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瓦格納定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瓦格納定律是中國的一個科技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名詞解釋

瓦格納定律又叫瓦格納法則,是德國19世紀經濟學家瓦格納在對許多國家公共支出資料進行實證分析基礎上得出的關於人均收入和財政支出之間增長關係的理論。這一法則認為,財政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是不斷增長的,即隨着經濟中人均收入的增長,公共部門的相對規模也不斷增長。

瓦格納定律的由來

阿道夫•瓦格納對19世紀許多歐洲國家、日本、美國的公共支出的增長情況做了考察後發現了政府職能不斷擴大及政府活動增加的規律,並將其命名為政府活動擴張法則,他認為政府職能的擴大和經濟的發展,要求保持行使這些職能的公共支出不斷增加,政府職能的擴大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政治因素,經濟的工業化使市場關係的複雜化,引起了對商業法律和契約的需要,並要求建立司法組織執行這些法律,因而使國家活動規模擴大;二是經濟因素,即工業化的發展推動了都市化的進程,由此而來產生擁擠等外部性的問題,需要公共部門來管理。此外他還把教育娛樂文化保健福利等反面政府支出的增長歸於需求的收入的彈性,也就是歸於實際收入的上升。

瓦格納定律的內容

瓦格納把導致政府支出增長的因素分為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所謂政治因素,是指隨着經濟的工業化,正在擴張的市場與這些市場中的當事人之間的關係會更加複雜,市場關係的複雜化引起了對商業法律和契約的需要,並要求建立司法組織執行這些法律。這樣就需要把更多的資源用於提供治安和法律設施。所謂經濟因素,則是指工業的發展推動了都市化的進程,人口的居住將密集化,由此將產生擁擠等外部性問題。這樣就需要政府進行管理與調節工作,需要政府不斷介入物質生產領域,因而形成了很多公共企業。需求的收入彈性,即隨着實際收入的上升,這些項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長將會快於GDP的增長。

但瓦格納關於公共支出增長的含義究竟是指絕對增長還是相對增長,在當時並不清楚。後來,其追隨者進一步發展了該理論,其內容可以歸納如下:政府支出的增長幅度大於經濟增長是一種必然趨勢;政府消費性支出占國民所得的比例不斷增加;隨着經濟發展和人均所得的上升,公共部門的活動將日趨重要,公共支出也就逐漸增加。導致財政支出增大的原因主要是隨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原來由私人部門進行的若干活動,逐漸地由政府辦理;人口的增加,城市的迅速發展,各種矛盾的激化,使得政府的一般行政、公安司法、經濟管理、社會協調等方面支出擴大;由於某些投資所需財力較多,或出於調節經濟活動的需要,政府就應參與投資、調控;隨着國民所得的增加,政府對文化、福利方面的投資將會成倍增加。

瓦格納定律的意義

瓦格納定律適應了當時俾斯麥政府強化國家機器,擴大幹預經濟,以加緊對內鎮壓,對外擴張的帝國主義政策的需要,成為包括德國在內的各個帝國主義國家推行帝國主義財政政策的理論基礎。

瓦格納集中分析了公共支出的需求因素。從對理論發展貢獻來看,瓦格納對於公共支出演變趨勢的分析,更多的是指出公共支出不斷增長的現象,而沒有探討和指出引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