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猴頭菇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猴頭菇粥是一道美味的菜餚。

營養價值

營養豐富

菜品特色

烹飪簡單

材料

猴頭菇150 g,粳米100 g,蔥花、生薑末、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猴頭菇用溫開水泡發,去柄蒂,洗淨,切碎,剁成糜糊狀。粳米淘淨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加猴頭菇糜糊,改以小火煨煮成黏稠粥,粥成時加蔥花、生薑末、精鹽、味精,拌和均勻即成。每日早晚分食。

熬粥技巧

浸泡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的好處:

a、熬起粥來節省時間;

b、攪動時會順着一個方向轉;

c、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開水下鍋,冷水煮粥容易糊底;

火候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鐘;

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鐘,到呈酥稠狀出鍋為止;

粥改文火後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底、料分煮。

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將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全倒進鍋里,百年老粥店可不這樣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猴頭菇),分頭煮的煮、焯的焯,最後再擱一塊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10分鐘。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為肉類及海鮮時,更應粥底和輔料分開。[1]

功效及適用症狀

調補脾胃,促進食慾,防癌抗癌。適用於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竇炎[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