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病後遇過王倚飲贈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7卷第23首。這首詩是杜甫天寶十三載(754)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病後遇王倚飲贈歌[1]

創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杜甫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創作時間;杜甫天寶十三載(754)

收錄;《全唐詩》的第217卷 ==作品原文 《病後遇王倚==飲贈歌》

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弦奇自見。

尚看王生抱此懷,在於甫也何由羨。

且遇王生慰疇昔,素知賤子甘貧賤。

酷見凍餒不足恥,多病沈年苦無健。

王生怪我顏色惡,答雲伏枕艱難遍。

瘧癘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

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

惟生哀我未平復,為我力致美餚膳。

遣人向市賒香粳,喚婦出房親自饌。

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

兼求富豪且割鮮,密沽斗酒諧終宴。

故人情義晚誰似,令我手腳輕欲漩。

老馬為駒信不虛,當時得意況深眷。

但使殘年飽吃飯,只願無事常相見。

作品譯文

人世間不知麟角鳳觜的奇異妙用,

把它合煎為膠續弦接金後,才發現其神奇的力效。

還能看見王先生抱有這種煎膠續弦的奇志高懷,

這種高尚的心境,對於我杜甫來說,怎能攀及?

今日此去拜訪王先生,答謝他往日對我的關照,以慰已之夙願,

他一向了解我是甘於貧賤的。

慘遇受凍挨餓的我,不以為貧賤是羞恥的事,

長年多病偏偏就是不見好轉,實在令人頭疼。

王先生看見我面部顏色不好感到奇怪,

我回答說長期臥病,使我受盡了艱難。

瘧疾病害了一秋,此苦誰人能夠忍受?

百日之中,病體忽冷忽熱,像打仗一樣互相交替。

我現在是頭髮白了,眼睛視物不清,屁股都坐起了老繭,

面黃肌瘦,皮膚起皺,生命將絕,仿佛如絲線一樣地細微。

只有王先生同情我身體尚未康復,

為我盡力送來美味的飯菜。

派人到集市賒來香粳,

呼喚妻子出房,自己進廚房親手為我準備飯菜。

長安冬天的醃菜又酸又綠,

金城土產的酥色白如練。

同時又去尋找豪豬宰殺食鮮,

以斗買酒,那親密的勁頭,使宴席始終充滿了和諧友好的氣氛。

人到晚年,誰能像故人這樣地看重情義?

真讓我感動得手腳輕捷地想要旋轉。

老馬可以變成幼駒,此言確實不假,

此時的我已得意的忘記年老,何況我蒙受着王先生深深地關懷和照顧。

只是讓我的餘年能夠吃飽飯,

只希望無事得與先生常相見。

作品注釋

1、遇:全唐詩校:"一作過。"

2、麟角鳳觜:喻罕見之物。識:全唐詩校:"一作辨。"

3、煎膠續弦:舊題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載:西海中有鳳麟洲,仙家煮鳳喙及麟角合煎作膠,名為續弦膠,或名連金泥。此膠能續斷弦折劍。

4、疇昔:往日。

5、賤子:杜甫自稱。

6、凍餒:饑寒交迫。

7、沉年:終年。

8、顏色惡:病容枯槁。

9、伏枕:臥床。

10、瘧病:瘧疾。

11、寒熱:忽冷忽熱,俗稱打擺子。

12、胝:褥瘡。

13、命如線:言性命如一線系之,危在旦夕。

14、生:指王倚。平復:康復。

15、餚膳:飯菜。

16、香粳:稻的一種。

17、菹:酸菜。

18、金城:唐縣名,在今陝西興平縣。土酥:土產之酥。酥,奶酪。

19、畜:原作"富",校雲:"一作畜豕 [shǐ]",據改。畜豪:即豬。校雲:"一作畜豕 [shǐ]。"

20、義:全唐詩校,"一作味。"

21、旋:原作"漩",校雲:"一作旋。"據改。

22、老馬為駒:《詩·小雅·角弓》:"老馬反為駒,不顧其後。"信:全唐詩校:"一作總。"

23、深眷:深深眷戀。

24、殘年:晚年。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天寶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視頻

詩聖杜甫的故事

詩聖杜甫(上)

參考資料

  1. [1] 詩詞古文網;
  2.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