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甲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甲寺位於距離光州市19公里的國立公園雞龍山上。百濟(234-678)420年,由阿道和尚創建並遺留下來的甲寺,因保存有大量的文化遺產而聞名[1]

中文名:甲寺

地 址:國立公園雞龍山

景 色:春天,沿途都是盛開的紅梅花

類 別:寺廟

地理位置

甲寺停車場旁有商家、售票處和一柱門。 停車場距離甲寺不足2公里(5里),連接兩地的這條路就是有名的5里林。春天沿途都是盛開的紅梅花,夏天則被鬱鬱蒼蒼的叢林掩蓋。 到了冬天,楓葉轉紅,景色就更美了。來到甲寺,最先躍入眼帘的是懸掛着一塊大匾額的甲寺講堂,匾額上寫着雞龍甲寺幾個藍色大字。一般的寺廟裡都不會另設講堂,而甲寺講堂卻是例外,令人感到非常奇特。

布局嚴謹

講堂旁邊是甲寺銅鐘所在的銅鐘閣,後邊是大雄殿,前邊左側則是表忠院和八相殿。表忠院是安放壬辰倭亂(1954年4月-1957年4月與日本的戰爭)時著名的僧兵將西山大師四溟大師靈圭大師畫像的地方。

民間傳說

據說,靈圭大師在壬辰倭亂時率領僧兵曾吃了不少苦,表忠院就是為紀念他而修建的。表忠院上是八相殿,這裡懸掛的八相圖是根據佛教將人的一生分成八個部分繪製而成的。表忠院和八相殿所在地是整個甲寺里楓葉最漂亮的地方。沿着甲寺前的路一直往前走就能看到雞龍山登山道。

周邊景象

距離甲寺不遠還有一家傳統的茶館,茶館旁邊是一條美麗的溪谷。跨過溪谷就來到了功牛塔,塔旁的路一直延伸至大寂殿和鐵幢竿。兩個幢竿支柱間聳立着的鐵桶原有28個,高宗時倒了4個,現在就只剩24個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