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鵟 (學名:Buteo regalis):體長50-66厘米,翼展134-152厘米,體重980-2030克。是北美地區最大的鷹類,具有性二態性。 雌鵟比雄鵟大1.5倍。成鳥的背部和肩膀上是銹紅色,向下延伸到腿上。下體白色帶有部分紅褐色斑紋。飛行中的可看到該鳥將顯示腿部羽毛與王鵟的腹部形成V形。 棲息時,王鵟長而寬的翅膀的灰色尖端通常達到它們的白色、鐵鏽和灰色尾巴的尖端。

王鵟[1]以各種小型哺乳動物、爬蟲類蝙蝠甲殼類昆蟲等為食。在北美洲,王鵟可控制齧齒類和其他害蟲的數量,但也捕殺家禽,人類對牠們又愛又恨。

形態特徵

王鵟體長50-66厘米,翼展134-152厘米,體重980-2030克。是北美地區最大的鷹類,並且具有性二態性。 雌鵟比雄鵟大1.5倍。英文名稱 「Ferruginous」來源於拉丁語Ferrugo,意思是「銹色」,這是該物種的主要顏色。成鳥的背部和肩膀上有一種銹紅色,向下延伸到腿上。下體白色帶有部分紅褐色斑紋。 飛行中的可看到該鳥將顯示腿部羽毛與王鵟的腹部形成V形。 棲息時,王鵟長而寬的翅膀的灰色尖端通常達到它們的白色、鐵鏽和灰色尾巴的尖端。亞成鳥的腿部缺乏鐵鏽色,背部顏色較淡。

棲息環境

常見於低地、高原、山谷、平原、草地和連綿起伏的丘陵、農田、牧場和沙漠邊緣。

生活習性

王鵟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狩獵。它們可能會在低處或地面等待。當檢測到獵物時,會發出一些翅膀拍動,然後移向獵物。也會在齧齒動物的洞穴的入口處等待。更多的是在空中展開翅膀盤旋搜尋,通過相對靠近地面來回進行分區搜尋執行空中狩獵,具有撲翼飛行、滑翔和盤旋。看到獵物後猛然撲向地面,用腿爪壓住獵物然後帶走。

在繁殖季節具有領地性和攻擊性,驅逐入侵者,用放開的腳爪攻擊和抓傷對方。當它們處於攻擊性的姿勢時,王鵟的頭部會直立並豎起頸部和胸部的羽毛。當它在地面上受到威脅時,會張開翅膀進行扑打並用鳥喙啄打。狩獵時,王鵟飛向地面,也可以進行動態飆升,上升數百米,然後陡峭地下降到離地面幾米。有時候,其他的鷹類或同屬的鵟類會在距離地面7-10米處飛行。新來的鷹類會威脅到王鵟的獵物,此時它們會跳躍和拍打翅膀驅趕。

王鵟是肉食性動物。通常在開闊的田野上低空飛行,高高地翱翔,徘徊或從棲息地俯衝而下。用它們優秀的視力在地面上發現獵物,然後用爪子攻擊。以獵取地松鼠、長毛野兔、老鼠、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是為食。根據獵物的大小,會將它們整體吞下,或者用喙將動物撕成碎片。然後將不能消化的食物部分反芻成食物肉丸。在冬季,可以看到多達6-12隻不成熟的王鵟亞成鳥,從地面狩獵草原犬鼠。

分布範圍

分布於北美地區,在美國的17個州和加拿大的三個省份築巢。 在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部越冬。


繁殖方式

王鵟傾向於在開放的領地,包括平原、草原和荒地上築巢繁殖。巢穴搭建在低矮的懸崖邊,小山上、陡峭的岸邊、灌木或樹木上,偶爾在人造建築物或地面上築巢。 巢直徑25厘米,用樹枝、干牛糞、骨頭和草葉築巢。4月份開始繁殖並產卵,每窩產2-6枚卵,卵白色或天藍色上有棕色斑點。卵平均大小為61毫米,孵化期約28天,由父母共同負責餵養38-50天,直到它們在30-60天後離巢獨立生活。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參考文獻

  1. 王鵟. appledaily. 201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