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印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印川(1878-1939) 民國政要。字月波,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人,後移居焦作縣(今焦作市山陽區)恩村鄉馬作村。[1],早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辛亥革命前結業歸國。民國成立後,歷任國會眾議院議員、統一黨理事、《國權報》主筆、眾議院秘書長、參政院參政、總統府顧問、河南省省長。1929年"中東路事件"後,任赴蘇談判代表團秘書長,談判結束後留蘇考察。1934年任安徽省政府秘書長。1937年離職後閒居。1939年在天津病逝。

生平

王印川小時候聰明好學,1905年,在鄉親的資助下,前往日本求學,學習政治經濟科,獲法學博士學位。1911年從日本回國後,任河南高等學堂教務長。辛亥革命時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在河南謀獨立,事泄受清政府的緝查,走上海任《民立報》編輯。

1912年在北京與袁世凱之子袁克定訂了「金蘭之盟」。1913年被徐世昌推舉,當選為北京國民政府第一、第二屆參議院院長、眾議院議員。1914年為約法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天津《國權報》主筆。

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任安福國會眾議院議員。1920年調署河南省省長。1922年任北京國民政府大總統府顧問。

大革命時期,1924年任段祺瑞執政的善後委員會委員。1926年經辦《狂風》雜誌。在北京國民政府中失勢後,在焦作縣與人合開煤礦、商店及錢莊,積累了雄厚資本。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9年「中東路事件」後,任赴蘇談判代表團秘書長,談判結束後留蘇考察。1934年任安徽省政府秘書長。1937年卸任後回歸故里。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從安徽省政府秘書長位上離職後,回焦作縣恩村鄉馬作村閒居。1939年因拒絕任偽職,在天津絕食而死,終年61歲。著有《蘇俄考察記》、《蘇聯五年計劃奮鬥成功史》等。

視頻

王印川 相關視頻

講座---民國政要及其夫人們
這張民國政要最後的「全家福」,前兩排的人物都是誰?

參考文獻

  1. 王印川簡介,焦作市山陽區人民政府,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