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無尾鳳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尾鳳蝶

學 名 : Papilio demoleus,中型熱帶蝶種。

拉丁科名 :Papilionidae。

拉丁族名 :Papilionini。

地理分布 :春至初夏期間數量最多,秋天亦有紀錄,台灣南部則幾乎全年可見。分布範圍很廣,台灣全島都市、平原到低平山區均有分布。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鱗翅目 Lepidoptera

總科: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科: 鳳蝶科 Papilionidae

亞科: 鳳蝶亞科 Parnassiinae

族: 鋸鳳蝶族 Zerynthiini

屬: 鳳蝶屬 Bhutanitis。Atkinson, 1873

形態特徵

雌、雄蝶外觀相近,但雌蝶米黃色斑紋色調較深暗,且肛角紅斑內側的黑斑一般較雄蝶大。春至初夏期間數量最多,秋天亦有紀錄,台灣南部則幾乎全年可見。幼蟲主要以柑橘類植物為食,目前已知的寄主植物有芸香科及豆科等 2 科 29 種 (鄭和張,2005)。[1] 成蝶會吸食花蜜、露水。

此蝶很適應都市環境,只要有種植柑橘類植株,就會吸引雌蝶產卵。因為蟲源和幼蟲寄主植物皆易取得,生活史短 之外,飼養亦簡單,故常作為教學教材。

成長過程

1、卵 (1)無尾鳳蝶的卵是乳黃色、球狀、表面光滑的卵產在嫩葉或嫩枝上。

(2)卵期約4-5天,即孵化的卵呈褐色。

(3)曬太陽有助卵孵化得比較快

(4)沒有受精的卵無法孵化成幼蟲

(5)受精的卵有黑點

卵孵化出來的稱為1齡幼蟲,接著經過每蛻一次皮就增加一齡,從2、3、4齡到最後的5齡幼蟲,又稱為終齡幼蟲,因為此時牠就等著準備停止攝食、排出軟便,進入另一個階段。

前蛹

接著會找尋適當的地點,將自己固定並支撐變成「前蛹」,再慢慢形成真正的蛹,靜靜等待幾天後羽化成蝴蝶。

蛹的生與死

無尾鳳蝶的蛹分綠色、褐色兩種,通常綠色枝條上出現的的蛹會是呈綠色的,但蛹若是位在偏褐色的樹幹上則呈褐色。

其實牠們是根據化蛹場所的觸感來決定變成什麼色的蛹,較光滑的表面造就綠色的蛹,粗糙的表面則造就褐色的蛹。有機會可以觀察看看,在牆壁上的蛹會是什麼顏色?

當然在自然界中,無尾鳳蝶也是有天敵的。特別是在蛹期的時候,遭寄生蜂寄生的情形尤其常見。雖然這些寄生性的蜂類,因體型極小而不易讓人察覺,不過我們常有機會見到被寄生的蝶蛹。

一些寄生蜂會將後代產在蛹體內,讓自己的後代一邊取食蟲體一邊成長,被寄生的蛹則逐漸衰弱、死亡。那些新生寄生蜂長大後便會離去,死去的蛹徒留空殼,表面則會留下一個洞。弱肉強食,就像社會一樣的寫實。沒有完美的生命,現實也沒有想像中那樣美好。

幼蟲

甫出生的幼蟲為「一齡」,之後每脫一次皮便會增加一個齡期;齡期的概念有些類似我們所謂的年齡歲數,但是時間的尺度上短得多。無尾鳳蝶幼蟲共分五個齡期。

一到四齡時皆是黑白鳥糞狀,當呈綠色外表時則是五齡。無尾鳳蝶的整個幼蟲階段只需約二到三個星期,蛹期一般短則一、二週,長則不超過二個月。

成長期隨溫度高低而不同,天氣溫暖的時候發育較快,冷的時候則長得較慢,快的話在夏天約一個月左右就可以看完由卵到蝴蝶的整個過程。[2]

幼蟲階段主要的食草為柑橘類植物(柚子、柳丁、橘子、金桔、金棗、檸檬樹)、過山香、雙面刺等。

無尾鳳蝶的幼蟲在接收到攻擊訊息後,就會吐出臭角嚇退敵人,但幼蟲在第五次脫皮前,通常擬態成鳥糞保衛自己,不容易看到臭角。[3]

視頻

無尾鳳蝶孵化、變態和羽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