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作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作賓
圖片來自名人簡歷網

王作賓原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王作賓

籍 貫: 江西省靖安縣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六期

職 業: 國民政府國防部高參室高級參謀兼組長

人物簡介

王作賓,1907年1月27日生於江西省靖安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姓 名:王作賓

學 籍:黃埔軍校六期

字 號:別名政修,號卓兵

黨 派:中國國民黨

王作賓

籍 貫:江西省靖安縣

軍 銜: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生 卒:1907-1988

軍 職:國民政府國防部高參室高級參謀兼組長

人物生平

1924年,在縣立高等小學堂畢業後,往寧都投奔賴世璜部,充學兵。次年,賴師易幟,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揮師北伐,隨之轉戰贛、閩、蘇、浙、魯、皖等省,以戰功升為少尉排長。

1926年,獲準保送南京陸軍軍官學校,分配在炮兵科(六期)深造。

1930年參加中央政府與地方軍閥馮玉祥閻錫山的魯豫大戰,助中央政府予馮玉祥、閻錫山重創。

1931年被選入陸軍炮兵學校研修炮兵戰術。

1934年正式調入炮兵學校任營附。

1935年以彭孟緝將軍為首的重炮兵第十團成立,駐南京湯山,王作賓為該團觀測員,不久調入該團任第一連少校連長。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軍大舉進攻上海,揚言三個月滅亡中國。上海軍民奮起抗戰。父親王作賓隨重炮兵第十團參加淞滬抗戰,殲敵無數。次年,父親王作賓被晉升為該團團附。

1938年7月,王作賓受彭將軍之命抵達抗戰前線。

1941年,王作賓被調至炮兵第一旅補充團任副團長。次年,率該炮兵團飛抵印度蘭伽參加遠征軍序列整訓,被編為炮兵第十二團,任副團長代理團長。

1944年4月,王作賓所在的炮兵團奉調回國。6月,調任炮兵第二十九團團長,旋即參加湘桂會戰。在保衛桂林作戰時,負傷。

1945年初,參加湘西會戰

抗戰勝利後,在陸軍大學將官班精研戰略戰術,後被委派為戰地視察官。

國府撤退台灣後,委派為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少將高參,保安幹部團成立後被任命為副團長。1955年調國防部高參室任中將編階高級參謀兼組長,主管教育制度與法規編審。

1965年,退役。

1988年在台北逝世,享年81歲。[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