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甘谷驛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甘谷驛鎮隸屬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地處寶塔區東北部,東與延長縣交口鎮相鄰,南與延長縣黑家堡鎮接壤,西與姚店鎮相接,北與延川縣文安驛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8.5千米,總面積172.44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甘谷驛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甘谷驛鎮戶籍人口15688人。2011年,甘谷驛鎮農業總產值0.84億元,工業總產值0.3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6億元。[1]

歷史沿革

西魏末年為長安至榆林的官道驛站,地處河谷得名干谷驛,後諧名甘谷驛。 民國三十年(1941年),由延長縣劃入延安縣,為姚店區五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改為姚店鄉。 1955年,更名為甘谷驛鄉。 1961年,改為公社。 1984年,改設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甘谷驛鎮轄甘谷驛1個社區,白家溝、代家溝、前野狐溝、後野狐溝、張家溝、西鎮、梁屯、向陽、劉家溝、史家溝、王家溝、東鎮、西溝、前蘇溝、後蘇溝、唐坪、勝利河、薛家溝、高家塔、小張溝、顧屯、何村、背河、何家溝、圪塔、羅家灣、康家溝、柏樹溝、李家河、石家河30個行政村;下設39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甘谷驛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西鎮村。

地形地貌

甘谷驛鎮地處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地勢東低,南、西、北高,溝壑縱橫,梁峁遍布,地形呈一川三溝分布,海拔880—1250米。

氣候特徵

甘谷驛鎮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氣溫快升多變,亦有霜凍,多大風、風沙、浮塵天氣,常有春旱;夏季溫熱,雨量集中,多雷雨天氣;秋季氣溫速降,多霧;冬季寒冷乾燥,維持期長。多年平均氣溫9.4℃,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2℃,極端最低氣溫-25.4℃;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1.7℃,極端最高氣溫39.7℃。平均氣溫年較差20℃。無霜期年平均1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44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07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028毫米(1993年),極端年最少雨量259.9毫米(1997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其中7、8月最多。

水系水文

甘谷驛鎮境內主要河流有延河,屬黃河流域。由前野狐溝村流入,流經張家溝、西鎮、東鎮村入延長境內,轄區內流長約4千米。

自然資源

甘谷驛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油等。石油儲量8846萬噸。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甘谷驛鎮轄區總人口1480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100人,城鎮化率41.2%。另有流動人口1200人。總人口中,男性7848人,占53%;女性6961人,占47%;14歲以下3218人,占21.7%;15—64歲9312人,占62.9%;65歲以上2279人,占15.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6人。 截至2018年,甘谷驛鎮戶籍人口15688人。[2]

經濟

綜述

2011年,甘谷驛鎮財政總收入1.13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795.6萬元,比上年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7180元。 2018年,甘谷驛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個。

第一產業

2011年,甘谷驛鎮農業總產值0.84億元,比上年增長15.5%。農業耕地面積2.1萬畝,林地面積0.18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穀物為主。2011年,甘谷驛鎮糧食生產9972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紅薯、西甜瓜等。2011年,甘谷驛鎮蔬菜種植面積3620畝,紅薯種植面積3500畝,西甜瓜種植面積702畝,其他種植面積2678畝,實現產值3015萬元。 截至2011年末,甘谷驛鎮累計造林7.4萬畝,其中防護林2500畝,經濟林12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4萬株,林木覆蓋率89.9%。2011年,甘谷驛鎮水果種植面積2.1萬畝,產量5000噸,其中蘋果栽種面積1.2萬畝,產量4000噸,產值960萬元。 甘谷驛鎮畜牧業以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甘谷驛鎮生豬飼養量0.22萬頭,年末存欄0.169萬頭;牛飼養量0.2078萬頭,年末存欄0.2068萬頭;家禽飼養量3萬羽,上市家禽2.1萬羽。2011年,甘谷驛鎮生產肉類325噸,其中豬肉192噸,牛肉95噸;禽蛋2噸,鮮奶38噸;畜牧業總產值124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4.8%。

第二產業

2011年,甘谷驛鎮工業總產值0.3億元,比上年增長0.8%。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0.15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76億元,比上年增長0.7%。截至2011年末,甘谷驛鎮有石油企業1家,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甘谷驛採油廠,2011年,甘谷驛鎮產油30萬噸。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甘谷驛鎮有商業網點40個,職工80人。2011年,甘谷驛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6億元,比上年增長7.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00萬元,比上年增長4.1%。 2011年,甘谷驛鎮境內有信用社、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金融機構2家,營業點3處。截至2011年末,甘谷驛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76億元,比上年增長0.9%;各項貸款餘額5225萬元,比上年增長-2%。[3]

交通運輸

甘谷驛鎮交通便利,210國道過境,境內長19千米,有縣鄉級公路3條,總長34千米。2011年,甘谷驛鎮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60輛,客運汽車40輛。日客運量200人次左右,客運總量7萬人次,貨運總量900萬噸。截至2011年末,甘谷驛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千米;城市橋樑7座,總長度220米。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甘谷驛鎮有文化事業單位1個,文化廣場1個;年放映數字電影200場;村文化室30個;農家書屋10個,藏書1.2萬餘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腰鼓、剪紙、秧歌等。 截至2011年末,甘谷驛鎮有線電視用戶0.13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0.13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8%。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甘谷驛鎮有幼兒園(所)4所,在園幼兒517人,專任教師45人;小學1所,在校生484人,專任教師4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9人,專任教師2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甘谷驛鎮教育經費達655.96萬元,比上年增長12%。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甘谷驛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4個,其中醫院1個,村衛生室23個,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3張,專業衛生人員10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7人。2011年,甘谷驛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8萬人次,出院病人430人次。 2011年,甘谷驛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甲乙類)發病率為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2萬人,參合率97.3%;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9%,免費婚檢率90%,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99.5%。[4]

獲得榮譽

2019年7月19日,甘谷驛鎮被授予「陝西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稱號。 2020年7月29日,被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