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班卡拉蝸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班卡拉蝸牛照片來自

班卡拉蝸牛 (別名:班卡拉左旋蝸牛),為台灣特有種。殼形為球形圓錐狀,殼中型,殼高約1.3到1.9公分,殼徑約1.9到2.5公分,約6層體螺層。

本種為左旋殼,殼表有黃褐色光亮的殼皮;有濃褐色條紋色帶,分布於各體螺層,色帶變異性大,也有殼體黑化的個體,殼口為橢圓形;各體螺層微外凸,佈有細密的左斜成長脈,成體蝸殼口緣外翻,殼口唇緣為白色,臍孔小並且深,部份臍孔為軸唇所遮蔽;外形近似阿猴蝸牛,左右旋不同為最大差異。軟體通常呈淡黃褐色,頸部兩側常有黑色斑點。齒舌型:44-45+C+45-44。

  • 學名:Satsuma batanica pancala (Schmacker & Böttger, 1891)
  • 科名:軟體動物門(Mollusca)腹足綱(Gastropoda)柄眼目(Stylommatophora)南亞蝸牛科(Camaenidae)栗蝸牛屬(Satsuma)
  • 棲息環境::屬於樹棲型,棲息於樹林內、樹幹與枝葉間。[1]
  • 分布:

本亞種分布於臺灣本島南部、北部以及東部地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館藏標本,則於臺北市,南投縣草屯鎮,屏東縣丁、南仁山、南灣、滿洲鄉、萬里桐、牡丹鄉,臺東縣太麻里、大武、成功以及蘭嶼天池等地,均有採集記錄。本亞種不是臺灣特有亞種,亞種巴丹蝸牛分布於菲律賓巴丹島,其他文獻的採集記錄中顯示,苗栗縣獅潭族群可能是人為引入。


班卡拉蝸牛可愛的身影

恆春半島常見而且非常漂亮的台灣特有亞種的蝸牛-班卡拉蝸牛,也可以叫 牠班卡拉左旋蝸牛...而找牠們時只是一般不起眼的水溝環境而已,數量還滿多的。[2]

分類

班卡拉左旋蝸牛Satsuma(Pancala) batanica pancala,樹棲性,分布恆春半島與台東之熱帶雨林。

綠島、蘭嶼另有亞種Satsuma(Pancala) batanica boteltobagoensis。[3]

  • 殼徑最大者27mm(編號10)
  • 全色帶型褪色樣貌(編號8),1997年採集。
  • 蘭嶼:2, 8, 16
  • 綠島:3
  • 楓港:7
  • 大武:9
  • 恆春:1, 4-6, 10-15, 17(亞成貝), 18(畸形)


視頻

班卡拉左旋蝸牛


班卡拉蝸牛🐌南仁湖生態之旅(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