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瓦爾特·施倫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瓦爾特·施倫堡
圖片來自名人簡歷網

瓦爾特·施倫堡(Walter Friedrich Schellenberg,1910年1月10日-1952年3月31日),出生於德國薩爾布呂肯,畢業於波恩大學,曾任帝國保安局第六處國外政治情報處處長,軍事安全部部長。

他在納粹情報機關工作長達12年,34歲已是希姆萊手下統攬大權的幕後人物,深得希姆萊寵信,其代表作有《The labyrinth》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瓦爾特·施倫堡

國 籍: 德國

民 族: 日耳曼

出生日期: 1910年1月16日

逝世日期: 1952年3月31日

畢業院校: 波恩(Bonn)大學法律專業]

職 業: 情報軍官

主要成就: 小貓沙龍

主要成就: 文洛事件,溫莎行動,兼併諜報局,與西方媾和

出生地: 薩爾布呂肯(Saarbrücken)

代表作品:《The labyrinth》舒倫堡回憶錄

父:Guid Franz Bernhard 施倫堡

母:Katherina Rydia Riedel

第一任妻子:Kathe Kortekampf

第二任妻子:Irene Grosse-Sch?nepauck

子 女:子:Ingo,女:Ilka,Sybille

人物簡介

1933年5月1日 加入納粹黨

1933年4月1日 加入黨衛隊

法蘭克福保安處警員(1934年1月10日—1935年)

柏林保安總局法律助理(1935年)

中央保安局辦公室負責人(in der Stabskanzlei des SD-Hauptamtes)(1935年11月9日—1939年10月1日)中央保安局四處E科副科長(stellvertretender Gruppenleiter IV E)(1939年11月1日—1940年6月12日)

中央保安局四處E科科長(Gruppenleiter IV E)(1940年6月12日—1941年7月1日)

中央保安局六處副處長(Gruppenleiter und stellvertretender Chef des Amtes VI)(1941年7月1日—1943年2月24日)

中央保安局六處處長(Chef des Amtes VI im RSHA)(1943年2月24日—1945年4月29日)

晉升情況

1934年1月10日黨衛隊員

1934年10月17日黨衛隊突擊隊員

1935年1月15日晉升黨衛隊組長

1935年5月15日晉升四級小隊長

1935年11月9日晉升三級小隊長

1936年9月13日晉升二級小隊長

1937年4月20日晉升三級突擊中隊長

1938年1月30日晉升二級突擊中隊長

1938年8月1日晉升一級突擊中隊長

1939年1月30日晉升二級突擊大隊長

1941年9月1日晉升一級突擊大隊長

1942年6月21日晉升黨衛隊旗隊長

1943年6月21日晉升黨衛隊區隊長

1944年6月23日晉升黨衛隊旅隊長兼警察少將

1944年12月1日晉升武裝黨衛隊兼警察少將

聖誕節時的施倫堡全家福

1920年,他重新到薩爾布呂肯的一所高等實科中學學習,並在9年後順利畢業。

到了1923年, 情形更壞,於是父親舉家遷往盧森堡,那裡有他家的一個分店。於是13歲的小施倫堡和國外接觸,學習法語等西歐知識。小施倫堡在特別預科學院補習時,受一位歷史教授影響,喜歡研究人民國家關係及其產生的政治經濟力量等問題。

1929年的夏天,貧窮的施倫堡在馬爾堡(Marburg)大學求學,先讀兩年醫科,為了將來能謀個賺錢的好職業,他在和父親商量之後,改修了法律。5個學期以後,他轉學到波恩(Bonn)大學修同樣的專業3個學期。在大學中,施倫堡與其他許多學生一樣參與了「榮譽與決鬥規則」的學生隊,在擊劍時留下了面部傷疤。

1931年,施倫堡認識了一名叫卡特 科爾特坎普(Kathe Kortekampf)的女裁縫,比他大三歲,留着貞德式的短髮,長得很甜,新潮時尚。她日夜腳踩縫紉機賺錢包養施倫堡並供他的學費,他們同居了7年直到結婚。

