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態位重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生態位重疊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名詞解釋

生態位重疊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生態位相似的物種生活於同一空間時分享或競爭共同資源的現象。生態位重疊的兩個物種因競爭排斥原理而難以長期共存,除非空間資源十分豐富。通常資源總是有限額,因此生態位重疊物種之間競爭總會導致重疊程度降低,如彼此分別占領不同的空間位置和在不同空間部位覓食等。

生態位重疊是生態位計測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指標。許多學者曾經對此給出不同定義,如:2個物種對某一資源的共同利用程度(Cowelletal.,1971;Abrams,1980);2個物種在同一資源狀態上的相遇頻率(Hurlbert,1978);一定資源狀態上物種的多樣性程度(Pielou,1971);2個物種與其生態因子聯繫上的相似性(王剛,1984)。為了使生態位重疊能夠涵蓋實際生態位和基礎生態位2種情況,研究者將生態位重疊定義為2個或多個物種或種群在適應環境和利用資源的實際幅度或潛在能力方面所表現出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資源分享的數量或生態位重疊是理論生態學研究的中心問題之一。生態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困擾於2個種的生態學特徵究竟可以相似到多大程度而仍然可以共同生存?競爭排斥法則、特徵替位、極限相似性、種填塞以及最大容許生態位重疊等概念都是在這一問題的啟發下構建起來的。一些數學模型的運算結果表明:當競爭種類數量增加時,最大容許生態位重疊應當降低,並接近於衰減指數。最大容許生態位重疊應該對環境的變化不敏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