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田齊王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田齊王陵

中文名稱:田齊王陵

外文名稱:TianQiMausoleum

地理位置:山東省青州市和淄博市臨淄區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二王冢、四王冢王陵數6座

田齊王陵位於齊國故城南7.5千米處的鼎足山牛山之東,主要在臨淄區齊陵街道境內。是目前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先秦諸侯王陵古墓群,堪稱戰國王陵的典型代表,被譽為「東方金字塔」。

田齊王陵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六君王墓,墓冢東西排列,綿延相連,封冢高聳,氣勢雄偉,狀若山丘。附近又有小封冢環繞四周,共有幾十個,故有「齊陵」之稱。陵區最著名的有二王冢和四王冢。

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田齊王陵為全國重點文保護單位,2006年,「臨淄齊國故都與齊王陵」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1]

簡介

田齊王陵是中國戰國時期齊王的陵墓。在山東省青州市張石羊村的西和南面。陵區有王陵6座,分「二王冢」和「四王冢」兩組[2],中隔膠濟鐵路南北相望。據考二王冢為戰國田齊太公子倄剡和齊桓公(一說春秋時的桓公和景公)墓。四王冢文獻記載為戰國田齊國君威王宣王愍王襄王墓。

歷史

田齊王陵分布於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的臨淄齊故城南7.5公里處的鼎足山和牛山之東。在臨淄四隅,有150餘座古陵墓(冢),被稱為「臨淄墓群」。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戰國及漢代齊國王侯、大臣、貴族的陵墓[3]。其中在今齊陵鎮南部,田齊有六王葬此,被稱為田齊王陵。

文物保護

二王冢,俗稱「二王墳」,又稱「齊王冢」,位於齊陵鎮南的鼎足山上[4]

二墓東西並列,方基圓頂,南北長約190米,東西總長320米。其中西冢墓長約190米,似有三層,逐層收縮,圓墳頂高約12米。東冢圓墳較西冢矮。「二王冢」,文獻鄉載為齊桓公墓和齊景公墓,經過考證,現認為是田齊侯剡,田桓公午之墓。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稱「四女墳」,系田齊威,宣、泯、襄四代君主之墓,位於牛山東側,依南山東西並列。自西向東為序:其一為齊威王墓,高30米,周長140米;其二為齊宣王墓,高34米,周長157米;其三為齊泯王墓,高22米,周長190米;其四為齊襄王墓,高23米,周長130米。四墓相間,第一、二墓相隔130米;第二、三墓間距105米;第三、四墓之距160米,總長541米。宛如群峰連綿,氣勢巍峨。

規模之大

田齊王陵坐落在臨淄齊故城東南8公里的齊陵鎮和青州東高鎮一帶,它南依山嶺,北面淄水,風景秀麗。 四王冢隔與膠濟鐵路遙相對峙,四冢相連,規模龐大,宛如連綿群峰、氣勢巍峨;二王冢高據鼎足山坡,更是雄偉壯觀,不同凡響。四王冢二王冢均有台除狀方基,台頂有圓形高大封土堆。

四王冢四冢相連。東西直列,全長約700米,南北寬約245米。西起第一冢東西155米,台基三層,高8.5米;圓墳直徑48.6米,高12.8米,通高21.3米。第二冢東西138米、台基三層,高7.1米;圓墳直徑53米、高16、通高23.5米。第三冢東西145米、台基二層、高31.4米;圓墳直徑44.7米、高14.2米、通高17.6米。第四土冢東西155米,台基三層,高10.3米;圓墳直徑44米、高14.8米,通高25.1米。第一、三、四冢子的北面各有一座陪冢,封土形制與四冢相同;而二王冢的規模亦不亞於四王冢。

史料記載

二王冢,俗稱二王墳,又稱齊王冢,位於盯足山上,因紫金山、牛首崗、菟頭山三足鼎立而得名。二王冢坐落於三山之間,民間有「齊王埋在三山口,臨淄永世不為京」的傳說。二墓東西並列,東西總長320米,南北約190米,高30餘米,方基圓頂,猶如山上之山,氣勢雄偉。二王冢,《史記》文獻記載為姜齊桓公小白與晶公杵臼之墓。1984年,山東省考古研究所根據二王冢和四王冢的規模、形制和所處的地理位置,並聯繫田氏王族世系和古代帝王葬制,進行了稽考,確認二王冢為田齊侯剡與田桓公午之墓。

