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狗爪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狗爪螺 原圖鏈接
狗爪螺 原圖鏈接
狗爪螺 原圖鏈接
狗爪螺 原圖鏈接

狗爪螺學名Capitulum mitella):又名佛手螺、龜足,頂部尖尖突起分成數瓣,長得極象爪子,是一種生長在礁石縫隙里的美味。佛手螺對於水質的要求比較高,一般生活在生態環境良好的海域裡。是一種生長在海邊石縫中的節肢動物,一般一簇一簇群生群長,擠附在石頭縫中,長年不移動,靠吃水中的微生物生長。單個的狗爪螺不比大拇指粗多少,長約兩三寸,屬于海洋貝類,其形狀酷似狗的爪子而得名。

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其稱號來源於西方,第一次被人發現時,因外表像魔鬼的手,被人熟知。冬季的狗爪螺最肥,正因為狗爪螺太好吃了,所以現在都比較少了。在福建連江縣周邊海島,當地人有種特殊的做法,做出來的狗爪螺十分好吃,當地人又叫他做筆架。

物種簡介

在惠東縣的港口鎮,有一種螺值得一嘗。狗爪螺,又名海雞腳,生活在海流交換較為頻繁的島嶼礁石縫隙里,它的生長環境對水質要求很高,它和紅樹林一樣是此地生態環境保持良好的一個標誌,它微量元素高,味道鮮甜,在鎮內的一些知名食肆都可以吃到。

因長相奇特,被譽為來自「地獄」的海鮮。*[1]其實,狗爪螺也好,海雞腳也好,都只是它的外號而已。它實際上不是貝殼類,而是節肢動物門、甲殼綱、藤壺科動物。在中國的藤壺,常見的有鵝頸型和圓錐型兩種,狗爪螺就是鵝頸型的藤壺。

狗爪螺,屬于海洋貝類,因其形狀酷似狗的爪子而得名。狗爪螺是一種生長在海邊石縫中的貝類,一般很多狗爪螺一簇一簇群生群長,擠附在石頭縫中,長年不移動,靠吃水中的微生物生長。冬季的狗爪螺最肥,單個的狗爪螺不比大拇指粗很多,長約兩三寸,正因為狗爪螺太好吃,過去人們只管採擷,不注意保護,島上的的狗爪螺已越來越少。為了保護珍稀貝類,有些已禁止採擷狗爪螺。

形態特徵

狗爪螺有海鸚形狀的頭,和柔軟黏滑橡皮似的莖幹,展開的觸手好似伸直的蕨,在水中蛇一樣遊動。附在木頭上的狗爪螺莖幹太過密集,它們嚴絲合縫地覆蓋了木頭本身,開開合合的觸手就像正在呼吸的生物,因此才嚇到遊客。

這種生物靠海浪的運動來攝取食物,它們展開扇狀觸肢捕捉浮游生物,並通過主莖粘附在物體表面,因此它們一旦固定就不能移動,離開附着點。它們一般附着在船底,在一些海底浮上來的殘骸碎片上,可以找到它們的蹤影。

食用價值

佛手螺一般密集固着于海水澄清的礁岩縫隙中,它的柄部具有伸縮性,一旦受到外界的觸動就會緊縮石縫,挖下來異常費勁。而其根部的肉多,如果不小心弄破就失去食用價值了。

美味的佛手螺,飯店裡的做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突出食材本味口感,不大華麗卻十分誘人的水煮法,可以白灼、燙、煮或者配以絲瓜煮湯,原汁原味的佛手螺不需要其他調料來提升它的「鮮」度。還有一種就是將其氽水後用花椒、豆瓣醬、辣醬、蒜末、薑末、生抽等煸炒,讓湯水充分浸透,吃起來香辣入昧。食客吃佛手螺的時候需要捏住螺的「手指」,用牙輕輕一嗑,就像在吃瓜子一樣,一掰兩半兒就能吃到裡面的螺肉了,韌性十足,並且鮮美異常。[2]

視頻

108元一斤的鵝頸藤壺狗爪螺,為什麼被歐洲人稱為來自地獄的海鮮?

狗爪螺:這是一種什麼海鮮?如何烹飪狗爪螺更美味?

海邊的美味,只有無污染的水質,才能生長的老廣最愛-狗爪螺

參考資料

  1. 外國人不敢吃的狗爪螺,在中國卻被吃到瀕臨滅絕. 2018-08-24 [27 三月 2020] (中文). 
  2. 候慕婉. 鮮美海味佛手螺. 食品與健康. 201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