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堂叢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玉堂叢語若干卷,太史澹園先生,以其腹笥所貯詞林往哲之行實,昉臨川世說而記之者也。其官則自閣部元僚,而下逮於待詔應奉之冗從。其人則自鼎甲館選,而旁及於徵辟薦舉之遺賢。其事則自德行、政事、文學、言語,而微摭於諧謔、排抵之卮言。其書則自金鐀石室、典冊高文,而博採於稗官野史之餘論。義例精而權量審,聞見博而取捨嚴。詞林一代得失之林,煌煌乎可考鏡矣。起元蓋嘗攬前輩之為衙門存掌故者,如殿閣詞林記、館閣類錄、翰林記諸書,視前代韋蘇之志,不啻至明且備,然大都以垂典制、辨職掌、紀恩遇、詳事例云爾。至於人品之淑慝,注厝之得失,朝廷之論建,隱居之講求,顧有未之及者。有先生此書,而使人益知其地重,所以居之者恆不得輕;其名高,所以副之者恆不得易。應違之主,綦迅於璣衡之間;袞鉞之權,別嚴於目睫之外。所以揚前徽而詒後鑒者,豈其微哉。

作者簡介

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號漪園,又號澹園。祖籍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大花崖村。祖上寓居南京。萬曆17年(1589年)會試北京,得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皇長子侍讀等職。他博覽群書、嚴謹治學,尤精於文史、哲學,為明代晚期著名思想家、藏書家、古音學家、文獻考據學家。

內容預覽

玉堂叢語[明]焦竑目錄序序一二書玉堂叢語之一行誼文學言語之二政事銓選籌策之三召對講讀寵遇禮樂薦舉之四獻替侃直纂修調護忠節之五識鑒方正廉介義概器量長厚退讓慎密敏悟之六出處師友品藻事例科試科目容止之七賞譽企羨恬適規諷豪爽任達夙惠遊覽術解巧藝傷逝之八誌異簡傲諧謔儉嗇汰侈險譎忿狷刺毀紕漏惑溺讎隙附錄附錄一明史焦竑傳附錄二四庫全書總目玉堂叢語提要玉堂叢語序一玉堂叢語若干卷,太史澹園先生,以其腹笥所貯詞林往哲之行實,昉臨川世說而記之者也。其官則自閣部元僚,而下逮於待詔應奉之冗從。其人則自鼎甲館選,而旁及於徵辟薦舉之遺賢。其事則自德行、政事、文學、言語,而微摭於諧謔、排抵之卮言。其書則自金鐀石室、典冊高文,而博採於稗官野史之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