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豬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豬獾

中文學名: 豬獾
拉丁學名:Arctonyx collaris
英文名: Hog-Badger
別 稱: 沙獾,山獾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目:食肉目
亞 目:裂腳亞目
科:鼬科
亞 科:獾亞科
屬:豬獾屬
種: 豬獾
亞 種: 6個
分布區域: 東南亞一帶
命名者及年代: Cuvier, 1825

豬獾是雜食性動物,喜歡穴居,在夜間活動,有冬眠習性,發情、交配於4~9月,每胎產2~4仔。

主要分布於東南亞一帶。

豬獾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1]

形態特徵

豬獾體型粗壯,四肢粗短。吻鼻部裸露突出似豬拱嘴,故名豬獾。頭大頸粗,耳小眼也小。尾短,一般長不超過200mm。前後肢5指(趾),爪發達。

豬獾整個身體呈現黑白兩色混雜。頭部正中從吻鼻部裸露區向後至頸後部有一條白色條紋,寬約等於或略大於吻鼻部寬;前部毛白色而明顯,向後至頸部漸有黑褐色毛混入,呈花白色,並向兩側擴展至耳殼後兩側肩部。吻部兩側面至耳殼、穿過眼為一黑褐色寬帶,向後漸寬,但在眼下方有一明顯的白色區域,其後部黑褐色帶漸淺。耳下部為白色長毛,並向兩側伸開。下頜及頦部白色。下頜口緣後方略有黑褐色與臉頰的黑褐色相接。背毛黑褐色為主,背毛基白色,中段黑色,毛尖黃白色;向背後方,黃白色毛尖部分加長,使背毛呈黑白二色,特別是背後部和臀部。胸、腹部兩側顏色同背色,中間為黑褐色。四肢色同腹色。尾毛長,白色。

豬獾頭骨形態和狗獾相似,但矢狀嵴與人字嵴不如狗獾顯著,額部與眶間區較狗獾寬而低平,稍向前傾斜,鼻骨較長,聽泡寬而扁,距翼骨鈎狀突較遠。翼臂的鈎狀突較寬,故兩突間的間隔較近。齶骨較大,向後伸延部分達關節窩後緣的水平連線上。

豬獾的齒式=38。門齒小,排列成彎月形。犬齒尖長,內側切面平,中央常有裂縫。第1、2上前臼齒極小,常退化。第3上前臼齒長扁形,中央臼齒突。上裂齒三角形。臼齒近方形。下前臼齒側扁。下臼齒長,第1枚下臼齒前端兩齒突前後排列,後端齒突兩側排列,內側3齒突、外側2齒突,但低於前端齒突。第2下臼齒小,僅是裂齒的一半。

棲息環境

豬獾棲息於高、中低山區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草叢、平原丘陵等環境中,一般選擇天然岩石裂縫、樹洞作為棲息位點。

生活習性

豬獾喜歡穴居,在荒丘、路旁、田埂等處挖掘洞穴,也侵占其他獸類的洞穴。洞穴的結構比較簡單,洞口一般有1~2個,多設在陽坡山勢陡峭或茅草繁密之處。洞內1米深處常為直洞,也有長達8~9米的直洞。整個洞穴顯得清潔乾燥。臥處常鋪以乾草。

豬獾具有夜行性。性情兇猛。當受到敵害時,常將前腳低俯,發出兇殘的吼聲,吼聲似豬,同時能挺立前半身以牙和利爪作猛烈的回擊。能在水中游泳。視覺差,但嗅覺靈敏,找尋食物時常抬頭以鼻嗅聞,或以鼻翻掘泥土。

豬獾有冬眠習性。通常在10月下旬開始冬眠,冬眠之前大量進食,使體內脂肪增加。入蟄後有時也在中午氣溫較高時出洞口曬太陽。次年3月開始出洞活動。

豬獾雜食性。主要以蚯蚓、青蛙、蜥蜴、泥鰍、黃鱔、甲殼動物、昆蟲、蜈蚣、小鳥和鼠類等動物,也吃玉米、小麥、土豆、花生等農作物。

== 分布範圍 -- 分布於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阿薩姆邦)、印度尼西亞(來華朝貢)、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緬甸、泰國、越南
在中國遍布各省、區,尤其以南方更多。

