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甘孜踢踏舞介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踢踏舞照片來自

甘孜踢踏舞介紹藏區被稱為「歌舞的海洋」,而甘孜縣地處康巴,各種藏族文化在西藏發展到一定時期後,再傳入康巴。在漫長的歲月里,經過幾代民間藝人的加工,又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藝術。享譽康巴的甘孜踢踏是藏區粗獷、優秀的舞蹈表演藝術。[1]

甘孜踢踏充滿了甘孜縣民族舞蹈的氣息,被認為是康巴特有的舞蹈表演形式之一。踢踏舞是甘孜縣的特色,它將藝術內涵的表演、優雅的舞蹈動作與舞者驚人的體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甘孜踢踏不同於純粹的腳下炫技,活潑閒逸的甘孜踢踏,以粗獷奔放、熱情洋溢的康巴文化為背景,更多的是借踢踏之魂展現藏區民間的風情萬種。

甘孜踢踏根據笨教法王扎西敦珠的《笨教源緣明境》中記載,踢踏舞與藏戲大約在公元八世紀至九世紀傳入甘孜。甘孜踢踏不同於西藏踢踏,更不同於愛爾蘭踢踏,甘孜踢踏不只強調腳上功夫,更強調手上和身上的動作,形成了更為奔放、粗獷的特色舞。傳入初期的踢踏舞,踏步動作多,手臂前後擺動,動作單調,舞蹈的表演技巧受到限制。民國初,踢踏舞成了甘孜寺的扎諧(扎巴舞蹈),從手腕擺動到踏步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變,表演者皆為男性,一般都在每年秋季豐收時進行表演,後來流入民間後則無時間和性別的限制。

解放後,踢踏舞經過業餘和專業舞蹈工作者的繼承和借鑑,廣采博收各種踏步的節奏音響,大大發展了「甘孜踢踏」的舞姿和踏步旋轉、側身騰躍等獨特的技巧動作,在此基礎上在身態和手型上也注入了本地特有的弦子、鍋莊等新的血液,豐富了舞蹈的表現力,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甘孜踢踏」。「甘孜踢踏」無論是踏步方面,還是手臂方面動作多而大,揮動着輕靈多彩的長衣袖,踏着變化繁複的舞步,慢節奏時,給人一種舒展輕鬆的感覺;快節奏時,又是那樣的協調而明快,奔放而粗獷,使人眼花繚亂。踢踏舞表演不限人數,少則一人,多則數百人,表演時舞者身着盛裝,但不佩腰刀,腳和腰部需掛上一串響鈴,以增添音響色彩。甘孜踢踏歡快豪爽、節奏鮮明,踏點緩急有韻,乾淨利落,它的主要動作是於腳掌與腳跟的交替踏地、搓地。同時,上肢配合動作舒展大方。甘孜踢踏分為有伴奏踢踏、無伴奏踢踏、有聲踢踏、無聲踢踏,她從僧侶的舞蹈形式逐步轉變成民間的成人踢踏,進而出現了少兒踢踏、女子踢踏。她在縣境內非常普及,無論是春節、藏曆年、迎秋節,還是平時集會慶典,只要有歌舞表演的地方就有甘孜踢踏的表演。曾經有人這樣評價過:「倘若愛爾蘭踢踏、西藏踢踏踏出了風格,那麼甘孜的踢踏就舞出了它的風采」。

甘孜踢踏由於保留了民間舞蹈傳統而自成一派,其舞步充滿了跳躍性,活潑而歡快,音樂也多運用傳統的藏族民間音樂,其形式不拘一格,是一種非常自由的舞蹈形式。除此之外,與其他一些以腳步打擊節奏的舞蹈相比,甘孜踢踏更注重腳步打點的複雜技巧與節奏,有力而簡潔。甘孜踢踏的發展在近代更是發生了巨大的飛躍,它被廣泛地運用到娛樂、大型演出、民間歌舞等各種場合,成為代表甘孜縣的「傳統民間舞」。

甘孜踢踏舞,已經成為康北地區別具一格的舞蹈流派之一。甘孜縣踢踏舞演出隊曾代表甘孜州到北京、成都、雲南、迪慶等地演出,表現了這一獨特且讓人感嘆的舞蹈形式,充分展示了甘孜人民熱情洋溢的情懷和奮發向上的氣質。甘孜踢踏是甘孜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而每一個甘孜人都默默地、不由自主地繼承着它,並將這一民族的東西合理地搬上現代的舞台,把民族的東西裝入更多現代人的心裡,因為民族的藝術才是世界的藝術。[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