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瑞士國際航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瑞士國際航空(英語:Swiss International Air Lines)是瑞士的主要航空公司,總部設於巴塞爾。主機場是蘇黎世國際機場(ZRH)。瑞士國際航空是星空聯盟[1]的成員。

初期

瑞士國際航空的一架MD-11(成立後並未全數更改垂直尾翼塗裝,保留了瑞亞航垂直尾翼塗裝上的「瑞」字)

瑞士國際航空於2002年瑞士航空(Swissair)倒閉後成立。瑞士航空最大債權人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及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把部分瑞航的資產售予十字航空(Crossair,原瑞士航空旗下區域航空公司)。十字航空稍後改名為現時的「瑞士國際航空」(Swiss),並於2002年3月31日起正式運作,新公司保留十字航空的IATA代碼LX,並使用瑞士航空的ICAO代碼SWR以維持瑞士航空倒閉前的國際航權,原屬舊瑞航的客機也大多轉手至瑞士國際航空。瑞士國際航空自成立開始已出現虧蝕,至2005年被德國漢莎航空收購之前,累積虧蝕16億美元。最初的股份持有人為:

  • 公營投資者(61.3%)
  • 瑞士聯邦工會(20.3%)
  • 各州股份持有人(12.2%)
  • 其他(6.2%)

瑞士國際航空全資擁有Swiss Sun及Crossair Europe兩間附屬公司。現有雇員7,359人。

面對連年虧蝕,瑞士國際航空州際市場董事馬索·拜德曼(Marcel Biedermann)表示,公司只有3個可能的出路:維持獨立,但轉為合適公司、降低知名度、加盟航空公司集團,最終選擇了最後者。瑞士國際航空曾先後與法國航空英國航空及德國漢莎航空談判,但瑞航本身受制於負債及不明朗前景,令其被視為欠缺吸引力的投資。法航因剛與荷蘭皇家航空合併,因此沒有空參與瑞航的邀請;漢莎航空欲有意接管,但瑞士人不願意;英航態度較為開放,並認為蘇黎世國際機場可作為寰宇一家於倫敦希思羅機場後的替代樞紐機場。

雖然瑞士國際航空加盟寰宇一家的申請最終被接納,但瑞航在2004年6月3日卻宣布不加入寰宇一家,原因是它們不想把旗下飛行獎勵計劃,併入英航的Executive Club。

起死回生

瑞士國際航空把虧蝕對分,並於2006年獲得2億2200萬美元的純利,2007年純利更增至5億7000萬美元。拜德曼在2008年3月號的《Airways》指出,此乃「重回昔日家鄉的開始」,他說此舉以與德國漢莎航空作為比較,與漢莎航空共同合作是自然的。儘管瑞航的網絡規模較2002年時縮小,但載客量卻能維持。

2005年3月22日,德國漢莎航空[2]落實接管瑞士國際航空,由成立一間持有11%股權,名為航空信貸(Air Trust)的新公司作為計劃的開始;同年底,瑞士國際航空的運營併合往漢莎航空,在2006年4月1日加入星空聯盟,同時也成為漢莎航空《Miles and More》飛行獎勵計劃的一員,整個計劃在2007年7月1日完成。

瑞士國際航空也成立了一間附屬區域航空公司,名為《瑞士環球航空》,該公司擁有自己的航空運營商證書,並擁有一支非空中客車的機隊。另外,瑞航也有2個獨立全資運營分部:瑞士國際航空及瑞士國際航空貨運。

2008年,瑞航獲得雪絨花航空 及Servair(現稱瑞士私家民航(Swiss Private Aviation),於2011年2月停止運營)

2008年,瑞士國際航空這個品牌至今仍獲旅客的高度敬仰,並在Condé Nast Traveller讀者問卷調查中高踞前數名。

為提高運載能力,瑞航在2007年訂購了9架A330-300客機,以取代旗下的A330-200。新的A333配備3個等級客艙。2009年4月,首架A333投入服務後,也把首架A332客機退出服務,並投放於蘇黎世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航線上。其餘的A333客機將於2011年或之前投入服務。

視頻

瑞士國際航空 相關視頻

瑞士國際航空企業形象宣傳片 高燃、高美
瑞士國際航空企業形象宣傳片,大美雪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