繁殖方式

豬獾發情、交配於4~9月,而於次年的4~5月份產仔,妊娠期長達約10個月,主要因為受精卵有延遲着床的特性。受精卵着床於春季出洞之後,胚胎髮育時間一般不超過6周。每胎以產2~4仔者為多,初生仔長10多厘米,哺乳期約為3個月。

幼仔2歲達到性成熟。壽命大約為10年。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在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泰國、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高山區地帶和柬埔寨的西南部與東部地區,豬獾很常見。在緬甸由於目擊者的減少,可以說明該種的豐度普遍下降。研究表明豬獾種群數量趨勢在其分布範圍可能不同,但總體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 該種受到的威脅主要是被人類捕獲。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

人工養殖

場圈建設
選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安靜,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在環境較僻靜的地方建一個15~20平方米的園地,周圍用石頭或水泥磚砌2米高的圍牆。牆內用石頭做成假山,假山周圍壘砌若干個洞穴,洞穴上端要嚴實,以防漏水。洞內放些柔軟的乾草或樹葉等,圈舍面積、假山大小及洞穴數量的多少視飼養獾數量而定。內設食盆、飲水器,由於獾生活能力強,不需嚴格保暖,只需防風雪、雨淋和太陽直曬,舍上加蓋棚蓋即可。

飼料餵養

獾是雜食性動物。植物性飼料有:花生、大豆、玉米、穀子、瓜干、各種薯類及瓜果、蔬菜等;動物性飼料有:各種畜禽肉、青蛙、鼠類、昆蟲等。在飼料來源的選擇上,應根據當地實際以植物性飼料為主,適當添加動物性飼料,在滿足營養需要的前提下,五穀雜糧,食品加工下腳料,都可作為獾的口糧原料,價格越便宜越好。在飼餵時,最好將植物性飼料與動物性飼料合理搭配使用。在獾的非配種期要以碳水化合物飼料為主,適當配些蛋白質飼料即可。但在入冬前要增加蛋白質飼料的次數,使獾的軀體達到較好的肥度,以利其安全過冬。當獾進入配種期時,因公、母獾性慾衝動,交配體力消耗大,蛋白質飼料應占飼料的40%,碳水化合物飼料應占50%,蔬菜占10%,還應補充一點麥芽、酵母、維生素之類。母獾進入妊娠期後,營養質量應提高,蛋白質飼料增加到50%左右,而且還要做到新鮮和多樣化,以保證胎兒在體內的生長發育和母獾的身體健康。

做到"三定":一定時。每天餵1次,一般為下午6~8時;二定量。隨日齡變化而變化,成獾每日餵300克左右;三定水。供足清潔水,讓獾自由飲水。

仔獾飼養

主要把好"四關":一是溫度關。仔獾出生一般在4月,雖然已進初夏,但北方天氣與仔獾要求的溫度不適應,因此,要保持產仔箱內溫度達到25℃~30℃;二是母乳關。由於仔獾靠母乳生長發育,而且仔獾生長又快,為此,一定要增加母獾的日糧營養水平,動物性飼料最達達到50%~55%,以避免母獾叼仔吃仔現象的發生;四是分群關。仔獾生長快,初生時全身無毛,6日齡體重達60克左右,10日齡達100克,14日齡達135克,60日齡可獨立生活,因此,仔獾60日齡與母獾分開飼養。

防疫措施
獾抗病力較強,在管理上應作到預防為主,防疫結合。一是投料要新鮮無污染物;二是要經常打掃飼養場地,保持乾燥衛生,並定期消毒;三是飼養場要保持安靜,防止生人進入。同時還要防止家狗和野狗的侵襲。四有病早治。獾免疫力強,但在人工馴養條件下,已發現常見病如腸炎、肺炎等,一經發現及時治療。

豬獾媽媽背着幼崽,背上掛滿了,就像是刺蝟一樣

參考來源

  1. 豬獾概述(附圖),有動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