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憲 (駙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憲:明朝大臣,明代宗朱祁鈺的女婿。雖然是代宗的女婿,但因為妻子是郡主不是公主,於是被封為儀賓而不是駙馬明孝宗多次派遣儀賓王憲祭祀明代宗景皇帝的陵寢

王憲,男,明朝大臣,明代宗朱祁鈺的女婿。[1][2]

明代宗之女固安公主,在明英宗復辟後,降稱郡主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年),固安郡主下嫁王憲,禮儀比同公主。王憲雖然是代宗的女婿,但因為妻子是郡主不是公主,於是被封為儀賓而不是駙馬[3]

駙馬:駙馬是中國古代帝王女婿的稱謂。又稱帝婿、主婿、國婿等 。因駙馬都尉得名。漢武帝時始置駙(副)馬都尉,駙,即副。駙馬都尉,掌副車之馬。到三國時期,魏國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駙馬都尉,以後又有晉代杜預娶晉宣帝之女安陸公主王濟司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駙馬都尉。魏晉以後,帝婿照例都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非實官。以後駙馬即用以稱帝婿。

弘治元年(1488年)十月初一辛卯朔、弘治元年十一月己巳冬至節、弘治二年(1489年)正月初一庚申朔正旦節、弘治二年二月十九丁未代宗景皇帝忌辰、弘治二年七月初三己未、弘治二年十月初一乙酉朔孟冬、弘治三年(1490年)正月甲寅朔正旦節、弘治三年三月初九辛酉清明節、弘治三年七月初三癸丑、弘治三年十月初一己酉朔孟冬,明孝宗都派遣儀賓王憲祭祀明代宗景皇帝的陵寢[4]

駙馬簡介

駙馬是中國古代帝王女婿的稱謂。又稱帝婿、主婿、國婿等 。因駙馬都尉得名。漢武帝時始置駙(副)馬都尉,駙,即副。駙馬都尉,掌副車之馬。到三國時期,魏國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駙馬都尉,以後又有晉代杜預娶晉宣帝之女安陸公主,王濟司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駙馬都尉。魏晉以後,帝婿照例都加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非實官。以後駙馬即用以稱帝婿。清代稱額駙。

「駙馬」一詞的原始義是:古代幾匹馬共同駕一輛車,轅馬之外的馬都稱之為「附」。《說文·馬部》中有:「附,副馬也。」段玉裁註:「副者貳也……非正駕車皆為副馬。」原來,先秦及兩漢時皇帝出行多乘車,從安全角度考慮,為使行蹤不讓世人知曉,除將自己乘的車稱為正車外,還設有許多和正車形式完全一樣的副車,同時還特地設一個替身,掩人耳目,藉以表明皇帝在「副車」上。秦朝時,張良會同大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縣)阻擊秦始皇,就因其只擊中副車,秦始皇才倖免於難。「駙馬」一詞成為「駙馬都尉」官名的簡稱,始見於漢武帝時(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當時,近侍中掌管正車的官稱為「奉車都尉」,掌管副車的官稱為「駙馬都尉」。駙馬都尉在兩漢時多是由皇親國戚勛臣的子孫擔任。到三國魏時,何晏娶金鄉公主為妻後擔任駙馬都尉;晉代王濟做文帝的女婿後也拜為駙馬都尉,於是後世才以魏、晉這種用法為常規,凡與公主結婚的,都為拜駙馬都尉。不僅漢族如此,就是遼、金等國的帝婿也稱為「駙馬都尉」。

遼史·百官志》記述:「駙馬都尉府掌公主帳宅之事。」不過,明清以前,駙馬的官階並不高,金時駙馬都尉僅為正四品。到了清朝,駙馬稱為「額駙」,地位才顯赫起來。清咸豐年間,咸豐帝指派駙馬為自己死後「贊襄政務」的顧命八大臣之一。

參考文獻

  • 《明孝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