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褒(約513~576年),字子淵,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南北朝文學家。

東晉宰相王導之後(第三子王洽一脈),妻子為梁武帝之弟鄱陽王蕭恢之女。建德年間去世,卒年六十四 。

基本信息

姓名    王褒  
字號    字子淵      
民族    漢族      
職業    文學家  
官職    吏部尚書、左僕射  
爵位    昌縣侯  
出生地   琅邪臨沂
出生時間  約513  
去世時間   576年 
所處時代   南北朝   
主要作品   《渡河北》《關山月》    

人物生平

王褒,東晉宰相王導之後,卒年六十四 。[1]

祖籍臨沂的王褒,曾祖父是南朝齊文學家王儉,姑父是南朝梁文學家、書法家蕭子云。他自幼博覽史籍,並向蕭子云學習書法,7歲時就能著撰文辭,草書也寫得很好;20歲考中秀才,曾任秘書郎、太子陪讀;梁武帝蕭衍非常喜歡他的才藝,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並封為南昌縣侯;歷任秘書丞、宣城王文學、安城內史;梁元帝時任吏部尚書、右僕射;公元554年,西魏軍攻破江陵之後,他進入北朝,從此就沒再返回南朝。王褒在北朝很受器重,北周明帝非常喜愛文學,常和王褒、庾信等人一起宴會遊樂賦詩論文。周武帝保定年間,王褒任內史中大夫,武帝曾作《象經》讓他加注,他引據精當,注文妥帖,受到稱讚。建德年間王褒經常參加討論制定朝內大事,起草重要文件。此後他曾任太子少保、少司空,朝內重要文件仍由他主持制定,並常常陪在武帝身邊。王褒晚年曾出任宣州刺史,並在此任職時逝世。 [2]

人物成就

  • 在梁時曾寫過《燕歌行》等詩歌,描寫征戰艱辛,塞北苦寒,曾被廣泛傳誦和摹仿。到北方之後,他的詩風雖和齊梁詩人仍有相近之處,但由於受到北方生活風俗的影響,詩歌內容比過去充實了許多,風格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寫了不少關於邊塞和征戰等方面的樂府詩。
  • 王褒的詩歌現存40餘首,多是到北方後所作,抒發羈旅之情、故國之思和邊塞風情,風格雄健。如五言詩《渡河北》、《關山月》等。[1]

作品欣賞

燕歌行

初春麗晃鶯欲嬌。桃花流水沒河橋。薔薇花開百重葉。楊柳拂地數千條。

隴西將軍號都護。樓蘭校尉稱嫖姚。自從昔別春燕分。經年一去不相聞。

無復漢地關山月。唯有漠北薊城雲。淮南桂中明月影。流黃機上織成文。

充國行軍屢築營。陽史討虜陷平城。城下風多能卻陣。沙中雪淺詎停兵。

屬國小婦猶年少。羽林輕騎數征行。遙聞陌頭採桑曲。猶勝邊地胡笳聲。

胡笳向暮使人泣。長望閨中空佇立。桃花落地杏花舒。桐生井底寒葉疏。

試為來看上林雁。應有遙寄隴頭書。

送別裴儀同詩

河橋望行旅。長寧送故人。沙飛似軍幕。蓬卷若車輪。

邊衣苦霜雪。愁貌捐風塵。行路皆兄弟。千里念相親。

渡河北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常山臨代郡。庭障繞黃河。

心悲異方樂。腸斷隴頭歌。薄暮臨征馬。失道北山阿。

人物評價

  • 王褒少年得志,意氣干雲,《高句麗》有句云:「不惜黃金散盡,只畏白日蹉跎。」表達出建功立業的強烈願望。其詩《着鬥雞》表示對荒於嬉戲的不滿,《牆上難為趨》則為受壓抑的志士鳴不平,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王褒識量深遠,志懷沉靜,美風儀,善談笑,博覽史傳,善作草書,在梁負有盛名。[3]
  • 王褒是北朝有重要影響的作家之一。他和庾信進入北朝,對北周文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北周與庾信才名相併。《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21卷已佚。明人輯有《王司空集》收錄其詩文。[1]

家族世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