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申賣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申賣量是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文化術語。

漢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1]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像磁鐵般地吸引着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2]

名詞解釋

申賣量是指某一期貨合約當日交易所交易系統中未成交的最低價位申請賣出的下單數量。

下單:是指客戶在進行每筆交易前向期貨公司業務人員下達交易指令,說明擬買賣合約的種類、數量、價格等的行為。

期貨合約

期貨,一般指期貨合約,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準化合約。標的物,又叫基礎資產,可以是某種商品,如銅或原油,也可以是某種金融資產,如外匯、債券,還可以是某個金融指標,如三個月同業拆借利率或股票指數。

期貨合約通常包含以下條款:合約名稱、交易單位、報價單位、最小變動價位、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交割月份、交易時間、最後交易日、交割日期、交割品級、交割地點、最低交易保證金、交易手續費、交割方式、交易代碼等。

一般而言,期貨合約中主要包括下列要素:

1、合約名稱。

2、報價單位及最小變動價位。

3、合約月份,期貨合約到期交割的月份。

4、交易時間,期貨合約在交易所交易的時間,投資者應注意最後交易日的交易時間可能有特別規定。

5、價格限制,是指期貨合約在一個交易日中交易價格的波動不得高於或者低於規定的漲跌幅度。

6、合約交易保證金,合約交易保證金占合約總價值的一定比例。

7、交割方式,商品採用實物交割、股指期貨採用現金交割。

8、最後交易日和最後結算日,最後交易日與最後結算日的具體安排根據交易所的規定執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