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環縣小綠豆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環縣小綠豆甘肅的特產,環縣小綠豆的營養豐富,長期食用環縣小綠豆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抗炎消腫保肝明目止泄潤膚,降低血壓防止動脈硬化等功效。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消費者的青睞。

產地介紹

環縣隸屬於甘肅省慶陽市,位於甘肅省東部、慶陽市西北部,地處北緯36°1'—37°9',東經106°21'—107°44'之間 ,東臨甘肅華池縣、陝西定邊縣,南接甘肅慶城、鎮原縣,西連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和同心縣,北靠寧夏鹽池縣。

營養豐富,其籽粒中仿蛋白質22%-26%,富含人體所必須的8種氨基酸[1]其性味甘寒,入心膊二經,長期食用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抗炎消腫保肝明目止泄潤膚,降低血壓防止動脈硬化等功效。環縣小綠豆選用環縣產綠去皮除雜精製而成,採用抽真空包裝,可防潮,防蟲保質期180天(慶陽地區)。

環縣小綠豆的收穫和加工過程具有以下技術要點:

一、收穫階段

‌採收時間與方式‌

春播綠豆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經過60-120天生長期後收穫,機械化採收需選擇有限直立、結莢集中且成熟一致的品種。

手工採收時,先將整株綠豆苗拔出晾曬,待豆莢乾燥後手工摘取,隨後進行脫粒分選。

‌晾曬處理‌

新鮮綠豆需經陽光暴曬至含水量低於14%,傳統工藝[2]採用田埂攤曬或平鋪晾曬場,曬乾後豆莢自然開裂便於脫粒。

機械化生產通過烘乾設備控制溫濕度,避免陰雨天氣導致的霉變風險。

二、加工流程

‌分選去雜‌

採用振動篩和風力分選機去除碎石、豆莢碎片等雜質,再通過色選機剔除變色或破損豆粒。

部分產品保留完整豆殼,用於製作傳統綠豆湯;精製產品則需去皮處理,凸顯豆仁細膩口感。

‌包裝與儲存‌

加工後綠豆多採用450g真空包裝,結合充氮技術延長保質期至180天。

倉儲要求陰涼乾燥環境,溫度控制在15-20℃,濕度低於60%以防止蟲蛀和變質。

三、質量控制

實施全程無公害管理體系,從種子拌種(鉬酸銨+多菌靈)到加工環節均需符合綠色食品標準。

加工車間執行HACCP認證標準,重點監控重金屬殘留和黃麴黴毒素指標。

環縣通過傳統晾曬工藝與現代機械化加工結合,既保持了綠豆的天然風味,又提升了產品商業化水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