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牛津英語字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牛津英語字典,主編為詹姆士‧莫雷(James Murray)1837年出生 - 1915年逝世。重要助手威廉‧麥諾(William Chester Minor)1834年出生–1920年逝世。《牛津英語字典》的編輯是人類文明史上龐大計畫。是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0卷詞典,被視為最全面和權威的英語詞典。大英帝國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於全球不同地方擴張,從北美洲、非洲到亞洲,全球陸地的四分之一都成為其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國」,讓必須學習英語的人隨之增加,也因為帝國的擴張,需要解釋的事物越多,英語字彙也在兩個世紀間大規模的擴充。

James Murray (第一排中間)
Oxford dictionary

1857 年,英國的語文學會 (Philological Society) 決議編纂一套按歷史原則編寫的《新英語詞典》(A New English Dictionary),來記錄自古至今的英語語言史。1879 年,決議後 22 年,語文學會才與牛津大學出版社正式簽訂合約,並指派莫瑞 (James Murray, 1837-1915) 擔任第一任主編。這位靈魂人物是個自學成功的語文學家 (philologist),14 歲以後就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他接掌編務之後,確立了編輯計畫及方法,就埋首於他的工作室「書齋」(Scriptorium) 。詹姆士‧莫雷1908年成為爵士。36年,消化、處理重達數英噸重的資料,直到他過世為止。由於他在 OED 的編務上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因此被視為是史上最偉大的詞典編纂家。經過了前後共計 71 年的冗長準備與編輯,主編中途數度易手,10 巨冊的詞典終於在 1928 年出齊。1933 年出版社改以 12 巨冊的《牛津英語詞典》重新發行,外加《補編》(Supplement) 一冊。[1]

《牛津英語大字典》為了補足如此龐大的字彙量,並且追尋每個字的歷史典故和意義上的轉變而企劃。花了七十年編纂時間的大字典,定義了超過四十萬的字,除此之外,還將每個字的意義、拼音和發音上的變化整理出來。

威廉‧麥諾的瘋狂

William Chester Minor

威廉‧麥諾出身美國的上層階級,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是具有虔誠信仰的教徒,後來進了常春藤名校耶魯大學就讀。但人生的轉戾點就在十九世紀六○年代所發生的美國南北戰爭,這場戰稱不僅改變了威廉‧麥諾,也改變了美國。

對於大部分的讀者而言,僅知道南北戰爭的結果,也就是解放黑奴,廢除奴隸制,在人權與人類文明上獲得重大的成就;但大部分讀者所不知道的是戰爭的慘烈狀況,南北戰爭的死亡人數是美國歷史上最多,超過美國參與所有戰爭死亡人數的總和,高達 62 萬人。為什麼死亡人數如此之鉅?

在於當時發展出了大量新式的殺人和傷人的武器,卻沒有相應的醫療和急救措施,所以第一線的軍醫和醫護人員面對傷患往往束手無策,只能看他們在痛苦哀嚎中身亡。[2]

出身良好世家的醫師在戰後宛若行屍走肉,心理狀態的轉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無法在軍隊中繼續服役,只好離開軍隊,但是創傷永遠跟著他,戰爭中那些痛苦而死的人,彷彿幽靈一般的環繞在其身旁,使其無法分清真實與虛幻,直到有一晚在倫敦街頭血腥謀殺了一個貧困的愛爾蘭人,麥納以為是南北戰爭中那位慘死的愛爾蘭人陰魂不散的跟著他,後來被當成殺人犯關進了大牢。然而,根據精神醫師的診斷結果,麥納在戰爭中的精神創傷讓他無法為其犯罪行為負責,將其關進精神病院。但在19世紀的英國精神病院被當實驗品折磨,詹姆士‧莫雷想辦法讓他回到美國接受治療,最後在美國精神病院幫忙詹姆士‧莫雷繼續編篡字典。

然而主編詹姆士‧莫雷的徵招,威廉‧麥諾憑藉自己的專注力與豐富知識,幫助詹姆士‧莫雷完成牛津英語大字典的編篡。

電影

2019年【牛津解密】正式預告┃梅爾吉勃遜 × 西恩潘 × 金獎團隊共同打造史上最偉大字典編纂傳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