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山縣下鎮初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玉山縣下鎮初級中學大力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健全教研活動制度。學校十分重視「兩個小群體」的建設,發揮年段組和教研組在教學中的作用:一方面抓好教研組活動,充分意識到只有抓好教研組建設,發揮教研組、骨幹教師[1]的作用,才能使教研活動有聲有色、有成效地開展起來,教學改革的推進、課題研究的落實才能有可靠的保證。

校園諮詢

玉山這所學校入選!

近日,江西省教育廳通報第四批省級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我縣下鎮初級中學作為全省十八所「典型案例學校」之一入選。

因突出表現,近年來,下鎮初級中學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先」的辦學方向,樹立「以人為本,健全素質」的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先後被授予「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範校」「全國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示範學校」「江西省第一屆文明校園」「江西省工會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中小學紅色、綠色、古色文化教育先進學校」等十餘項國家級、省級、市級榮譽。優化育人環境,建設入校如家的溫馨校園。下鎮初級中學占地面積36804平方米,建築面積13457平方米,現有教學班23個,教師102人,學生1042人。學校建成了校史室、教師單元房,新建成300米跑道的塑膠田徑場和南北走向的環形通道,並建有現代化錄播教室、觀摩教室。學校器材、圖書、實驗儀器充足,無線網絡校園全覆蓋。實驗室、實驗準備室、閱覽室、計算機[2]網絡教室、舞蹈室、美術室、心理諮詢室、衛生室、師生活動室、體育器材室各1個。學校生活輔助用房達到國家標準,學校食堂開展「明廚亮灶」工程,供餐葷素搭配,就餐空間衛生;學生宿舍有獨立的洗漱間、衛生間、淋浴間,宿管教師像父母一樣指導孩子們生活。良好的設施,如家的氛圍,讓全體師生學習生活稱心。

豐富文化內涵,建設百花齊放的成長樂園。學校不斷完善制度文化、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校本教材《陽光繩韻》從繩的發展史、種類、花樣、創編、繩編中國結等方面讓學生直觀深入了解繩的發源、演變、功能和創新。學校通過實施校本課程,達到以繩育人、以繩啟智、以繩健體的育人目標。學校團委每年組織共青團員參加「學雷鋒樹新風」「清明祭英烈」「愛老敬老」「尋訪地方文化」等相關實踐活動。學校近年與下鎮九九人才基金會、玉山教體系統學雷鋒志願服務隊、上饒市教育局駐下鎮鎮瀆口村鄉村振興工作隊、江西遠鴻(集團)物緣人家酒業公司等團體合作,針對低保戶、脫貧戶、突發生活困難戶的少年兒童開展關愛幫扶活動,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注入新的活力,創造更好的條件。

落實「雙減」政策,建設鸞翔鳳集的溫情學園。學校突出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化教學和針對性輔導,老師和學生促膝相談經常可見。學校通過「強化課堂教學、優化作業管理、提高課後服務品質」三駕馬車有力保證教育教學高質量。成立作業管理機構,出台《下鎮初中作業管理制度》,設立作業統籌平台、作業設計平台、作業公示平台和作業評價平台,實現對作業質和量的精細化管理,為作業管理提供有力制度保障。課後服務堅持「德智體美勞」並舉融合,例行舉辦「博士杯」學科素養大賽和「冠軍杯」學生綜合素養大賽,常年組織體育節、藝術節、讀書節、科技節活動。「雁陣計劃」、校本教研以及校本培訓,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組織教師評選「白楊獎」「金桂獎」「紅梅獎」,提高教師自我成長和奉獻不止的主動性積極性。

「教師們以校為家,很多教師在此勤懇工作數十年,造就人人生活學習都滿意的樂園。」該校關工委主任、德育教師徐林樹告訴記者,他將不斷激勵學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促進師生群體鞏固溫馨校園文明校園建設成果,使學校永遠立於時代潮頭。「下一步,我們將通過開創校內勞動實踐園和國防體驗園來拓展學生『五育』空間,把省級溫馨校園、省級文明校園建設推向新高度」,該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劉鵬表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