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甲狀腺下動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甲狀腺下動脈

甲狀腺下動脈系甲狀頸乾的分支之一。分出後向上橫過頸總動脈的後面到甲狀腺側葉的下端,分數支入腺;並分支到咽、喉、氣管和食管。營養部分甲狀腺、咽、喉、氣管甲狀腺手術時應注意處理好此動脈。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甲狀腺下動脈
  • 外文名:inferior thyroid artery
  • 類型:生物醫學
  • 相關腺體:甲狀腺

目錄

1 解剖結構

▪ 1、甲狀腺下動脈

▪ 2、甲狀頸干

▪ 3、甲狀腺 2 喉返神經與甲狀腺下動脈的位置關係

解剖結構

1、甲狀腺下動脈

甲狀腺下動脈起自鎖骨下動脈,呈弓形橫過頸總動脈的後方,再分支進入甲狀腺兩葉的背面。有時尚有一不對稱的甲狀腺最下動脈,起自無名動脈或主動脈弓,在氣管前面上行至甲狀腺峽部或一葉的下極。該動脈與甲狀腺上動脈互有吻合支。

2、甲狀頸干

在椎動脈的外側起自鎖骨下動脈的第一段。此干較短,發出後即分為甲狀腺下動脈、肩胛上動脈、頸升動脈和頸淺動脈數支。分布於甲狀腺、咽、喉、食管上段、氣管、肩胛骨背面的肌肉、頸深肌和斜方肌與肩胛提肌等結構。甲狀腺下動脈與喉返神經的關係比較複雜,在進行甲狀腺手術時,如要結紮此動脈,應注意避免損傷喉返神經。


3、甲狀腺

甲狀腺是一種內分泌腺。人的甲狀腺呈「H」形,分左右兩葉和中間的峽部,位於喉與氣管的前方和兩側。峽部平第2~4氣管軟骨環前方,左右兩葉借懸韌帶附着於氣管和喉,故可隨吞咽上下移動。

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有促進氧化和機體新陳代謝的作用,還可促進腦的發育。甲狀腺功能減退時,新陳代謝率降低,精神遲鈍。

如在幼年,可影響發育,形成呆小症。有些地區的飲水和食物中含碘量不足,可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亢進,新陳代謝率升高,氧化消耗量增加,體重減輕,形成突眼性甲狀腺腫。甲狀腺的分泌活動受促甲狀腺素和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的調節。


甲狀腺分上極及下極。腺體由兩層被膜包裹着。內層為甲狀腺固有膜,很薄,緊貼腺體,不易分離。外層為外科被膜,膜間有疏鬆的纖維組織相連,為一狹窄的間隙,其內有動脈和靜脈網;也在此間隙內,在左右兩葉上下極的背面各附着兩個甲狀旁腺,即共4個旁腺。

喉返神經與甲狀腺下動脈的位置關係

二者位置關係分為5種類型。

I型:喉返神經位於甲狀腺下動脈及其分支的前方;

II型:喉返神經穿行於甲狀腺下動脈兩分支之間;

III型:喉返神經在甲狀腺下動脈及其分支的後方;

IV型:甲狀腺下動脈穿行於喉返神經的分支之間;

V型:喉返神經的分支與甲狀腺下動脈的分支相互夾持。[1]

參考文獻

  1. 甲狀腺下動脈位置和解剖,醫學教育網, 201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