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畫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畫史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作品名稱;畫史

作者;米芾

創作年代;宋代

類別;繪畫論著

'''畫史'''》是宋代米芾創作的繪畫論著。《畫史》是一部以文言文筆記體寫成的中國繪畫史。一是遵循古代畫論之寫作方法,注重筆墨法度及傳承脈絡。二是研究繪畫史的方法獨闢蹊徑,不以朝代為劃分時代之界限,而以大家巨擘為界標,跳出通常藝術史之窠臼。三是注重繪畫深度精神之探索,深入體察歷代畫家在心性修行方面所達到的精神境界。四是本書並不只包括國畫傳統,末卷亦論及近代油畫藝術。五是本書寫作多以作者目驗為主,往往聯繫自身的藝術體驗[1]

內容簡介

畫史》是一部繪畫鑒評作品,又名《米海岳畫史》。全書共一卷,北宋米芾撰。

畫史》約成書於1101年前後,舉其平生所見晉代以來名畫(其中亦間有未見者),品評優劣,鑑別真偽,考訂謬誤,指出風格特點,作者及藏處,甚至間及裝裱、印章,亦收進畫壇遺事秘聞,頗具資料價值。其體例與作者另著的《書史》略同,但《書史》所錄皆為親見,此書則間載未見者。又將屬天文的《渾天圖》及屬音韻學的《五聲六律十二宮旋相為君圖》亦入於書中,使全書內容顯得駁雜不純。且由於此書材料多隨手拈來,缺乏條理,加以部分文字古奧難解,很難入於上乘的理論、學術著作之列。

但書中所言古代畫法、名家技巧風格等,頗多具眼之見,尤其鑑別真偽、評論優劣多作言簡意賅、切中事理之論,一直為歷代鑑賞家所重。如評顧愷之與張僧繇的不同風格雲「張筆天女宮女面短而作艷,顧乃深靚為天人相」,辨漢唐老子像的不同及原因,指出如《吳王斫鱠圖》:「吳王衣不當右衽」等辨析古服之言,都很精到。有此議論,長話短說,深中事理,如「古人圖畫無非勸戒,今人撰《明皇幸興慶圖》,無非奢麗,《吳王避暑圖》重樓平閣,動人 侈心」是可驗之於畫史。謂「子瞻作枯木,枝幹虬屈無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無端,如其胸中盤郁也」亦為論世知人之言。

至於論印鑑、絹料、裱背、畫軸製作及材料特點等,均深於此道,故能被歷代鑑賞、收藏家奉為圭臬。更值得注意的是米芾論五代宋初山水畫風格、技法和各家長短,皆對後來文人畫家的審美趣味和評判標準發生了深遠影響。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單立《論三家山水》一節,以李成、關仝、范寬「三家鼎躊,百代標程」,逾王維、李思訓、荊誥之上,而對董源、巨然評價不甚高。米芾卻認為董源「平淡天真多,唐無此作品,在畢宏上,近世神品,格高無與比也」,「不裝巧趣,皆得天真」,巨然「明潤郁,最有爽氣」,這一抬高董巨之論,成了明代董其昌「南北宗論」的基礎,而前於董的元、後於董的清,山水畫風都受到米芾「平淡天真」論的影響

版本信息

有《津逮秘書》、《唐宋叢書》、《說郛》、《叢書集成初編》、《美術叢書》等本。

作者簡介

米芾(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岳外史、鹿門居士等。太原(今屬山西)人,遷襄陽(今屬湖北),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

初知無為軍,徽宗召為書畫學博土,後擢禮部員外郎。人稱米南宮,因舉止顛狂,又稱米顛。能詩文,精鑒裁,擅書法,畫自成一家,與子友仁創「米氏雲山」,為北宋文人畫代表。著有《書史》、《畫史》、《寶章待訪錄》、《山林集》等書,其中《山林集》已佚,後人輯為《寶晉英光集》。

參考來源

《江帆樓閣圖》是中國山水畫史上,第一個線條與色彩帝國

參考資料

  1. 《畫史》集注(二),百度文庫 ,2010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