四王冢又名四豪冢。

俗稱「四輩墳」、「四女墳」。此乃田齊威、泯、襄四代君主之墓。位於盯足山西南,牛山之東側,東西直列,狀若山丘。按自西而東的順序:其一高30米,周長140米;其二高34米,周長157米;其三,高22米,周長190米;其四高23米,周長130米,四墓相間,二距一130米,三距二105米,四距三160米,總長541米,儼然四峰並峙,氣勢雄偉,十分壯觀。素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臨淄墓群,在臨淄四隅,有150餘座古陵墓(冢),被稱為「臨淄墓群」。這些古墓,大都是春秋戰國及漢代齊國王侯、大臣、貴族的陵墓。其中在今齊陵鎮南部,田齊有六王葬此,被稱為田齊王陵。1988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盤活文物保護單位。二王冢,俗稱「二王墳」,又稱「齊王冢」,位於齊陵鎮南的鼎足山上。二墓東西並列,方基圓頂,南北長約190米,東西總長320米。其中西冢墓長約190米,似有三層,逐層收縮,圓墳頂高約12米。東冢圓墳較西冢矮。「二王冢」,文獻鄉載為齊桓公墓和齊景公墓,經過考證,現認為是田齊侯剡,田桓公午之墓。四王冢,又名「四豪冢」,俗稱「四女墳」,系田齊威,宣、泯、襄四代君主這墓,位於牛山東側,依南山東西並列。自西向東為序:其一為齊威王墓,高30米,周長140米;其二為齊宣王墓,高34米,周長157米;其三為齊泯王墓,高22米,周長190米;其四為齊襄王墓,高23米,周長130米。四墓相間,第一、二墓相隔130米;第二、三墓間距105米;第三、四墓之距160米,總長541米。宛如群峰連綿,氣勢巍峨。田齊王陵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六君王墓,墓冢東西排列,綿延相連,封冢高聳,氣勢雄偉,狀若山丘。附近又有小封冢環繞四周,共有幾十個,故有「齊陵」之稱。陵區最著名的有二王冢和四王冢。

「二王冢」俗稱「二女墳」、「齊王冢」,在陵區東北的鼎足山上。該山為高約60米的石灰岩山丘,北為遼闊的魯北平原。「二王冢」就山造墓,方基圓墳,東西並列。方基接連成一體,東西總長320米,南北寬約190米,墓基似有3層,逐層收縮。其中西冢墓基長約190米。圓墳高約12米,東冢較西冢略小。在「二王冢」西北山麓,有一冢一基兩墳。墓基東西150米,南北110米,有3層。其上東西並立兩方台,台上各有圓墳。「二王冢」東北40米處也有一座東西向的小冢。這些冢墓似與「二王冢」有關係。

「四王冢」俗稱「四女墳」,在「二王冢」西南的山阿。冢南依一平頂丘崗,皆就山造墓,方墓圓墳,東西並列。四冢墓基相連,總長約700米。由于山水長期沖刷和耕作,墓基的北面、西面已經溝壑連綿,坑窪不平,但四冢墓基輪廓仍然清晰。

西起第一冢墓基南北245米,東西約155米,圓墳高8米,是四冢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第二冢、第三冢的墓基約138米和145米,圓墳均較第一冢稍顯矮小。第四冢墓基南北245米,東西155米,與第一冢大小相等,墓基與第三冢間隔63米。四冢墓基南沿成直線,推測北沿原來也應齊平。墓前有小冢,可能是他們親屬的墓。在「四王冢」西谷地,南北分布着8座小冢,皆方基圓墳,尚不知和「四王冢」有無聯繫。

專家考古

1984年,山東省考古研究所依據二王冢與四王冢的規模、形制和所在地理位置,聯繫田齊王族世系與古代帝王葬制進行了詳細的稽考,認為史籍的記載可能有誤,二王冢墓主應是田齊侯剡、田齊桓公午。雖有相同的稱謂,姜氏「齊桓公」的登基時間比田氏「齊桓公」整整早了三個世紀。

或許正是這相同的稱謂,加上許多具體的原因,使後人將事跡不可同日而語、生活年代相差300餘年的兩位齊桓公混作一談。而齊景公已被專家初步認定為東周殉馬坑拱衛的陵墓主人,位於齊故城東北角河崖頭村一帶,距鼎足山足有20里之遙。

臨淄南部邊界地區至今沒有發現姜齊國君墓地的跡象。從二王冢「上圓下方」的封土形制,也可以推斷出它形成於戰國,而不是姜齊桓公、景公所生活的春秋時代。澄清這些歷史的誤會之後,來認識一下二王冢真正的墓主人——田齊侯剡桓公午

歷史人物

田侯剡這一歷史人物,歷史文獻中沒有詳細記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說:「齊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5],並沒有提到田齊第二代國君田侯剡。《史記索隱》引《竹書記年》稱:「齊康公五年,田侯午生。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後十年,齊田午弒其君及孺子喜而為公」。

又引《春秋後傳》說:「田午弒田侯及其孺子喜而兼齊,是為桓侯」。可見史籍對田氏世系的記載,有相互矛盾之處,而當代史學家大都認為確實發生過田剡繼立的事,並普遍認為太公田和田侯剡桓公午威王因齊宣王辟疆愍王地襄王法章齊王建依次為田齊政權的八位國君。田桓公午,公元前374年起為田齊國君,在位18年,是一代名君齊威王的父親。

