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華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華洞

玉華洞福建省將樂縣城南7公里處,面積43平方公里。玉華洞在將樂縣城東南5公里的天階山下,因洞內岩石光潔如玉,華光四射而得名,是福建省最大的石灰岩溶洞。全洞總長約6公里,有兩條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黃泥洞、溪源洞、白雲洞等6個支洞和石泉、井泉、靈泉等3條寬1至3米小陰河組成。[1]

2002年5月,玉華洞景區被國務院審定公布為第四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中文名稱:玉華洞

外文名稱:Yuhua cave

地理位置:福建省將樂縣城南

氣候類型:中亞熱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43平方公里

著名景點:一扇風,藏禾洞,雷公洞等

地理位置

玉華洞(溶洞群)風景名勝區介於東經117°26′47″-117°26′28″,北緯26°49′-26°58′之間,在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東南面、閩江支流金溪中下游之將樂縣境中部。景區遊覽點最近距縣城3公里,最遠處距縣城18公里。

氣候特點

玉華洞地處中亞熱帶地區,大陸度54,具大陸性氣候特徵,兼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少嚴寒,雨熱同期,乾濕明顯,受季風及地形影響。

景區景觀

玉華洞是一個大型的通道、廳堂聯合式溶洞。全洞總長約6公里,主洞彎彎曲曲,長634米,呈南北方向發育,東西寬5~30米,洞高10~60米。玉華洞洞口朝東北方向,出洞口朝西南方向。玉華洞發育成5個層次,層層相連,可分為3條通道和6個支洞,洞內靈泉、井泉和石泉3股地下水淙淙流響。玉華洞內,洞套洞,變幻無窮;水環水,千姿百態。化學沉積物成為這個玉華洞旅遊景觀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洞裡的石筍、鐘乳石和石柱溫潤似玉,光華四射,故稱玉華洞。由洞口「一扇風」到後洞口「五更天」,可觀賞166個景點。 [2]

洞內景點

玉華洞有兩條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黃泥洞、溪源洞、白雲洞等6個支洞和石泉、井泉、靈泉等3條寬1至3米,深不及膝的小陰河組成。

洞內小徑盤曲,有「瓊樓玉宇」、「渴龍飲水」、「朝天曙色」、「蓬萊翠」、「雄鷹獨立」、「風飄淚燭」等166景,均為石灰岩溶蝕而成,其中尤以「仙人田」、「煉丹爐」、「荔枝柱」、「蒼龍出海」、「童子拜觀音」等形象最為逼真。

進口為「一扇風」,風聲不止,出口是「五更天」,可以使人體驗到由昏暗轉為光亮的景色。

一扇風

一扇風通道長55米,寬2~4米,高1.5~4米。呈曲折走廊狀往南北展布。來到洞口,一股強勁的冷風迎面吹來,這是由於空氣對流形成的「穿堂風」。古詩讚道:「一竅虛含萬象空,扶搖不斷四時風。仙家待客無多物,涼風颼颼兩腋中。」

進了洞口,向前走幾步,風就小了。這時會聽到潺潺的流水聲,那就是靈泉。

藏禾洞

這是玉華洞的第一個支洞,也是整個玉華洞最低的一個洞廳,面積七、八十平方米,屬於廊道略加擴大的洞室。洞底有井泉,泉水汨汨上涌。走進洞廳,前面有「山」有「水」,有「亭台樓閣」,後面還有很深的「庭院」,到處都是「海石花」。

果子洞

從雷公洞向西南拐過三道天然斜道,就到了果子洞。果子洞長30米,寬3~12米,高7~10米。洞內石柱特別發育。碩果纍纍 一掛瓜果,懸在半空。有黃瓜、絲瓜、冬瓜、剝皮地瓜、辣椒、梨、棗、橄欖、葡萄……幾粒蒜瓣夾雜其中。

玉華洞

玉華洞全洞幾乎都是石頭,只有這洞裡有一堆黃泥。它是石灰岩溶解後的次生粘土。洞長66米,寬25米,高13~24米。

溪源洞

溪源洞呈長方形,長80米,寬20~32米,高低不平,高者十多米,低者則須躬身而過。此洞與黃泥洞上下相連.洞底有一溪流,自西北流向東南,寬1~3米不等,長年不涸,四季水聲潺潺。小溪兩旁景點星羅棋布。

白雲洞

白雲洞長90米,寬28—48米,高25米,其規模,當不亞於千人會場。洞內有時白霧茫茫。

視頻

將樂玉華洞

三明將樂玉華洞景區

參考來源

  1. 玉華洞, 遊俠客網,
  2. 玉華洞, 探路俠網,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