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少林寺塔林 原圖鏈接 搜狐網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HistoricMonumentsofDengfengin「TheCentreofHeavenandEarth」),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地區,該建築群中的各建築建成時間從漢至清,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包括周公測景台和登封觀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闕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築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處11項優秀歷史建築,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綿延不絕,構成了一部中國中原地區上下2000年形象直觀的建築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之一,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體現。

2010年8月1日,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34屆大會上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9處世界遺產。[1]

中文名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外文名 Historic Monuments of Dengfeng in 「The Centre of Heaven and Earth」
地理位置 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地區 所處年代 上至漢魏,下至明清
保護級別 世界文化遺產 編號 1305
批准單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

歷史沿革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原圖鏈接 今日消費網

在中國傳統的宇宙觀中,中國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國,而天地中心則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則在鄭州登封,因而這裡成為中國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化薈萃的中心,中國幾大主流文明——儒、佛、道都在這裡建立了弘揚傳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這裡也成為人們測天量地的中心,這一歷史背景使得這裡匯聚和留存了大量珍貴的文化紀念建築,其精華即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它們都與中國「天地之中」傳統宇宙觀發生着直接的、必然的聯繫。

價值意義

鄭州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作為一組東方古代建築藝術殿堂,以其古老與博大、凝練與舒展、滄桑與輝煌,向世人展示着中國古代建築的瑰麗之華和中華悠久歷史的璀璨之光。

鄭州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8處11項建築分別代表不同時代的各類主導文化,是一個業已消亡的科學、教育和信仰體系的物質見證,也是現存仍在發展的佛教、道教文化傳統的見證。

文物遺存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原圖鏈接 搜狐網

周公測景台和登封觀星台是「天地之中」宇宙觀形成的最直接、最具說服力的證據,其價值得到國內外專家一致高度認可。周公測景台最早是西周(約公元前1037年)為測日影定地中而建的土圭,唐代(公元723年)在其舊址仿舊制建成了留存現在的石圭測景台。觀星台為元代(1276年)天文學郭守敬所建,是當時27個天文觀測站的中心觀測點,見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的測量演算歷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觀測天象的建築之一。周公測景台和登封觀星台充分驗證了「天地之中」的信仰,是科學、宗教與政治相互作用的產物。

嵩岳寺塔建於北魏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作為密檐式塔的鼻祖,在佛塔的類型上有極大的開創性,是中國建築藝術和西域建築交流的見證,是中國現存年代最久的佛塔,堪稱世界上最早的筒體建築。它代表了東亞地區同類建築的初創與典範,在世界建築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嵩岳寺塔是佛教通過在「天地之中」傳播而確保並擴大其影響力的建築實物見證。

少林寺常住院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寺內現存明、清建築30餘座。五百羅漢朝毗盧、少林拳譜、十三棍僧救秦王等壁畫以及現存的174品碑碣等文物是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而每棟建築、每件文物都記載着令人盪氣迴腸的歷史故事。作為佛教禪宗祖庭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少林寺承載着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創新與發展。

歷史建築嵩岳寺塔 原圖鏈接 古建中國網

少林寺塔林保存了公元689年至1803年間的古塔241座和現代塔2座,數量驚人,是綜合研究中國建築發展史、雕刻藝術發展史和宗教發展史的實物資料寶庫, 被譽為「中國古塔藝術博物館」。

少林寺初祖庵是為紀念佛教東方禪宗的創始人——南亞高僧達摩而建,除了它影響深遠、廣泛的宗教歷史意義之外,其建築還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完整的宋代(公元960-1279年)磚木建築精品之一,更是中國磚木結構建築寶典——宋代《營造法式》頒布後最初的珍貴實證,其精美的石雕讓人回味和感嘆大宋王朝的輝煌和無與倫比的文化繁榮。 少林寺建築群(塔林、初祖庵、常住院)見證了佛教通過在「天地之中」的傳播,加強、鞏固其影響力,並由此形成了中國最大的禪宗教派。

會善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公元471-499年),寺內現存元、明、清時期建築9座,是唐代天文學家一行和尚的出家修行之所,現存的元代建築是當時(公元1279-1368年)最典型和珍貴的代表作。會善寺是佛教參與天文活動、參與中國古代宇宙觀演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僧一行的出家修行之所,是佛教與「天地之中」觀念代表人物的見證。 嵩陽書院,前身為建於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的嵩陽寺,是儒學成為官方和民間最權威和顯赫的主體教育、學術體系之後,歷史上最著名的中國北宋(公元960-1127年)四大書院之一,是程朱理學的策源地。嵩陽書院現存清代建築26座,規劃布局和實物留存獨具特色,對研究我國古代書院建築、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標本意義。嵩陽書院作為中華文明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儒學中理學的開創地,因公認的「天地之中」理念而落腳於嵩山地區。

建於公元二世紀的漢三闕,雕刻精美,上面生動記載的歷史畫面和生活場景體現出無可取代的藝術、建築、歷史價值,是研究建築史、美術史和東漢社會史的珍貴資料。由太室闕和中嶽廟構成的禮制建築群,是古代祠廟建築群空間處理的優秀範例。少室闕、啟母闕則以一種特殊的建築形式和藝術內容代表着中國幾千年歷史中的一種傳統——祖先崇拜,這種傳統是中國血緣政治和家族關係、倫理道德的一個基本理念和準則,也是中國古代祭祀禮制建築的典範之一。漢三闕是建於「天地之中」的古代都城選址登封地區的遺蹟證明,證實了早期人類對 「天地之中」的信仰。

始創於公元前二世紀的中嶽廟,雖以太室山峰遙為背景,卻獨立建造於「天地之中」盆地平原,自成建築體系,脫胎於中國皇家規制的規劃布局和保存完好的建築物,是中國道教建築最完整的代表作。廟內的宋代鑄鐵神人、北魏以降的歷代碑刻和壯觀肅穆的古柏林更增添了這一龐大的道教寺廟的傳統韻味與獨特價值。中嶽廟見證了印刻「天地之中」信仰的道教文化發展史。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嵩山地區。[2]

參考文獻