漫長的歲月

田氏代齊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田乞立姜齊悼公,開齊國田氏貴族專齊國之政的先河。後繼的姜齊簡公、平公、宣公、康公,也都以田氏為相,諸如田常相齊簡公、平公,田盤、田白相齊宣公,田和相齊宣公、康公等。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田白為相的齊宣公四十三年(公元前413年),齊國出兵討伐晉國,第二年又討伐魯、葛和安陵,第三年又攻取魯國一座城池。田白死後,由田和相齊宣公,在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齊軍攻取魯國的郕邑。齊宣公死後,他的兒子康公貸於周周威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即位。康公沉醉於酒色,政權操縱于田和手中。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齊康公被田和遷於「東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其後,田和在濁澤會見魏文侯,請求魏文侯向周天子和眾諸侯轉達他請立諸侯的願望。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田和得到周天子立他為諸侯的允許,「立為齊侯,列於周室,紀元年」。在田完奔齊近300年、田乞專政100餘年之後,姜太公之後終於絕祀,田氏貴族則一步步取代了姜氏王族,登上了齊國權力的頂峰。

田氏代齊是中國先秦時期的一個重大事件。其篡位計劃能夠成功,除了以「小斗進大斗出」之類的方法收買民心,另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宣稱陳氏始祖是黃帝,推行黃老之學,為奪取政權大造輿論。田氏貴族的祖先陳完,是春秋初年為躲避陳國內亂逃到齊國的,受到姜齊統治者的不少恩惠。後來田氏發展了勢力,逐步萌發取代姜齊之心。至於陳陳完完為何改陳為田,計有三種說法:一是田與陳讀音相近,遂以為田氏;二是陳完食采地在「田」這一地方,於是改姓田氏;三是陳完奔齊後不願再稱本國故號,因此改陳為田。雖然在姜齊桓公以後,明主少昏君多,習於淫樂荒於政事,親小人而疏賢士,自掘墳墓,田氏還是採取穩妥的手段,以媚君術、惑君術、欺君術、政爭術等循序漸進,步步為營。這些做法,表現出極大的耐心與策略,都被後世陰謀家效法。

二王冢墓主中的田齊桓公,是田齊第三位國君。這一時期齊國國力比較虛弱,曾經和燕、魏、魯、趙、衛國交戰,而無功可言。只有田齊桓公將「養士之風」發展到極致而創辦的稷下學宮,為他贏得了不朽的聲譽。桓公午設立稷下學宮,帶有鮮明的政治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天下賢士的聰明智慧,鞏固齊國的封建統治,進而統一中國。通過稷下先生們的議政、參政,初步鞏固了田齊政權,並為後代國君在七雄爭霸的戰國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奠定基礎,應該是桓公午作為一代君王的最重要貢獻。

今人站在田齊桓公午墓前,常會不由地想起長眠於姜齊國君墓地的桓公小白。姜太公封齊以後,確立的是一種開明君主制政體,由周天子冊命的世襲上卿國氏、高氏幫助國君治理國家。到管仲時,齊桓公又開以相執政的先河。但相國重臣都是在國君掌握之下,輔佐國君執政的。正是這一對名君、賢相的最佳組合,把一個東方大國的實力與威望發展到了頂峰,成就了桓公小白的千秋英名,使他在延續六個世紀的姜齊政權30餘位國君中脫穎而出,其顯赫政績幾乎可與開國君王姜太公媲美。然而小白卻沒有做到善始善終,對於管仲去世前除掉易牙、豎刁、堂巫、開方四個奸臣的建議置若罔聞,因此釀成並飽嘗了四人專權作亂的苦酒。晚年的小白被四人軟禁,連最平常的飲食都得不到。直到小白死後若干天,身上的蛆蟲爬出門外,百官才知道他的死訊。當初的極度榮耀與晚年的極度悲慘,就這樣極不協調的發生在同一人身上,這其中深刻的教訓,值得後人細細咀嚼。

事跡

在齊國歷史上,權臣擅權即由易牙等4人開始,到齊景公時有崔杼、慶封專權,此後又有二惠、闞止田氏專斷自恣,引發了姜氏王室的徹底衰敗,為田氏代齊提供了時機。而田齊桓公並沒有姜齊桓公小白那樣轟轟烈烈的事跡,甚至算不上是有作為的國君,一生政績平平,卻因為創辦稷下學宮而青史留名。得人才者得天下,這或許正是一部齊國歷史給予我們的重要啟示。

視頻

田齊王陵 相關視頻

航拍巍峨的東方金字塔,臨淄田齊王陵
歷史上,齊國比魯國強大,山東為何簡稱「魯」而不是「齊
歷史名人:呂尚,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姜子牙、姜太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