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寶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寶森(1935-1995),河北省(現北京市)房山縣人,原北京市財政局局長、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

夥同前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犯有嚴重的貪污腐敗罪行。貪污公款25萬多元人民幣、2萬美元;挪用公款1億多元人民幣、2500多萬美元。

1995年4月4日,王寶森畏罪自殺。

1995年7月4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決定,開除王寶森的黨籍。王寶森畏罪自殺。根據法律規定,不再追究其刑事責任。

陳希同、王寶森貪腐案件震驚了中國的最高決策層,反腐敗鬥爭再次引起嚴重的關切,掀起了新一輪的廉政建設。之後中國最高檢察院成立了特別案件偵查處,此處的職責為專事對中央機關司局級以上和地方副省級以上的大案、要案進行偵察,故而被戲稱為「高官偵查處」。陳、王之後的又有很多官員受到了查處。 [1]

案件處理情況

中紀委處理情況:
1, 開除王寶森黨籍
2,公布王寶森罪行
貪污公款25萬多元人民幣、2萬美元;挪用公款1億多元人民幣、2500多萬美元,供其弟、姘婦及其他關係密切的人進行營利活動,造成1300多萬美元的損失;揮霍大量公款,營造豪華別墅,購買高級公寓,長期包租賓館客房,作為享樂場所;違法批貸巨額資金,造成大量資金流失;道德敗壞,生活糜爛。
3,王寶森案件評價
中紀委負責人指出,王寶森罪行嚴重,給黨和國家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死有餘辜。王寶森問題的揭露和查處,是反腐敗鬥爭深入發展的一個重要成果。它表明 ,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們黨有決心、有能力清除黨內腐敗分子,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清除自己肌體內出現的腐敗現象。我們要繼續按照中央關於反腐敗鬥爭的整體部署,在緊緊把握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的同時,扎紮實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把反腐敗鬥爭深入持久地進行下去,確保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順利發展。[2]

視頻鏈接

1995年王寶森案件被定性為自殺性質的來龍去脈

參考文獻

  1. 王寶森簡歷,新浪網,2019-01-10
  2. 王寶森,南方新聞網,2019-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