1933年,他在騎馬時從馬上摔下,雙手骨折了,左手留下了殘疾,手指無法正常彎曲,一拉揍大提琴時就疼痛難忍,於是施倫堡放棄了大提琴,不過他還能演奏小提琴和鋼琴。

加入黨衛隊

1933年1月30日,納粹黨上台執政,然而經濟依舊困難,找工作不是那麼容易。春天,施倫堡在正式畢業以前開始實習,他援例申請政府為實習生準備的補助,審查人員告訴他納粹黨員或參加納粹組織得到補助的可能性更大,施倫堡認為黨衛隊制服威武美觀,是精英組織,於是他同時申請加入納粹黨和黨衛隊。

1933年3月18日,順利通過法律助理的資格認證考試後,他開始在杜塞爾多夫市(Düsseldorf)擔任地區

高級法庭助理,同時兼任萊因河畔辛齊希(Sinzig)地方法院的高級律師。

1933年施倫堡的護照照片

1933年4月1日, 施倫堡作為預備隊員被接納入黨衛隊,編號是124 817

1933年5月1日, 施倫堡被吸收為納粹黨員,黨證號碼是3 504 508

作為一個初級大律師,他在辛齊希地方法院度過了一段時間,在波恩的州律師辦事處,與法蘭克福州警察(Staatspolizei)在一起,並在杜塞爾多夫的省法院和與國家秘密警察在一起工作。

1934年1月10日,他成為黨衛隊正式隊員(SS Mann)並加入黨衛隊法蘭克福保安處警員。

施倫堡開始黨衛軍正規軍事化訓練,每星期分三個晚上向上級匯報工作,周六日佩戴全副武裝參加長途跋涉的越野行軍,他對枯燥單調的訓練感到厭煩,於是設法獲得更適合於自己的工作形式:擔任宣揚主義理論和專題演講的工作。

萊茵哈德 特里斯坦 歐根 海德里希

第一次演講就引起了萊茵哈德 海德里希(Reinhard Tristan Eugen Heydrich)的注意,海德里希當時大力反對教會,他打算挑幾個年輕人送到神學院打入教會內部,當他看到施倫堡關於反對教會的報告時,他感到這個年輕人正是他需要的人才,於是他開始暗中提拔並親手栽培這個他中意的年輕人。

一天晚上,兩位身穿黨衛軍制服的年長者站在聽眾後面,演講完後他們向施倫堡自我介紹是波恩大學的哲學和歷史教授,邀請施倫堡參加情報安全處(SD,Sicherheitsdienst)的工作,施倫堡毫不遲疑地同意加入並立即被錄用。

長刀之夜

1934年6月30日,施倫堡需完成去SD之前的最後一個任務:被派到哥德斯堡一家上等旅館「德里森」擔任警衛工作,他第一次見識情報機關絕高無比的權力和海德里希無情殘暴的手段。

據施倫堡回憶當時情形:大約凌晨一點,勃魯克納中尉找我來了。他神情嚴肅,對我說,必須打通通往波恩——漢格拉機場的道路。該機場距哥德斯堡至少有15公里。元首就要出發,他不想耽誤時間。我立即向上級報告了這一命令。阿道夫·希特勒在隨行人員的簇擁下走出來,他和飯店老闆,老戰友安東 德菜森握手告別。幾輛「奔馳」停在有列柱的台階前,元首和戈培爾鑽進第一輛車,在後排就坐;勃魯克納坐在司機旁邊。總理的轎車立即開動上路了。隨後開來幾輛卡車,那是運送警衛隊的。我們坐上車,卡車緊隨轎車在茫茫的黑夜裡前進,直奔波恩——漢格拉機場。元首的座機駕駛員漢斯 保爾已經在飛機旁濕漉漉的跑道上等候。這是一架容克—52大型三引擎客,當看到元首和共它6人向飛機走來時,保爾便跳進駕駛艙,啟動馬達。希特勒帶着戈培爾,新聞秘書奧托 狄特里希,維克多·盧策及三個貼身警衛(勃魯克納,夏勃和施萊克)登上飛機。飛機慢慢飛離地面,嚮慕尼黑方向飛去,當時是凌晨兩點鐘。[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