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爺爺的馬燈(李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爺爺的馬燈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爺爺的馬燈》中國當代作家李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爺爺的馬燈

我見過各種各樣的燈:伴我出生時如豆的煤油燈,只有過年才點的保險燈,拜年時手提的紙糊的蠟燭燈,上學後家鄉安裝的電燈,參加工作後單位使用的日光燈,新居的吊燈、落地燈,以及我所在城市裡的五彩繽紛的霓虹燈、射光燈......隨着社會的進步,燈的樣式和檔次也隨着改進和提高,它照亮並美化了我們的生活,繽紛了人們的心情。但是,我永遠忘不了爺爺用過的那盞馬燈,他從30多年前的黑夜照過來,穿越歲月的風雨,照亮我人生的路程。

那是60年代我還沒有上學的時候,1905年1月出生(清朝末年)的爺爺在生產隊當飼養員。我家離生產隊只隔一條道,打我記事的時候,爺爺就是飼養員了,每當飯熟的時候,媽媽就讓我叫爺爺回家吃飯。冬天黑得早,我叫爺爺吃飯時,他還在給牲口篩草、添草,一盞馬燈就掛在牲口棚的柱子上,桔黃的燈光映照着他那高大而忙碌的身影。做完這些,爺爺摘下馬燈,給我照着路領我回到生產隊的屋裡。爺爺把燈放在窗台上,又忙別的事情去了;我爬到炕上,坐到馬燈前玩耍,馬燈也叫風燈,鐵做的外殼,上邊是提手和出氣孔,中間是防風的玻璃罩,下邊是盛油的底座。馬燈在當時是先進的照明工具,不但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而且還有防雨防風的功能。沒事的時候,爺爺教我給燈添油、換燈捻兒,做這些時,要把上邊的開關提起,然後,放倒玻璃罩。為此,馬燈也成了我童年的好夥伴。

全家人常埋怨爺爺沒白沒夜地干,不顧自己的身體,爺爺總是笑着說:「我手上有全隊人的半拉家當,人們相信我才讓我干,我怎能馬虎?」有一年冬天,天上下着大雪,生產隊的母牛下了崽兒。我站在旁邊,他已經把牛抱進了屋裡,由於大牛患病死了,爺爺很難過,但是,他說:「無論如何也要保住小牛。」 他脫下棉襖裹住小牛,讓我提着燈在前面照着,便把小牛抱回家中。大雪飛舞着,北風呼嘯着,我提着馬燈小跑着朝家而去,在馬燈的照耀下,雪地上留下了兩行深深淺淺的腳窩。到家後,爺爺讓媽媽熬小米粥給小牛喝,又生了一盆火給小牛取暖。在爺爺的照料下小牛終於活了下來。爺爺一心撲在集體事業上,那時「階級鬥爭」非常激烈,為了防止階級敵人破壞,爺爺天天提着馬燈,在生產隊的飼養處巡邏。有一天深夜,他發現一個黑影竄出牲口棚,便警惕起來,於是在牲口棚內反覆查看,在馬燈的映照下,發現了牲口槽內被人放的想害死牛的一包鋼針,他一根一根的撿出來,並報告了大隊,使大夥的財產免遭了損失。爺爺的事跡,被村里秀才寫出來,登在了當時的《唐山日報》上,還畫上了爺爺抱着小牛的插圖哩。

爺爺喜歡馬燈,即便是以後爺爺不當飼養員了,他也買了一盞新馬燈當手電用。唐山大地震那年,爺爺已經是70歲的老人了,他還在看着生產隊的甜瓜地。地震發生後,人們惶惶不可終日,可是他堅持晝夜守在瓜棚,那盞馬燈和他一起為了集體的利益發着光和熱。他疾惡如仇,曾幾次抓住偷瓜的人呢。爺爺活了89歲無疾而終,在村里威望很高,用高尚的人品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30年過去了,我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也不算少,但是,惟有爺爺的馬燈依然亮在我的心中,成為永恆。當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當我歷盡生活的坎坷,就會想起那盞馬燈。它無私無畏,光彩照人,是我精神最堅實的支柱;它像明亮的眼睛,深情的看着我,鼓勵我戰勝愚昧和邪惡,教我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1]

作者簡介

李國,筆名李果。中國小說學會、散文學會、詩歌學會、報告文學學會、河北作家協會、河北文採風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