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瑪麗·恩迪亞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瑪麗·恩迪亞耶
出生 1967年06月04日
國籍 法國塞內加爾裔
職業 作家

瑪麗·恩迪亞耶法國塞內加爾裔女作家

瑪麗·恩迪亞耶是龔古爾文學獎和費米娜文學獎雙獎得主,打破了「作家不能兼獲費米娜和龔古爾兩項大獎」的所謂魔咒。[1]

生平

瑪麗·恩迪亞耶在法國出生長大,母親是法國人,父親是塞內加爾人。她17歲發表第一部小說,此後從事小說和劇本創作。恩迪亞耶的小說《三個女強人》受到法國主流媒體一致好評,小說由3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講述了3名黑人女性在家庭、愛情和移民方面的不幸遭遇。

龔古爾文學獎設立於1903年,每年面向當年在法國出版的法語小說評選,是法國最負盛名的文學大獎。恩迪亞耶在8名入圍作家中呼聲很高,她不僅是10年來首位獲獎的女作家,也成為歷史上首位獲獎的黑人女性。

2001年,她的第7部小說《羅西·卡爾普》獲費米娜獎。瑪麗·恩迪亞耶還和法國女導演克萊爾·丹尼斯共同創作了電影《白色物質》的劇本,該片由曾兩奪威尼斯影后的法國女星伊莎貝爾・於佩爾主演,2009年9月份亮相威尼斯電影節正式競賽單元。[2]

作品

《三個女強人》

《三個女強人》由3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組成,講述了3名黑人女性在家庭、愛情和移民方面的不幸遭遇。恩迪亞耶17歲發表第一部小說,被譽為法國新生代「天才作家」。她是來自非洲的混血兒,因為尋找父親的經歷以及自己特殊身份在法國的種種遭遇,她的小說從一開始就有着尋求身份認同的主人公,使她在現實主義的敘述中創造出一個迷人的獨特世界。法國新小說代表人物羅伯·格里耶曾評價說,「她使我感覺到一種真正的文學展現……這不是我的世界,但這確實是個特別稠密、具體可觸、很有說服力的、處在絕望中的世界。[3]

《女大廚》

《女大廚》講述了一個貧窮女子的個人奮鬥史。女主人公憑藉着對烹飪的天分,通過艱辛的努力,全身心的投入,終於達到了烹調技藝的高峰。小說以最了解和最仰慕女主人公的助手(二廚)的男性視角進行第一人稱倒敘,間或穿插現在時敘述,引導人們思考眾多女性的人生與價值。

《女大廚》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小說,可說是一部烹調小說,也可說是一部女性小說,一部成長小說;它充分體現了作者特有的寫作特點,長句子,多段落,無章節,一氣呵成。《女大廚》也再次展現了一位已經非常成熟的女性作家高超的敘述手法和創作實力。

相關獎項

法國龔古爾文學獎 「龔古爾文學獎」是1903年在法國設立的。早在1874年,法國作家埃德蒙·德·龔古爾(1822—1896)為了紀念他早逝的弟弟于勒·德·龔古爾(1830—1870),在遺囑中規定用他們的遺產作為基金,成立龔古爾學院,由10位著名作家擔任院士,每年評選出一本當年出版的最佳小說,頒發龔古爾文學獎。別看該獎金只有區區50法郎,但在法國文學界的影響卻非同小可。例如杜拉斯的《情人》(1984)本來售出25萬冊,獲獎後銷量就上升到100萬冊。

參考資料

  1. 2017年度最佳外國小說,也許就是這四部了2018-04-13 來源: 搜狐網
  2. 瑪麗·恩迪亞耶2018-04-07 來源: 所愛文學
  3. 瑪麗·恩迪亞耶獲法龔古爾文學獎2009年11月03日 來源: 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