一種要做「街霸」的陣勢。小營生雖算不上什麼「正經買賣」但人們似乎更偏愛這種「不正經」站在街頭像擼串一樣高高舉起一個烤乳扇。

是的,在吃貨眼裡,形象是個什麼鬼?取一片乳扇用筷子夾住,在炭火上鋪開抹上煉乳、豆沙或者玫瑰醬,看到有奶泡冒出來,趕緊把乳扇卷裹起來這樣一個外面金黃的乳扇就算完成了。

入口 酥香!類似薄脆般的口感,但比薄脆更纏綿還多了一股奶香在舌尖縈繞。細細一品,中間還夾雜着一丟丟的酸別吃太快哦。讓花香在唇齒間流動一會乳扇的香才算得上圓滿。也別吃太慢奶皮一受冷可就咬不動了,乳扇衍生出來的吃法可不單一可趁鮮生吃,可入油鍋炸傳統的白族三道茶里也有它的影子。

一種乳扇能吃出這麼多花樣可見,如果吃是件小事,也應該是一件極其講究的小事大理人對乳扇有種最難割捨的情節,大宴席小酒場都離不開它的身影對每一個遠遊的大理人來說吃着這個片片才算是真的回到了家。[2]

烤乳扇做法

用料

乳扇

玫瑰醬(可不用)

竹籤

  1. 烤箱預熱至150°C
  2. 乳扇攤平放在錫紙上(想刷醬的這時候刷上去)放進預熱好的石板上
  3. 通風烤,或者開着烤箱門
  4. 看到析出來的水冒泡了就可以開始用竹籤卷乳扇了。方法是:像用筷子那樣夾起一角來卷。
  5. 可以吃了啊我說,沒有第5步了!

小貼士

不用筷子用竹籤的原因是,筷子在高溫里可能會變形,如果是塑料筷子就更不安全了……[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